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三衣不離身


  一直對於戒律上所謂的「三衣不離身」感到疑惑,因為漢傳佛教的三衣(袈裟),除了條數不同外,都是一樣的一大塊布披掛在身上;而一般是穿著漢傳的僧服(短掛、中掛、長衫),以及海青。這與經典所載的三衣(三法衣、三種袈裟)──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梨,所描述與用途,好像不一樣?

   例如安陀會(五衣)」,經典說是「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可是從未見有人日常勞務或就寢時,還披掛著五衣?也曾見到有出家人,外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是去醫院看診,還披掛著袈裟?

   對於此疑問,年輕時曾向某些師父請教,得到的說法是:「安陀會」=短掛,「鬱多羅僧」=中掛,「僧伽梨」=長衫,但這樣的說法並不能釋疑。

   而受戒時,為了持守不離衣宿戒」,在某些場合必須同時披掛三件袈裟;以及在受具戒後,戒常住發給我們一個「三衣袋」,要把沒有披掛的袈裟綁在身上,是為了要「三衣不離身」。雖然知道這應該是象徵意義,但心裡還是很疑惑。


   在前一陣子,看到 果如法師於《禪門修證指要闡釋》的文章,終於解除心中疑惑,文云:

中國人平常不穿袈裟,只穿漢服,在修行或辦佛事的時候才搭衣。「三衣不離身」是指南傳出家人的穿法:第一條叫做五衣,就是一個裙子,遮著下部,要捲起來,不容易捲的人還要用黃色的一條帶子束起來。第二條是七衣,這要露袒右肩,先從左肩穿到右邊的腋窩底下,再用幾條線綁起來。第三條是大衣,也就是袈裟,原來是有縫的,是出家人去剪布自己慢慢地縫製,然後縫成一件披在外面的大衣,也叫做條衣;但隨著時代變遷,愈來愈多人供養,變成整條布,就沒有縫了。[1]

  出家人的三衣(三法衣、三種袈裟),包括:「安陀會」(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鬱多羅僧」(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外套)。

   於《丁福保辭典》的解釋也很詳細,佛制稱為衣者,袈裟也,後世別袈裟與衣,稱三衣為袈裟,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

1.      其小者,曰「安陀會(Antarvāsaka)」,譯言「中著衣」,又云「五條」,是披在最裡面的那一層,襯體而著之,故說內衣。

2.      其中者,曰「鬱多羅僧(Uttarāsaṅga)」,譯言「上衣」,又云「七條」,指披在最上面的一層,在安陀會上著之,故而稱為上衣。[2]

3.      其大者,云「僧伽梨(Saṅghāṭi)」,譯言「眾聚時衣」,又云「九條」,大衣,[3]大眾集會為授戒說戒等嚴議時著之。

 三衣皆名「支伐羅」(ticīvara),皆為方形,故隨其條數而分三衣。避青、黃、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雜色,故從色而云「袈裟」。[4]其相割截小片,綴合如田畔,故從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鎧、解脫幢相等種種之德名。簡表如下:

尺寸

梵文

音譯

譯言

又云

作用

穿法與場合

antaravāsaka

安陀會

中著衣、內衣

五條

下裙

最裡層的內衣、貼身的衣由腰至腳踝,纏繞下半身。

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

uttarāsaṇga

鬱多羅僧

上衣

七條

上衣

披在上身之衣。先由腰環繞,末端拉到背後,繞過右臀,披於右肩

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

saṇghāti

僧伽梨

大衣

九條

外套

用兩層布縫製而成

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

 

  佛陀時代的古印度僧人,其著裝不像漢傳僧人平時穿著袍衫,而是用一塊布把身體圍起來,這塊用來蔽體的布就是「安陀會」,是最貼近身體的布,因此稱之為「內衣」,無論勞務或睡覺都是披圍著。[5]在莊嚴、慎重的場合就會再加披一層較長的「鬱多羅僧」。至於外出托缽或見王公大臣、或說法教化的場合,就要改披較厚重的「僧伽梨」。

   「僧伽梨」有複衣、重衣之稱,天冷的時候可以用來禦寒,當棉被蓋或臥具。[6]佛陀時代,比丘行化人間,必須有其禦寒的東西,就可以將僧伽黎要當作被褥來用,故其製作的重數比其他兩種衣厚些,所以也規定比丘外出行化,不得無故離衣而宿。

  而佛陀除了戒制三衣之外,也允許僧眾使用其他配飾來保護身體、或避免意外暴露,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提到,[7]即「然而充身六物,自有嚴條;十三資具,廣如律說。十三資具者:一、僧伽胝,[8]二、嗢呾囉僧伽,[9]三、安呾婆娑,[10]四、波呾囉,[11]五、裙,[12]六、鉢里薩囉伐拏,[13]七、僧脚崎,[14]八、尼師但那,[15]九、拭身巾,十、拭面巾,十一、剃髮衣,十二、覆瘡疥衣,十三、藥資具衣。

