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最好的禮物~法鼓山小沙彌撲滿

  因為印隆有護持法鼓興學活動,所以獲得一個"智慧小沙彌"撲滿,記得好像有兩種款式,一是慈悲、二是智慧,都很可愛唷!

  這是智慧小沙彌撲滿的正面。

法鼓的口試~果然嚴格!

 今天是法鼓的口試,中午就和佛英班的同學一起上山去了;我們是最早到的呢,就來口試會場先休息一下。考生就坐在白版前的位置,老師就坐在周圍。記得有好多位老師,好像是八位。

 



這是從窗戶外面看到的壯觀山景,一片青翠,令人心胸開闊。


印隆與英文班的同學合照~這次的同學都很優秀哦!學歷好,經歷佳,都是教界的龍象。不曉得將來是否有機會會成為法鼓的同學?不過我們在佛英班的相處都很愉快,大家對於學佛護法都充滿了熱忱。


和玉梅的合照~


與吉良的合照~


法鼓的口試真的很嚴格,每一位老師問的問題都相當直接,因為印隆的研究計劃寫的滿多的,幾乎都是問研究計劃的內容,還有對於你所選科系對於佛教的貢獻等等,感覺出來老師們非常用心,都抓到學生研究計劃的重點。
 
口試完畢後,我們幾個同學就一起去大殿及觀音殿禮佛。這是觀音殿外的水池,清澈莊嚴,很有禪味。


印隆下星期還有慈濟的口試,要等全部口試完畢與放榜後,才會決定要念那一所。希望這次再重回校園,能夠學習到最適合印隆志願方向的道路。而三家學校都很好,都是為了護法利生在教育學生。印隆都很感恩學校及老師,給予印隆學習的機會。


南華放榜了


  感恩南華老師們的慈悲,讓印隆上榜了!

  不論將來要決定去念那一所研究所(印隆目前還沒有決定),印隆都感恩與南華老師結下的善緣,也希望將來有機會能跟老師們多請益。老師們都是佛教界與宗教界的優秀學者,有他們發心在教育界的教導,才能讓我們學習到這麼豐富的知識!謝謝老師!

系所名稱宗教學研究所正取人數:4 人
組別名稱宗教研究組備取人數:0 人
身分別一般生 
准考證號碼中文姓名正取/備取准考證號碼中文姓名正取/備取
34110002王艾玲正取34110003郭玉茹正取
34110501釋印隆正取34110502魏再美正取







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佛種從緣起


    我們都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佛陀成道之時深嘆而說,為什麼眾生皆具佛性,卻不能證得?

   一般佛弟子也都知道,我們有無明煩惱、有習性,所以不斷造諸惡業,流轉生死不已。但是只要種下了這顆菩提心種,不斷灌溉,拔除雜草,終有一日會成就菩提之樹。

   今天想來討論的,是「種菩提心種」與「灌溉菩提心種」的想法。

   印公在《成佛之道》云:「初以習成性,後因性成習」,這句話印隆思維了好久,最近總算有一點小小的體悟。「初以習成性,後因性成習」是在「行佛性」上來說,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於「理佛性」上來說,這是真理;但是要真正成就佛道,就必須要「行佛性」,也就是實踐。

   什麼是「初以習成性,後因性成習」呢?就是要種下菩提心種(初以習成性),再用種種修習成就佛道(後因性成習)。

   這是甚深的緣起法啊!因為緣起,所以有一闡提(一闡提者,指斷佛性之眾生);也因為緣起,所以一闡提也能成佛!這不是一般世間文字名相所能解說與理解,真的是要觀「緣起性空」方能了知。

   緣起、性空,就是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能發生、都能成就,不論好壞善惡。這是自然的道理,不是外力所驅使。所以佛教就是告訴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但是這個道理,真的是三歲小孩易懂,八十老人難行。

   《法華經》說:「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這句話真的令人深感人間淨土的殊勝與重要性。因為緣起,我們要盡一切的努力,讓眾生種下菩提種子,終有一天因緣成熟就能邁向解脫之道。因為緣起,我們更要發心成就殊勝的人間淨土,讓世間充滿正面的能量,滋養茁壯菩提心種。

   《法華經》云:「一聲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就是要我們把握人身因緣,種菩提種,發菩提心。菩薩戒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要讓一切眾生發菩提心。而這個菩提心、佛道,不是到什麼地方享受五欲快樂,而是能洞察諸法實相之理,了知萬法本質緣起性空,一切本不生不滅,待緣而起,緣盡而滅,但能看的清楚,「心」從此不再動盪,不再隨境所轉,自在安祥。

