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 星期二

德晟法師(廖憶榕)對於聖嚴法師與印順導師思想之研究


第二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在十二年前的「第二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曾經有學者提出可以將 聖嚴法師與 印順導師思想做比較,當時 聖嚴師父也在會場,他也很贊同此研究方向。

德晟法師(廖憶榕)圖片出處:明道大學

而在十年後,「德晟法師」(廖憶榕)於他的博士論文,發表「學問僧的生命書寫──印順法師與聖嚴法師自傳之研究」。他的重點在「他們不平凡的所在──學問僧暨菩薩僧的高度、深度與氣度」,認為做學問皆是為了弘法利生,不是只為自己研究法義、尋求純正佛法,而是以菩薩自利利他的精神去奉獻與實踐。

或許,這也是德晟法師對於自己的期許!他19歲就出家,取得學位之後,在大學擔任教授,可謂當代的一位法門龍象。

這一篇的電子全文要在2021年才會開放,可以先參考其論文摘要,有興趣想研讀者,可以到國圖查找,或是等到2021年開放電子全文時。

「學問僧的生命書寫──印順法師與聖嚴法師自傳之研究」論文摘要
印順法師(1906-2005)與聖嚴法師(1930-2009)皆是當代華人佛教界舉足輕重的高僧,他們均為渡台僧侶,在相似的時代背景裡,歷經戰亂的動盪,亦親睹佛教的轉變。
在兩者身上的共同特質,是「學問僧」的鮮明形象,以及身弱而著作多產的形象;不論於大陸還是抵臺後的發展,他們在不斷易地而住當中也異地而著,並且各時期著作與思想的成形,階段都很分明。更甚地,他們的思想自成體系,也成為可供他們研究的思想體系;而從他們龐大的著作內容,可見著兩者以自身的著眼點去探究、關懷、省思「漢傳佛教」。此外,兩者在俗家時的學歷僅停留在小學,但是出家後卻先後獲得日本大學的文學博士,更添重學問僧的特色。
印順法師和聖嚴法師具有相仿的稱譽(皆被與「玄奘」相比),兩者漫漫一生所經歷的各種時空、閱歷的各個階段,濃縮成一本自傳時,他們究竟如何書寫自己、呈現自己?關於他們的學術思想不乏專文研究,但是最貼近他們自我敘述的「自傳」,卻較缺乏研究者的關懷。故筆者期能掌握自傳文本的文學性解讀,詮釋兩者在自傳裡的生命書寫,希冀在僧侶自傳的領域有不同以往的研究面向。
筆者的研究成果,認為印順法師與聖嚴法師走出不同的學問僧之路,但是兩者有共具的「學問僧特質」:第一,立基於「菩薩」的願行;第二、以「佛法」作為菩薩志業的承擔;第三,學問僧實則是「菩薩僧」。他們與歷代的龍樹、世親、鳩摩羅什、玄奘等高僧,都有同等的特質,做學問皆是為了弘法利生,所以他們甘於孤獨、困苦的生活環境裡,用他們均屬虛弱的身體閉關、閱藏、著作,無論生命裡逢遇多少的困挫,皆不忘初衷且堅定弘化之願、筆耕之行;他們不是只為自己研究法義、尋求純正佛法,而是以菩薩自利利他的精神去奉獻與實踐。
印順法師與聖嚴法師著作等身、為法獻身的一生,世人以高僧典範敬重之;然而,他們卻以最簡樸的文字,寫下自認最平凡樸實的一生,這正是他們不平凡的所在──學問僧暨菩薩僧的高度、深度與氣度,據此可見。
 




    印順導師與妙雲蘭若──兼論「精神典範」對於比丘尼僧團發展之影響/德晟法師(廖憶榕)/慈大宗研所碩士論文

    學問僧的生命書寫──印順法師與聖嚴法師自傳之研究/德晟法師(廖憶榕)/中正大學博士論文

    走訪弘誓——記與昭慧法師之晤談/採訪:王儷雲、廖憶榕(20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