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修行者面對衣食的心態


 
 出家首要,就是要去除眷屬心,超脫一切繫縛之事。何謂「繫縛」?就是「我的」的這個觀念。出家人沒有眷屬、沒有私人的東西,一切都是三寶的,連自己也是屬於三寶的。出家修行,這個觀念一定要建立:沒有「我的」,一切都是三寶的。

 受具戒的出家男眾稱為比丘(bhiksu),出家女眾為比丘尼(bhiksunī),此為梵文音譯,意譯是乞士、乞士女,這個「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謂出家修行者常當乞食,清淨自活,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衣食以資色身,故名「乞士」。《法華經》云:以「飲食、衣服、醫藥、臥具四事供養三寶」,為「四事供養」,此是生活之基本所需。可知出家修行者所受用的,為十方檀越所護持供養,那應該要如何面對此「四事供養」呢? 釋尊開示云: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1]

 佛陀教導出家修行者,當收受供養之時,應約束諸多欲望、減少欲望乃至超越欲望。接受供養如同接受良藥,是為了療治色身飢渴之病,不應根據個人的好惡來接納或拒絕。如同蜜蜂採花蜜一般,只取其味,不損壞其顏色和香氣。若是要求過多,就會損害檀越施主的善心。檀越省吃儉用的發心布施,當我們在勤習道業之際,更要小心呵護心念,約束欲望,以感恩的心接受十方信施的護持。

 菩薩戒中,有一條是與接受信施供養應有的誓願之戒(大正藏第24冊,p. 1007下):
若佛子發十大願已,持佛禁戒,
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種床座。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鉾刺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破戒之心,視他好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遍劖刺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破戒之心,貪嗅諸香。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
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斫其身,終不以破戒之心,貪著好觸。
修行者應減低物欲與惜福,如果自己不貪,就不會對他人造成困擾。要而要常常警醒自己,十方檀越的護持是非常珍貴的,要努力修行成為真正的福田,[2]讓檀越成為「功德主」,而不是「債主」若是真發要修行的心、要利益眾生的心,龍天護法一定會護持安心辦道。

 在弘一大師的傳記中,有一篇記載「十五歲童子勸誡弘一大師」的事誼,絕不赴齋做酬酢之事:
1938年冬初,弘一法師返回泉州,住承天寺。此次,法師竟不再埋名遁跡,而破例為泉州人說了許多法,寫了許多字,甚而會了幾次客,赴了幾次齋……報上披露了這些不尋常的新聞,各方都為法師肯廣結法緣而感到歡欣。
就在這時,法師收到童子李芳遠的一封長信,信中列舉報載有關法師近來忙于與世俗酬酢的情形,末了說法師變成一個『應酬和尚』了,勸請法師閉門靜修。弘一法師看後,十分感動,立即復信︰『惠書誦悉。至用慚惶!自明日起,當即遵命,閉門靜修,摒棄一切。』
1939 14日,法師在承天寺佛教養正院同學會席上講演,表示了懺悔,說︰『近來再到泉州,雖然時常起一種恐怖厭離的心,但是仍不免向這一條名聞利養的路上前進。可是近來也有一件可慶幸的事,因為我近來得到永春十五歲小孩子的一封信,他勸我以後不可常常宴會,要養靜用功。……我自從得到他的信以後,就以十分堅決的心,謝絕宴會,雖然得罪了別人,也不管他,這個也可算是近來一件可慶幸的事了。』
 修行之路上,步步皆須小心謹慎,不可起絲毫惡念惡行。滴水能穿石,滾雪成大球,只要一步走偏了,就不知道會偏到哪裡去了!尤其是名利之心,絕對要戒慎,絲毫不可沾染。

 「憂道不憂貧」──古德所說的「衣食之中無道心,道心之中無衣食」,是非常珍貴的教導。要感恩十方信施的恩德,檀越省吃簡用而供養,成就修行的善願,也是為了希望造就能弘法利生的僧才。聖嚴師父常以此句來勉勵與警惕弟子及學生,這一句話是他的指導教授坂本幸男博士贈與他的,[3]對於這兩句話,聖嚴師父的解釋是:
(一)「道心之中有衣食」──道心就是求道的心,求法、弘法的心,也是為佛法獻身的心,只要有此願心,不要擔心吃飯、穿衣的問題,最低限度不會餓死、凍死的。
(二)「衣食之中無道心」──若是老擔心吃飯、穿衣等自己的生活費用,就會專心張羅那些錢,一去張羅錢,求法、弘法的道心就要不見了。

 要防止自己對於金錢的貪求心態,甚至於影響到菩提心。每個人的物質福報,跟過去生中的布施有關;但是此福報對你的心態影響,則是與你今生的修行有關。一切「剛剛好就好,需要時不缺乏,可以完成目標與願望;也無私財積聚,不會長養貪念。「剛剛好」除了是物質外,也是心態;多了、好的不執著,隨緣隨力的布施;少了、壞的不苦惱,不為物質境界所牽絆。 世間的一切,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在面對檀越的護持時,不做好壞分別之想,以慚愧與感恩心來面對一切的護持,所謂「惜福結緣利人天」,要知道檀越之所以願意護持你,是因為希望你能成就利益人天的道業,成為真正的人天師、真正的福田。

 淡泊,能提深堅定道心,聖嚴師父開示云:
唯有淡泊了物質的享受,才能提高精神的領域;唯有簡單了物質的生活,才能勇猛於道業的精進。既然嚮往出世的境界,自當放下感官的貪著了。資生的用品越好越美,我們就越是會被資生的用品所役所轉,甚至愛護資生的用品,要比愛護自己的道心更為熱切;資生的用品越高貴,我們的心也就越是因了資生用品的高貴,而現得高傲我慢起來,一有高傲我慢之心出現,道心也就走得無影無踪了。所以唐代悟達國師,因受沈香寶座,一念名利心起,竟遭人面瘡報!