   廣行善法,並將一切善行迴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共成菩提!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早覺

 


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地利日哩莎訶(三或七遍)
經律通制出家弟子,初夜、後夜,精勤佛道,勿貪睡眠,惰放逸。故惺覺時,當誦此偈[1]

佛陀教導弟子,在初夜、後夜的二時,也要精進勇猛的修學聖道,不得貪圖睡眠、懶惰放逸,以免因為過分貪著睡眠,今世後世所應得的樂,乃至究竟所應得的解脫樂,皆為破壞,令一生空過無有所得。
「中夜」為10:00-凌晨2:00,為佛制中可以休息的時間。中夜起床後,可以先打坐,此時頭腦較清晰敏銳,可以背誦經典。

  「睡眠始寤」,指剛醒來時,就叫做「始寤」。清晨開始醒覺時,就應先行發願,願諸「眾生」,都能一起覺醒(包括了色身的覺醒與見道的覺醒)。修行者在自已剛醒來時,第一個念頭就要想到眾生,不忘眾生在迷夢中,而發願行利益眾生的菩薩行。

    「一切智覺」,不只是要從身體的睡夢中覺醒,更要從長夜漫漫的無明大夢中覺醒!願一切眾生不再迷於無明夢境中,所以說「一切智覺」。一切智,為清淨圓滿的佛智,能了知內外一切法相的智慧。

    「周顧十方」,是說得到「一切智覺」的聖者,立卽運用此一切智,遍觀十方,看看十方世界中的眾生,是不是仍然昏睡於無明大夢中。如仍在睡夢中不自覺醒,就以自已所得的一切智去覺照所有一切眾生,希望每個眾生也能從睡夢中覺醒過來,不再昏迷沉睡於無明大夢中。所以真正得到一切智的覺者,決不單獨覺照自已過去所有的昏睡,必然還要無量無數的眾生,同樣的得到覺醒,不再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好像沒有覺醒的時候。且這不是對一個世界的眾生,而是對十方世界無量無數的眾生,所以周顧十方。佛法的修行者,清晨起身就顧念到一切眾生




[1] 毗尼日用切要CBETA, 卍續藏60, n1115, p. 157a06

- 毘尼日用切要



毘尼日用切要解題

 

「毘尼日用」是每一位出家人如法的生活方式,更可以作為所有修學佛法的佛弟子之日常生活準則。因為透過「毘尼日用」的持誦修習,讓生活上徹底實踐佛法,改變習氣。於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的心念上,都以佛法為依歸,就不會世俗化,成為一位真正有道氣的修行者。

如以毘尼為三藏之一說,那就稱為毘尼耶藏,又名律藏,調伏藏,或名為毘尼藏。藏中所說,是有關於比丘、比丘尼,佛所制的禁戒。五分律說到五百結集時,開始迦葉問優波離:佛在什麼地方最初制戒?優波離回答說:佛在毘舍離最初制戒……。迦葉尊者進一步問:一切毘尼是不是都是如此?優波離在僧中,又作這樣分別:這是比丘的毘尼,這是比丘尼尼的毘尼。『分別功德論』第一又這樣說:毘尼是種禁律,為二部僧 ( 比丘、比丘尼 ) 所說應怎樣檢點自己的罪惡,應怎樣收歛自己的過非。是律為佛滅後,由優波離之所誦出,或為二百五十戒,或為三百四十八戒。

 

    戒的範圍較為廣泛,通於在家男女所受戒行的德目,律的範圍較為小,唯是出家制戒條的一種稱呼,此為二者最大的不同。有部毘尼耶第九這樣問道:在家學佛的行人,可不可聽二部僧戒?答曰:在家佛子只可聽聞經論二藏,至於毘尼耶藏,是出家的軌式,在家佛子不可聽聞。由於如此,佛教向有這樣說法:出家二部僧的戒律,在家學佛的清信士女,不但不可以看,就是出家眾誦戒時,亦不可在旁聽誦,就是源於律說而來。

 

    毘奈耶的語義,前雖略為解說,現在再為引說。『清淨毘尼方廣經』說:如何調伏煩惱,是毘尼的最大功用。『善見律毘婆沙』第一說:「問曰:何謂毘尼義耶?說偈答曰:將好非一種,調伏身口業,知毘尼義者,說是毘尼義」。『毘尼母經』第七說:「云何名毘尼?毘尼者,凡有五義:一、懺悔;二、隨順;三、滅;四、斷;五、捨」。

 