  袈裟的形式或用法,到了現代已隨著各地生活習慣改變,像南傳佛教的泰國和緬甸就有差異,藏傳佛教也有不同。因此,即使南傳的袈裟保留較多原始佛教的樣貌,也沒辦法確定與古印度的袈裟相同。

  另外,僧服還有可因時因地制宜的「聽衣」,所以漢傳佛教僧人平常穿的有袖長袍及長褲其實都是聽衣。而漢地也隨著時代有所演變,即使同一時代,也會因各地氣候及風土而有所差異。目前漢傳佛教的袈裟與僧服,與原始佛教時代的早已不同,「三衣」以象徵性的莊嚴意義為主。

 

        2007.4.2(一)】 戒場生活第十五天

       2007.5.3(四)】 戒場生活第四十六天

        什麼是三法衣/台大獅子吼

       學佛Q&A:三衣是什麼?/法鼓

        著衣

        三衣-五衣/安陀會

        三衣-七衣/鬱多羅僧

        三衣-九衣/大衣/僧伽黎

 





[1] 《禪門修證指要闡釋》p.257-255/果如法師:

「著衣喫飯」這是佛門規矩,過堂吃飯要搭衣的,指搭上袈裟。中國人平常不穿袈裟,只穿漢服,在修行或辦佛事的時候才搭衣。「三衣不離身」是指南傳出家人的穿法:第一條叫做五衣,就是一個裙子,遮著下部,要捲起來,不容易捲的人還要用黃色的一條帶子束起來。第二條是七衣,這要露袒右肩,先從左肩穿到右邊的腋窩底下,再用幾條線綁起來。第三條是大衣,也就是袈裟,原來是有縫的,是出家人去剪布自己慢慢地縫製,然後縫成一件披在外面的大衣,也叫做條衣;但隨著時代變遷,愈來愈多人供養,變成整條布,就沒有縫了。

中國人沒有三衣披身,吃飯是五堂功課裏面的一門,既然是佛事,進行時就要搭上袈裟(衣就是袈裟)。「若體此意,但可隨時著衣喫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意思就是體悟真心,隨時都可以吃飯,這樣更有何事?什麼事都沒有, 就只是吃飯、喝水、睡覺。有人問老和尚:「你有沒有修行?」 老和尚說:「有。」人家問老和尚你怎麼修行,老和尚回答:「飢來就吃飯,睏來就睡覺。」時時刻刻不論吃、睡、任何狀況,老和尚心心都是佛心。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叫做修行一事,因為行為隨時都是正的,哪裏需要再修呢?

[2] 此處無論上衣或內衣,都並非我們現代日常用語指涉的上衣及內衣。

[3] 九條已上為僧伽梨,特稱僧伽梨為大衣。

[4] 北方諸國多名法衣為袈裟,乃是赤色之義,非律文典語。

[5] 這種隨時著用的布,必須考慮到行動方便,不宜長,因此安陀會是三衣裡面最短的。

[6] 從律中可知僧伽梨的重量很重,例如有病比丘要外出辦事,但僧伽梨太重而「不堪持行」(《四分律》卷6 [0603b09])。還有一位貴族女出家後才知道「僧伽梨重不能勝,甚以為苦」(《摩訶僧祇律》卷38 [0529c12])。有一群比丘夏安居後去拜見世尊,剛好路上遇到下雨把僧伽梨淋濕了,使僧伽梨變的更重;世尊慰問他們一路辛苦嗎?他們回答不辛苦,但「道路遇天雨,衣服濕僧伽梨重疲極。」(《四分律》卷43 [0877c06]

[7] CBETA, T54, no. 2125, p. 212, b16-24

[8] 譯為複衣,即僧伽梨,由多層布重疊製作,所以也有複衣、重衣之稱。

[9] 譯為上衣。

[10] 譯為內衣。

[11] 鉢。

[12] 裙(nivāsana),又譯為泥洹僧、涅槃僧、泥伐散那等。裙有正裙和副裙兩種。

 在《十誦律》中記載,有五比丘只圍著袈裟就進入聚落托缽。雖然袈裟長到拖地被自己的腳踩到又被土弄髒,但這麼長的袈裟還是因為風吹而露出下體。於是佛陀允許除了袈裟之外,可穿裙(泥洹僧)去聚落:[0469a27] 五比丘著五三肘衣,入聚落乞食,是衣曳地,脚躡土污風吹露身 [0469a29] 以是事白佛,佛言:「從今日聽諸比丘受泥洹僧,著入聚落,泥洹僧長四肘廣二肘。」(《十誦律》卷第六十一)

後來,又有另一個比丘也是沒穿裙(泥洹僧)就跑去聚落托缽,結果摔了一跤,大概連重點部位都曝光了,感到大為慚愧。於是佛陀規定以後不穿裙(泥洹僧)進入聚落則犯戒:[0274c13] 佛在舍衛國。有比丘不繫泥洹僧入聚落,於聚落中墮地,是比丘大慚愧。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繫泥洹僧入聚落者,突吉羅。」(《十誦律》卷第三十八)

[13] 濾水羅。

[14] 掩腋衣。

[15] 坐臥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