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受食,跏趺而座,展食巾於膝上,恐飯、湯、菜、羮,墮於袈裟。
請缽時,默念此偈。[1]
若見空缽,當願眾生,究竟清淨,空無煩惱!
《十誦律》云:「缽是諸佛標誌,不得惡用及洗手,敬之如目。」
又《發軫鈔》云:「應法之器也。謂『體、色、量』三者,皆悉與法相應。『體』有二,泥及鐵也。『色』者,用麻子、杏仁搗碎,塗其內外,竹煙熏治,熏作鳩鴒項色、孔雀色。所熏者為何?夏天盛物不鎪,不染垢膩,有此功用,故當熏治。『量』者,分上、中、下,若準唐斗,上缽一斗,中缽七升半,下缽五升,故名『應量器』。」
達觀大師云:「缽之為器,翼三寶,備六德。何以明其『翼三寶』?蓋微此則僧無所資,僧無所資,則慧命斷;慧命斷,則佛種滅矣!彼其能清、能容、能儉、能廣、能尊、能古,則『六德』之謂也。『古』由佛授,『尊』由天獻,『廣』則普利一切,『儉』則過中不食,『容』則施受精麤而福利平等,『清』則舉世不忍以葷投之。如是故吾曹敢不寶重哉!」[2]
缽在印度叫做「缽多羅」、「缽和羅」,或稱「缽盂」,中國譯為「應量器」,或簡稱「應器「,就是佛教僧眾所應護持食器。印度僧人受食,不像中國用碗,而是用缽。缽是食器的名稱,為僧眾六物之一或十八物之一;瓦缽為上,鐵缽是開緣。
在受食前,先要洗手淨口,各乘雙足而坐,展食巾於膝上,以免飯菜湯膩滴到袈裟上面,使袈裟受污染。
一切準備妥當,將請缽受食時,假「若見」到「空缽」,不要煩惱,慢慢會來,且在此時,正好應「當願」諸「眾生」以及自己,「究竟」得到「清淨,空無」一切「煩惱」,對於自他,豈不皆有利益?何必要生煩惱?究竟得到清淨,必然空諸煩惱,煩惱如未空無,怎能得到究竟?
修道的佛弟子,如身心不舒適,氣力又不充足,是不能修道的。不過受食所要特別注意的,是為資助自己修道,不可過分貪著飲食,如貪著飲食美好,終日為飲食忙,同樣難以修道。
「缽」具有轉化的功能,可將檀越的供養,轉化成功德福田。古德達觀大師,說缽備有六德:
一、能清,清是清淨的意思,俗人見出家人持缽,知出家人不用葷辛,就沒有人持葷辛放入缽中供養。
二、能容,容易容受的意思,世人對於僧人供養,最上妙味固然接受,最粗無味亦要接受,福利平等,不加分別。
三、能儉,儉是節儉的意思,僧人受用飲食,要為趣得資身,不在珍饈美味,乃至過中不食,可說節儉到極。
四、能廣,廣是廣大的意思,僧眾托缽乞食,固然是為資身,亦為眾生作福,世人供養僧眾,就可得大福德。
五、能尊,尊是尊貴的意思,顯示佛初所用石缽,不是世人所能呈現,而是四大天王取而奉佛,其缽相當尊貴。
六、能古,古是年久的意思,顯示佛所用的石缽,是古迦葉佛的缽,龍王請到龍宮,以待釋尊成道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