「毘尼」是通題,是通於律藏的,為共通、共同遵守的,凡所有戒律都稱為毘尼。「日用」是別題,為毘尼藏中專為日常生活中所用,以端正嚴肅身口意三業,為生活起居之戒律學。如是通別合說,名為「毘尼日用」。

 

一、毘尼:

(一)毘尼是印度話(Vinaya),或作毘泥、比尼,又稱毘尼師,鼻奈耶等。

(二)中譯有四義:

 1. 調伏:從功能性得名的,意義在顯出戒能調伏三業、制伏三業的各種過非。因為身口意三業最難調伏,故以佛戒以制伏之。

 2. 善治:也是從功能而得名,意顯戒能善治本身的一切罪惡,亦能善治一切眾生的罪惡。

3. 滅:滅罪惡意。意顯戒能滅諸惡法,唯有清淨方得受戒而成就法器。

4. 律:正翻名之為律,是從法得名的,意顯戒能割斷輕重,諸如開遮持犯,非佛不能加以決斷,故戒是由佛金口親宣。

 

律有聲聞律與菩薩律的差別:

(1)   聲聞律:受了佛陀的言教,怖畏三界的苦難,厭離世間的憂惱,是為聲闈律。

(2)   菩薩律:在無量生死中不斷周旋,安護一切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的生命,決斷他們的疑網,破除他們的妄執,是為菩薩律。

 

 

    二、日用: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從早晨到晚上、從晚到早晨,二六時中,無時無刻,不用到這偈咒,束縛行者身心,令初發心學佛,開始受戒僧人,於行住坐臥的四威儀間,或在五塵境界上,或是語言動默中,乃至穿衣吃飯,大小便利,沐浴洗面,潄口刷牙,在在處處,時時刻刻,無不運用得到,所以說為日用。全文總共五十三偈,三十七咒,不特自行以求檢束身心,不使身心向外奔馳,且從「睡眠始寤﹂,乃至「若洗足時﹂,無不說到「當願眾生﹂,或說「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說﹁願成佛,度眾生﹂。是則此所集的毘尼,不但是聲聞毘尼,亦包含著薩毘尼。

 

 

 三、切要:在日常生活中,警惕身心,得受法要。初發心人,若能於日用中,以之警惕身心,勤修一切善法,無有不成就者,所以稱為切要。

  全文總共五十三偈,三十七咒,都是讓修行者能檢束身心,不使身心向外奔馳,從一早之「睡眠始寤」,乃至「若洗足時」,無不說到「當願眾生」,或說「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說「願成佛,度眾生」,心心念念都攝於利益眾生上,所以此所集的毘尼,不但是聲聞毘尼,更包含著菩薩毘尼。

     此毘尼日用切要,是見月律師從《華嚴淨行品》與並密部中,重採偈咒,彙集成卷。所以偈中所說的「當願眾生」,應知皆是《華嚴經淨行品》之文;至於其他的偈咒,或出於密部、或出於其他經論中。見月律師所以集此偈咒,目的在令初發心人,於日常生活中實踐佛法,朝夕行用,漸成佛道,不致坐消信施,浪費珍貴人身,虛度光陰。

 

- 毘尼日用切要

 

 

毘尼日用切要




1. 早覺: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地利日哩莎訶(三或七遍)

2. 鳴鐘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3. 聞鐘聲,煩惱輕,慧長,菩提生!
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唵 伽囉帝耶娑訶(三遍)

4. 著衣若著上衣,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
著下裙時,當願眾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
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5. 下單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廻護,若於足下喪其形,願汝卽時生淨土!
唵 逸帝律尼莎訶 (三遍)

6. 行步不傷蟲:若舉於足,當願眾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
 唵 地利日利莎訶 (三遍)

7. 出堂從舍出時,當願眾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8. 登廁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
唵 很魯陀耶莎訶 (三遍)

9. 洗淨事訖就水,當願眾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唵 室利婆醯莎訶 (三遍)

10. 去穢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
唵 賀曩密栗底莎訶 (三遍)

11. 洗手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
唵 主迦囉耶莎訶 (三遍)

12. 洗面/淨面以水洗面,當願眾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
唵 藍莎訶 (默持二十一遍)

13. 飲水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
唵 縛悉波囉摩尼莎訶 (三遍)

14. 三衣
- 三衣-五衣/安陀會: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
唵 悉陀耶莎訶 (三遍)
- 三衣-七衣/鬱多羅僧: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
唵 度婆度波莎訶 (三遍)
- 三衣-九衣/大衣/僧伽黎: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奉持如來命,廣度諸眾生!
唵 摩訶迦婆 波吒悉帝莎訶 (三遍)

15. 臥具/坐具/尼師壇:臥具尼師壇,長養心苗性,展開登聖地,奉持如來命!
唵.檀波檀波莎訶 (三遍)

16. 登道場: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唵 阿密栗帝吽癹吒 (三遍)

17. 讚佛(讚佛功德):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
我今暫歸依,能滅三祇業,稱揚若讚歎,億劫莫能盡!

