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 星期三

信願如御(2023結夏安居課程)


  今天於上課前,師父帶領大家先誦念一次〈西方發願文〉。果然如 師父所說,念過以後,感覺更不一樣,更加深對此文的信受。

   課程繼續破疑生信的十一個問題,第四個問題是「煩惱業習問」,此是承接以上的問題:若有人對西方淨土亦又好、求、念,但世間心重,貪戀塵勞,是否能得往生?[1]

  省庵大師的回答直接切入重點,[2]「將猛不怕賊強」,「將」代表領頭之意,「帶領」很重要,所以重點是「信願」。若信願堅固,真誠懇切,則貪戀世間的心自然漸漸輕微。信願念佛是般若智慧,世間一切如夢幻泡影,若深心切願,則最終必能照破虛妄世間,無有貪戀。

  師父也舉了許多實例,其中提到,若臨命終時還罣礙世間事情,必會障礙往生。因此要把身後事,預先交代好,讓自己無有貪戀罣礙,成就往生的增上緣。

 

  第五個問題是「待願而生問」,念佛往生為何要發願?不是如因果對應嗎?[3]

  省庵大師回答,念佛與三界因果的差別,在於「信願如御」,[4]若只是把念佛當作功夫對待,即使功夫再純熟,終不能走向正確之路。念佛法門是他力,所以必須具足信願,才能感應道交,有願就有信行,必以發願為要。

 

  第六個問題是「獨願西方問」,為何要獨願往生西方?[5]

  省庵大師回答,因為 阿彌陀佛與此土眾生的法緣深重故。[6]師父提出「結緣」是佛門中很重要的修行,有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並舉韋提希夫人之例來說明。若要嚴土熟生,廣結法緣是很重要的。以及西方淨土的依報正報,非常殊勝莊嚴,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凡夫求生,菩薩亦然![7]

   從第一個問題以來,省庵大師立於〈西方發願文〉之精神,不斷強調信願之重要。因此 師父告誡大家一定要與 彌陀四十八願熟悉與相應,並勉勵大家要更加精進,不違結夏安居一心用功的用意!

 

  第七個問題是「禪淨愚智問」,問者所提到的「祖師」,是指寶智禪師。[8]師父說,其提出的智愚之論,其實是宗門機鋒的教下轉移,是要對治執有之問題,為破人執有,故發此言,切不可認為掃蕩之法為實有,否則又是另一種執著。[9]此也可見禪宗與淨土宗之異同,一從般若空性,一從妙有;雖有門庭施設之不同,而殊途同歸。

   師父開示,禪宗祖師為破人執有,當頭棒喝乃至喝佛罵祖,是為另破明心切的悲心,因此不應再膠著於此。此是施教,終要空有雙遣,為令照見本來面目!

 



[1] 問。有人於此。亦好亦求亦念。但世間心重。貪戀塵勞。得往生否。

[2] 答。只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雖重。自然漸漸輕微。亦當往生。如捨銀取金。捨魚取熊掌。則亦何難之有。第恐願力不敵愛力。佛念不勝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則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 又問。為善生天。作惡入地獄。本不發願。念佛往生。亦復如是。何須待願而後生邪。

[4] 答。三界因果。隨業所感。固不待願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無大願要期。縱然念佛。決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雖無御者。亦知歸宿。如行生路。決無趨向。必須御者手執繩頭。復加鞭䇿。然後方行。眾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願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繩頭。誓如鞭䇿。往生如行路。無願不生。如牛無御。故必以發願為要也。

[5] 問。信行願三。既聞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國。何須獨願西方。

[6] 答。以彼土中阿彌陀佛。與此土眾生。深有因緣。諸佛不爾。是以專求彼國。不願餘方。

[7] 又彼土中依報正報。超過十方。諸佛所讚。不唯凡夫願往。菩薩亦然。不唯此方願往。餘方皆然。既無八難三途。亦無三毒八苦。衣食自然。壽命無量。水鳥樹林。皆能說法。聲聞大士。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彌陀經中。釋迦如來苦口丁寧。汝等眾生。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也。

[8] 又問。祖師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樂往西方。由是而言。則愚人只好念佛。智者固宜參禪。若槩勸往生。恐違祖意。非通論也。

[9] 答。若言往生是愚。則從上諸祖。蓮社高賢。乃至馬鳴龍樹文殊普賢。亦皆愚邪。亦不知心邪。當知盡理而言。唯佛一人稱為智者。餘皆是愚。若就事論。乃有千差。談何容易。嗚呼。祖師破人執有。故發此言。今汝執空。因藥致病。不知有病易遣。空病難除。天下至愚。非汝而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