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歲初入佛門,當時薰習到的是女眾與在家眾的「地位」比「大比丘」要低,所以心理上有點不平與自卑,也有疑惑。二十一歲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學院的教育讓我們認知到佛門四眾各有其護法位置,且性別並不會影響修行。而學院的許多師長,如 依量法師、依空法師、永本老師、永富老師、滿紀老師、滿蓮老師等,他們的行誼與學識,開拓了印隆的眼界。
後來又有因緣親近 恆清法師、昭慧法師,他們展現「彼是丈夫我亦爾」乃至更為優秀的影響力。還有 果鏡法師、陳英善教授以及許多網路上認識的尼眾法師與女居士,都是大善知識。
的確在教界有遇到男女不平等,或僧尊俗卑的奇怪觀念,但都是某些比較偏激、或是學識不高的人所提出。也有一些女眾法師或居士更甚,曾遇過有尼眾往生,齋僧只供養比丘而排除比丘尼。但印隆所親近的 慧嶽長老,以及認識的一些比丘法師,並不會有這種行為,都很互相尊重,以法為尊。
記得當年在三壇大戒、於受完具足戒時,戒場安排了「求教授」(《八敬法》之一)的學習,由「沙彌頭」擔任「教授」者,「沙彌尼頭」擔任「求教授」者,看著沙彌尼頭的比丘尼,跪在沙彌頭的比丘前,我心中很納悶,大家不是都才剛受完具足戒嗎?誰又有資格去教授對方?只是因為生理不同而有智慧差異嗎?
佛陀當初制定「求教授」的教條因緣,乃是因為當時的印度女眾幾乎沒受教育,比丘尼又是於比丘僧團成立多年後才出家,因此當時的比丘僧團具有「學長」的身分與義務,需要擔任與負擔教授責任。而二千多年後的現代,早已與當時情況不同。
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時代,除了不平等的種性制度外,當時的女性就如同貨品一般,絲毫無地位可言。但佛陀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強調種性平等,男女皆可出家修行,可知佛陀絕無男女不平等的對待差別。且佛陀在成道之時,即嘆「眾生皆具如來智慧之德相」!
過去的女性受教育少(如現今還有塔利班之流不讓女性求學),以及重男輕女的傳統,印度尤其嚴重,歐美、日、韓、中國等地也是如此,直到現在才逐漸努力改變,成為兩性平等對待。今日女性也與過去大不相同,教授、醫師乃至政府官員,愈來愈多女性擔任重要職位。
在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之所以會有男女相之差別,少數是願力的因素,絕大都是因為眾生的業力與欲望。眾生無始劫來在生死中流轉,一會是男、一會是女、一世為人、一世墮畜生,不會永遠是人,也不會永遠是某性別。在佛教中,男女性別的議題一直是很大的爭論點,如果一直在分別對立的相上中打轉,就容易忘記佛陀教誨的本懷──「心」。修持是在心念的調伏,而非外相的區別,為跨越一切對立分別的。
之前在法鼓研究所時,曾遇到一位於研所擔任執事的僧團法師,他對印隆說,很感恩有昭慧法師為尼眾發聲,使我們能獲得比較尊重與平等的對待。
這一篇「《八敬法》原文解讀」,昭慧法師全程以英文在印度菩提伽耶國際僧伽論壇發表,看到現場的發表人員,只有 昭慧法師代表大乘漢傳佛教的尼眾法師,實是令人欽佩!
由於發表時間只有十分鐘,所以 法師針對「八敬法」是對南傳與藏傳尼眾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作探討。佛陀的制戒是為了正法的延續,而非斷了傳承,其中有許多具有深切護法意義的討論,有興趣者可以研看《千載沉吟》一書。
最後的現場問答,第一個問題,昭慧法師舉例回答,意猶未盡,但時間實在太短了。第二個問題是一位西方男眾問主辦單位,有趣並具有意義,可以看出西方佛弟子對東方佛教的性別歧視,越來越失去耐性,希望對主辦單位的比丘們,帶來「面對普世價值」的警醒。
大家可以直接觀看影片,時間不長,約二十分鐘:https://youtu.be/BRYFSCQL4B8?si=Moh-eafK4b08RpIo
心有差別相,就生男女相,才會對八敬法如此執著。然後要出家又要八敬法,更是可笑至極
回覆刪除心有差別相,就生男女相,才會對八敬法如此執著。然後要出家又要撕毀八敬法,更是可笑至極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