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
唵 賀曩密栗底莎訶
(三遍)
用左手後二指洗之。[1]
「就水」與「洗淨」,看來是一事,而實有不同;前者是約便後,前往就水而言,現已取得用水,正式洗淨之時。
「洗滌」的滌,有多種意思:洗滌消除,名為「滌除」;洗清妄念,叫做「滌慮」;大加洗滌,名為「滌蕩」;滌瑕蕩垢,叫做「滌蕩」。總說一句,就是消除一切雜染垢穢。
在此當然是指洗滌身體上的一切不淨,所以說為「形穢」。當正在洗滌便穢之處,不唯要求身體潔淨,還應「當願眾生」以及自己,皆能做到「清淨調柔,畢竟無」諸「垢」穢。
身心如為煩惱諸垢所纏,要它做諸善事,它不柔和隨順,反而偏向罪惡方面走去;一旦身心得到清淨,那就非常調和柔順,要做什麼清淨善法,無不能如意做到。《成實論》說:「清淨調柔,隨順梵行」,就是此意。
「形無垢穢」,是顯身業清淨;「其性調柔」,是顯心意清淨;身心皆無垢染,是為「畢竟無垢」。因此佛法行者,在洗形穢之時,不要以此滿足,應進一步的滌除心垢,唯有心垢滌除清淨,方得說是「畢竟清淨」。但是心垢滌除,不若洗滌形穢容易,因為心中所有垢穢,無始來就隨著我們,必要精進的修習戒定慧,煩惱垢穢始克徹底滌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