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人詢問出家人衣服款式與顏色,是否有高低位次之別?在此做簡單的回答,願一目瞭然。
漢傳佛教的出家人,會穿著二種衣服:
一、袈裟:即三衣,有五衣、七衣、九衣,為受過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方可穿著。[1]
二、僧服:此為漢傳出家人所穿著,有短掛、中掛、長衫,還有僧襪、背心等,屬於「聽衣」。[2]顏色有灰、黑、咖啡、土黃色等,人數較多的大道場,通常會制訂統一的顏色乃至布料,以見團體的整體性。
目前漢傳佛教的袈裟與僧服,與原始佛教時代的早已不同,「三衣」以象徵性的莊嚴意義為主。漢傳佛教的「三衣」,[3]也就是三法衣、三種袈裟,為披搭在僧服之上。印度三衣有有大、中、小三件之分,漢傳佛教三衣已無大小之分,只是做法不同:[4]
一、五衣:[5]又云「五條衣」。橫著算五條,豎算是一長一短,主要是咖啡色。
二、七衣:[6]又云「七條衣」。橫算就是七條,豎算是二長一短,主要是咖啡色。平常做功課、上課、拜佛的時候,都是搭七衣。
三、九衣:[7]又云「九條衣」、大衣。顏色多見黃色,也有土黃色、褐色,「紅祖衣」也是九衣。梵語「僧伽梨」,漢譯「雜碎衣」,[8]以割截之條數最多故也。因為條數多樣,有分九種的條數不同:
(一)豎是二長一短,橫算是九條、十一條、十三條。
(二)豎是三長一短,橫算是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
(三)豎算四長一短,橫算是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條。
「僧伽梨」最小最細只能到二十五條,因為二十五條算起來,一條就有五塊布料,二十五就是一百二十五塊的小布條,把它縫合起來成為一件;條數再小的話,就沒有辦法縫合了。
為什麼「僧伽梨」分九樣不同的條目呢?是按照當時所得到的布料來分配,假如這布料比較大塊,就可以做九條的、十一條的、十三條的,小的布就可以做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的。因此這不是分等級,它的功用是一樣,只是按照當時所得到的布料不同而分。所以有些地方把它分為上品、中品、下品,往往使人誤會。
所以一般所謂的「紅祖衣」,現在做主法穿的紅色、鑲金邊的那種衣,就是二十五條衣。本來不必這樣做,因為現代都是很好的布塊,但是在漢地認為這樣比較莊嚴好看,所以就減小了去做,一塊塊拼起來。
受戒的時候,三衣都要具足。為什麼長的增加,短的不能增加呢?長,表示聖增,短的表示凡夫;凡夫不能再增,聖要增,凡要減,所以短的只有一塊,長的增到四塊,標示聖的地位增長,凡的地位減少,所以叫做「聖增凡減」。
◎ 三衣不離身
以下,分享 會性長老的開示:
《優婆塞戒經節本》/會性老法師
第一就是五條衣,印度話「安陀會」。這個五條衣的做法,一長一短,長的一個、短的一個;上面一個長、下面一個短,或者是上面一個短、下面一個長,這樣子的配合起來,一長一短。披在身上,橫著算五條,豎算是一長一短,一長一短都是通通平起來,第一條上面長下面短,第二條下面長上面短,第三條上面長下面短,這樣子配合起來就是一長一短,這是五條衣。
這個用途,印度當時佛在世時候的出家人,他除了三衣之外,普通只是穿一條裙子,他有沒有褲子,圍裙而已,上面就是五衣。出家人的五衣是貼身之衣,等於我們現在的內衣一樣,所以這個五衣是不離身的,這個五條衣就是五衣,約這個橫算是五條,那麼豎算一長一短。
第二種叫做七條衣,就是七衣,印度話是「鬱多羅僧」,也叫做上衣,這是披在上面的,比如說聽經、拜佛,就是用這個七條衣,我們平常做功課、上課、拜佛的時候都是搭了七條衣。七條衣,長的就二個、短的一個,二長一短;豎著算,二個長的、一個短的,上面長下面短,上面短下面長,這樣子配合起來,兩個長的、一個短的。橫算就是七條,豎算是二長一短,兩個長的、一個短的,這個叫做七條衣。