 來果禪師開示「戒貪」:「若能淡薄其身、堅固其志、還要一身到老、無改變、無中止、只進無懈、只空無有。誠於事無心、於理無心、真道人心也。[4]又警惕修行者,需愛淡薄」:「安居蘭若也好,行腳參方也好,總之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能少到一物不存,一心不生,是真法器,是真道人![5]
 
    相關文章
- 20071207-  
- 20080808-祈不負十方檀越的慈悲護持  (感恩慈院一位老菩薩的一百元)
- 20081102-如何看待供養
- 20081225-愛心郵票
- 20090612-真正的布施與供養(楞嚴咒、老上師綠水晶念珠)
- 20090910-感念檀越的布施(口罩、小衣)
- 20090922-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 (聖嚴法師開示此句法語由來)
- 20091207-對於供養 (拜座儀式感想)
- 20110420-感恩大眾成就(閉關前的感恩)
- 20110831-感恩十方檀越
- 20130223-絕不赴齋做酬酢之事十五歲童子勸誡弘一大師
- 20131026-安心辦道
- 20151229-惜福結緣利人天  (感恩慈院一位女眾菩薩供養心得)



[1]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CBETA, T12, p. 1111a22
[2] 福田:田以生長為義,人若行善修慧,猶如農夫於田下種,能得福慧之報,故名福田。
[4] 參禪人、頓修戒定慧、即滅貪嗔痴、並不離參、而另去除貪等習。真道心人、身邊褂褲無換的、口中日食無餘的。襪子無底、鞋子無跟、袍子補上加補、帽子破了又破、遠觀即乞丐者、近看是參禪人、此人是僧中寶、是人中尊。若能淡薄其身、堅固其志、還要一身到老、無改變、無中止、只進無懈、只空無有。誠於事無心、於理無心、真道人心也。
近有學道者、好蒲團、毛邊子,望過復留心再看;竹心板、光滑的,擦過復認真再拭,竹墊子可做枕頭,棕蒲團可當床睡。鉢盂一個嫌醜,戒牒一張嫌薄。眼若明珠,可帶眼鏡;圓領圍頸,又掛毛巾。黃鞋最喜泰州,牙粉莫若上海,滿身屎做,蓋之以香,滿臉生毛,有鬍即光,如此貪身之美,誰識糞成?果能看破肉形,捨而不顧,斯大丈夫也。
真有心於道之人,有禪可參之士,明知我心屢受塵染,致有身形,今既披緇,豈敢再隨身轉?否則牛胎馬腹,億萬斯年,地獄天堂,長期迷縛,出期之日,恐在驢年。趕急捨去迷身傢具,好蒲團送人,竹塾枕蠲去,鉢盂、戒牒爲掛單之具,好醜再不願聞。眼鏡、毛巾,即速送俗人;牙粉、香皂。快埋糞窖。汗身臭而不聞,破落僧而不顧,黃履褂褲,黑色能穿,脫離俗習,剪去浮華。自此以後,除其貪種,根莖何生?一肩破爛衣單,閱者當稱道者;兩腳奔歸蘭若,首執讚若菩薩。禪堂住下,回憶當初,即臉酸牙露曰:「今日得到今天,是我安身立命。」當頭一劈,貪鬼死亡,回頭做個好人,世稱有道之士,何樂而不爲乎!?
[5] 參禪人,身心萬不可浮華,不可驕泰,不可我慢。類如食則二粥一飯,衣則任冷任寒。儒教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古人云:「飽暖思淫欲,饑寒發道心。」有道禪人,除衣鉢外,只有薄被單、破褂褲、心板、便鏟、蒲團,安居蘭若也好,行腳參方也好,總之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能少到一物不存,一心不生,是真法器,是真道人!
近有初淺禪人,三壇戒已將求,一付鉢而到手,辦高肩担子,必多方美貌;弄好背架子,亦貯多物器。間有好牙刷、雪花膏,身口香透、拗蒲團。又帶香煙、持佛珠、加唱小調。袍子之黑、小褂之白、動人愛染。黑有污點、白有汗斑、即日新又新。走路則四望鄰人、打坐則一心靜睡。早茶小點、日爲常課;攀緣接待。時有所聞。出家如是胡混一生、大好光陰一錯再錯。道緣再善、真空大空、一日閻王界尺一拍、正看有道者、直上青天;無道者、深埋地府。閻王雖惡、難收無過之人;胆大驚人、何畏冥途路上?是知浮華者、驕泰者、我慢者、全被一個淡薄禪人、拚命逃出、任是美滿一生、莫如淡薄一世、望各思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