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垢清涼園」所發表的這篇〈豢養師父?供養師父?〉,心中很有感觸,因為在教界三十餘年,的確有看過這樣的情形,乃至自己也有經歷類似的狀況。對於出家眾的「四事供養」,是生活之基本所需,《法華經》云:以「飲食、衣服、醫藥、臥具四事供養三寶」,可知出家修行者所受用的為十方檀越所護持供養。
那應該要如何面對此「四事供養」呢? 釋尊開示:「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1]
有云「憂道不憂貧」──古德所教示的「衣食之中無道心,道心之中有衣食」,是非常珍貴的教導,若是真發要修行的心、要利益眾生的心,龍天護法一定會護持安心辦道。只要有此願心,不要擔心資糧的問題,若老是擔心與張羅資財,那可能修行的道心就要不見了。
《緇門崇行錄》〈出家〉所示︰「人初出家,雖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為因緣名利所染,遂復營官室,飾衣服,置田產,畜徒眾,多積金帛,勤作家務,與俗無異。……好心出家者,快須著眼看破,曾見深山中苦行僧,一出山來,被數十個信心男女歸依供養,遂埋沒一生。況其大者乎!古謂必須重離煩惱之家,再割塵勞之網,是出家以後之出家也。出前之家易,出後之家難,予為此曉夜惶悚。」
若卡在資糧的問題,乃至被供養、名利等所牽轉,忘卻了出家是為了求法與修行,就容易落入世間情境的糾纏。「離垢清涼園」這篇〈豢養師父?供養師父?〉文章,除了是提醒護持者外,我等出家人自己更要注意,當心無所求,沒有人可以影響你。
◎ 以法為念
◎ 堅固道心
◎ 離垢清涼園:〈豢養師父?供養師父?〉
最近親眼目睹一樁所謂的「大護法」試圖控制寺院的事件,看到居士團體對出家人極度不屑,甚至惡言相向的態度,心裡除了吃驚,更是擔憂。
每個踏入社會的人都知道,賺錢不易,特別是世界動盪與疫情之下,更是困難。信徒辛苦賺來的血汗錢,省吃省用,願意拿一部份出來供養三寶,實在難能可貴,不管錢多錢少,出財還是出力,這份真心,足以在佛門中累積功德與福報。
但,時間久了,供養的數目累積成一定數目,就要小心自己的心態會否轉變,從供養師父,最後變成「豢養師父」。
如果存著「我付的錢多,我說得算,寺院一切都得經過我同意」這種心態去做所謂的布施,那在這裡誠心奉勸一句:「為了不害了你,你乾脆不要布施好了!」
是在豢養師父,還是供養師父,只在一念之差,千萬別把當初的真心,被權力與我慢蒙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