18. 禮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普禮真言:唵 縛日囉斛 (三讚三禮)

- 供淨瓶-取淨瓶:手執淨瓶,當願眾生,內外無垢,悉令光潔!
唵 勢伽魯迦叱,羊含叱莎訶 (三遍)
- 供淨瓶-蕩淨瓶:蕩淨瓶真言:唵 藍莎訶 二十一遍)
- 供淨瓶-灌水:灌水真言:唵 悉缽囉摩尼莎訶 (三遍)
- 供淨瓶-出水:甘露真言:南無蘇嚕婆耶 怛他耶哆耶 怛姪他 唵蘇嚕蘇嚕 缽囉蘇嚕 缽囉蘇嚕 娑婆訶 (三遍)

20. 受食
- 受食-請缽:若見空缽,當願眾生,究竟清淨,空無煩惱!
- 受食-盛飯:若見滿缽,當願眾生,具足盛滿,一切善法!

21. 出生
- 出生:
唵 度利益莎訶 (念呪三遍,每遍彈指一下)
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
唵 穆帝莎訶(念呪三徧。彈指三下) 
- 侍者送食:
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徧十方一切鬼神共!
唵 穆力陵莎訶 (三徧)

22. 僧跋: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散心雜話信施難消。大眾聞罄聲各正念!

23. 用齋
- 舉缽:執持應器,當願眾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唵 枳哩枳哩 縛日囉吽 發吒 (三遍,捧缽當胷受食)
- 三匙有節:初匙:願斷一切惡!二匙:願修一切善!三匙:誓度一切眾生!
- 五觀無違: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 結齋: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飯食己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 受襯: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檀波羅密,具足圓滿!

25. 洗缽
- 洗缽:以此洗缽水,如天甘露味,施與諸鬼神,悉皆獲飽滿!
唵 摩休囉悉莎訶 (三徧)
- 展缽:如來應量器,我今得敷展,願共一切眾,等三輪空寂!
唵 斯麻摩尼莎訶 (三徧)

- 取楊枝:手執楊枝,當願眾生,皆得妙法,究竟清淨!
唵 薩吧縛述答 薩哩吧 答哩嘛 薩吧縛述怛夯
唵 藍莎訶 (後〈淨法界呪〉,二十一徧)
- 嚼楊枝:嚼楊技時,當願眾生,其心調淨,噬諸煩惱!
唵 阿暮伽 彌摩隸 爾嚩迦囉 僧輸馱你 缽頭摩 俱摩囉 爾嚩僧輸馱耶 陀囉陀囉 素彌麼犁 莎縛訶 (三遍)
- 漱口:漱口連心淨,吻水百花香;三業恒清淨,同佛往西方!
唵 憨 唵罕莎訶 (三遍)

27. 出錫杖:執持錫杖,當願眾生,設大施會,示如實道!
唵 那栗噆 那栗噆 那栗吒缽底 那栗帝 娜夜缽儜吽發吒 (三遍)

28. 敷單坐禪:若敷床單,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
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
唵 嚩則囉 阿尼缽囉尼 邑多耶莎訶 (三遍)

29. 睡眠: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亂!
阿 (一氣持二十一遍)

30. 取水:若見流水,當願眾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南無歡喜莊嚴王佛
南無寶髻如來
南無無量勝王佛
  嚩悉波羅摩尼莎婆訶 (三遍)

31. 預法流:若見大河,當願眾生,得預法流,入佛智海!
若見橋道,當願眾生,廣度一切,猶如橋樑!

- 浴佛: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
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 讚佛:讚佛相好,當願眾生,成就佛身,證無相法!
唵 牟尼牟尼 三牟尼薩嚩賀 (三遍)

33. 繞塔:右繞於塔,當願眾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
南無三滿多 沒馱喃 唵.杜波杜波娑婆訶 (三遍)

34. 看病:見疾病人,當願眾生,知身空寂,離諸乖諍。
 室哩多 室哩多 軍吒利 莎縛訶 (三遍)

35. 剃髮:剃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煩惱,究竟寂滅!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 (三遍

36. 沐浴: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跋折囉惱迦吒莎訶 (三遍

37. 洗腳/洗足:若洗足時,當願眾生,具足神力,所行無礙!­
 藍莎訶 (三遍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