第三種的衣就叫做「僧伽梨」,翻成中國話叫做「雜碎衣」,為什麼叫做雜碎衣?本來出家人修頭陀苦行,都是撿人家丟掉不要的舊衣服,洗一洗乾淨,好的布料把它剪下來,一塊一塊的布把它連結起來成為一件衣服,這個就是在出家人是最高貴的,而於在家人是丟掉不要的,叫做糞掃衣,也叫做雜碎衣。為所謂的百納衣,它真的有一百多的這個小布條,那麼最多的就是一百二十五條。
因為條數多樣,僧伽梨有分九種的條數不同,最大的條數就是九條、十一條、十三條,這都是兩長一短,橫算是九條、或者是十一條、或者十三條;中間橫算是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豎是三長一短,長的三個、短的一個,有這樣的配合。這樣叫做三長一短,豎算三長一短;橫算或者是15條,或者是十七條,或者是十九條。最小的、最細的布塊,有21條的、23條的,最細只能到二十五條,不能再細、不能再小了。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條的,都是四長一短;豎算,長的四個、短的一個。二十五條這樣算起來,一條就有五塊布料,二十五就是一百二十五塊的布塊,這就是所謂的百納衣,一百塊以上的小布條,把他縫合起來,成為一件僧伽梨一個大衣。條數最小不能再小了,因為再小的話,就沒有辦法縫合了。布塊太小,沒有辦法縫合。
為什麼分這個九樣不同的條目呢?是按照當時所得到的布料來分配,假如這布料比較大塊,大那你就可以做九條的、十一條的、十三條的,小的就可以做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的,最小小到二十五條的,不能再小。不要因為這樣子分等級,以為是二十五條的最大,不是這樣,它的功用是一樣,只是按照當時所得到的布料不同,而分等級。
所以有些地方把它分為上品、中品、下品,往往使人誤會。所以一般所謂的紅祖衣,現在的這個做主穿的這個紅色的、鑲金邊的那種衣,就是二十五條衣。本來我們現在不必這樣做,因為現在都是很好的布塊,把它減小了去做,不必這樣,本來是他剪下來的百納衣,是糞掃衣人家丟掉的布料,才這樣一塊塊拼起來,現在是很好的布,何必這樣子呢?你做的這麼雜碎,但是我們在中國一般的過去的習慣,認為這樣子做比較莊嚴好看。
所以有人說那個二十五條衣,所謂的紅祖衣啊,磚頭,像磚頭一樣一塊一塊的,看到這個衣,就是叫做祖衣,當祖師的才搭,並不是這樣子,也不一定是祖師就搭這個衣,實際上這就是僧伽梨就是大衣,
受戒的時候,三衣都要具足。當時在受戒的時候,普通一般來說都是用祖衣,祖衣就可以。那麼為什麼長的增加,短的不能增加呢?長,表示聖增,短的表示凡夫,凡夫不能再增,聖要增,凡要減,所以短的只有一塊,長的增到四塊,就是四長一短,這是標示聖的地位增長,凡的地位減少,所以叫做聖增凡減,所以叫做四長一短,三長一短,那麼一時記增。
[1] 在家受五戒者不可披著,就是己現出家相的沙彌、沙彌尼,亦不可著五衣,只能穿縵五衣。在《衣腱度》中,有說明佛制三衣的由來。
[2] 僧服有可因時因地制宜的「聽衣」,所以漢傳佛教僧人平常穿的有袖長袍及長褲其實都是聽衣。而漢地也隨著時代有所演變,即使同一時代,也會因各地氣候及風土而有所差異。
[3] 佛陀時代的古印度僧人「三衣」,是用一塊布把身體圍起來,這塊用來蔽體的布就是「安陀會」,是最貼近身體的布,因此稱之為「內衣」,無論勞務或睡覺都是披圍著。在莊嚴、慎重的場合,就會再加披一層較長的「鬱多羅僧」。至於外出托缽或說法教化的場合,就要改披較厚重的「僧伽梨」。
[4] 袈裟的形式或用法,到了現代已隨著各地生活習慣改變,像南傳佛教的泰國和緬甸就有差異。因此,即使南傳的袈裟保留較多原始佛教的樣貌,也沒辦法確定與古印度的袈裟相同。
[5] 印度五衣為小者,曰「安陀會(Antarvāsaka)」,譯言「中著衣」。
[6] 印度七衣為中者,曰「鬱多羅僧(Uttarāsaṅga)」,譯言「上衣」,指披在最上面的一層,在安陀會上著之,故而稱為上衣。
[7] 印度九衣為大者,云「僧伽梨(Saṅghāṭi)」,譯言「眾聚時衣」,大眾集會為授戒說戒等嚴議時著之。
[8] 本來出家人修頭陀苦行,都是撿人家丟掉不要的舊衣服,洗一洗乾淨,好的布料把它剪下來,一塊一塊的布把它連結起來,成為一件衣服,叫做「糞掃衣」,也叫做「雜碎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