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說法圖》山西省稷山縣興化寺元代壁畫 |
在東漢後期,彌勒作為「未來佛」的觀念,即已傳人中土,而彌勒造像在中國佛教的各個歷史時期都有所演變。[1]隨著有關彌勒淨土的主要經典的譯出,南北朝時期成為彌勒淨土信仰發展中一個重要時期。彌勒淨土信仰在中土盛行,也使得彌勒造像成為這一時期的造像風尚,其數量在這一時期的佛教造像中,僅次於釋迦而居於第二位。[2]
一、雙手抱雞
在西元一至三世紀的「仙佛模式」階段,彌勒佛的造像已經出現,其形象特徵為:狀如童子,有頭光,雙手抱雞,象徵下世到了雞頭國。下身穿褲,圍腰上系以流蘇,外八字腳而站立。
二、立式彌勒菩薩
北魏永安二年韓小華造彌勒像 |
西元五世紀初葉,長安佛教的「立式彌勒菩薩」與西域的「交腳彌勒菩薩」先後出現。
「立式彌勒菩薩」為中土所創作,約在四世紀末至五世紀初,應是受長安佛教文化影響,屬於「秦州模式」。
三、交腳彌勒菩薩
交腳彌勒菩薩 犍陀羅地區 3-4世紀 |
佛教認為,彌勒上生信仰的本尊為在兜率內院說法的彌勒菩薩。在歷史遺存中,通常可見「交腳倚坐」及「半跏思維」這兩種形式的彌勒菩薩造像。
「交腳倚坐」的彌勒菩薩造像稱作「交腳彌勒」,盛行於十六國北朝時期。[3]自五世紀中葉起,風行於從敦煌至雲岡至龍門的北方廣大地區(河西走廊至山西大同),成為彌勒菩薩造像的專屬造型形態。
大約在五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上生」的交腳彌勒菩薩與「下生」的交腳彌勒佛並存,延續到六世紀初葉。[4]
四、倚坐彌勒佛像
五台山佛光寺弥勒佛彩塑 盛唐 |
樂山大佛 四川 盛唐 |
五、半跏倚坐的思維形象
思悟式的彌勒菩薩 日本 7世紀 |
另一種常見的彌勒菩薩造像形式是「半跏倚坐的思維形象」,這種姿勢通常是右腿搭于左腿之上,右手支頤做思悟狀。這種造像形式從犍陀羅等地區發源而來,後流行於中國、朝鮮和日本等東亞地區,這種造像用來表現彌勒菩薩修道思悟的形象。
在六、七世紀之交,開始出現新的彌勒造像形式,交腳倚坐式及半跏思悟式的彌勒菩薩造像逐漸從中土退出。
六、結跏趺坐式彌勒佛像
新昌石城的大佛像 |
南北朝後期至盛唐時期,出現了大型摩崖彌勒佛造像,[7]是這一時期彌勒信仰廣泛傳播的力證。
「結跏趺坐式」的彌勒像,[8]大約在四世紀中葉出現於中國南方地區,從四川到浙江是其主要分佈區,至少延續到六世紀中葉;也曾影響到北方地區,但時間較晚,也不普遍。
浙江省新昌縣石城山大彌勒佛,繼承了這種結跏趺坐的傳統,完工于南朝梁天監十五年(西元516年),大像坐高13.23公尺,佛座高2.4公尺。[9]
七、布袋和尚彌勒像
大肚彌勒佛 |
至元代,彌勒造像發生巨大變化,「大肚盤坐、喜笑顏開」的新型彌勒佛流行。學術界普遍認為祂的原型是五代時期的明州高僧契此(?- 約916年)。他常持一布袋乞食,並口誦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江浙間多認為僧人「以契」是彌勒「分身」示現,故多圖畫其形象。
北宋崇寧三年(西元1104年)岳林寺建閣時,將布袋和尚彌勒像塑形於寺內,從此「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彌勒形象流布於天下。
明清時代始將此大肚布袋彌勒佛,安置於山門殿中央,並配以四大天王像,以笑迎四面八方的信徒。
彌勒佛與和合二仙 山西 明代 |
布袋和尚的造型也出現了新的景象,如山西長治觀音堂「彌勒與和合二仙」像,彌勒右臂搭在二仙之一的肩上,從外邊踱進門來,笑意盈然,滿面春風;而通常持於左手的布袋,此時卻為另一仙子以木棍挑於肩上,為生動活潑的造像,富於人間氣息。彌勒佛以「善權方便安樂之行」,幫助這人世間成就和合,反映出明代以後,佛教受「三教合一」的思想影響,是佛教中國化的物化表現。
八、藏傳佛教強巴佛
強巴佛 |
在藏傳佛教寺院,明清時代的彌勒菩薩及彌勒佛,多用「結跏趺坐式」及「倚坐式」,手結說法印,或在肩頭置龍華樹花莖托以寶瓶、法輪。藏語稱彌勒佛為「強巴佛」,稱兜率天宮為「甘丹」。
九、彌勒手印
關於彌勒佛的手印,五至六世紀時期,並無定式,但其主流形式是左手撫膝,右作無畏印。
表格
1 中土彌勒造像及其演變簡表
時代
|
形象
|
地區
|
其他
|
西元一至三世紀東漢後期
|
彌勒佛的造像已經出現
|
作為「未來佛」彌勒的觀念
|
|
二至三世紀
|
狀如童子,有頭光,雙手抱雞,象徵下世到了雞頭國
|
受長安佛教文化影響,屬於「秦州模式」
|
|
四世紀末至五世紀初
|
立式彌勒菩薩像
|
||
約四世紀中葉開始出現,延續到六世紀中葉
|
「結跏趺坐式」彌勒像
|
主要是南方地區(從四川到浙江);也曾影響到北方,但時間較晚,也不普遍
|
為中土所創作,受長安佛教文化影響,屬於「秦州模式」
|
盛行於十六國北朝時期
|
交腳坐姿,稱作「交腳彌勒」
|
風行於河西走廊至山西大同(從敦煌至雲岡至龍門)的北方廣大地區
|
這種坐姿被認為是彌勒菩薩的專屬造型形式
|
自五世紀中葉起至六世紀中葉
|
約在五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上生」的交腳彌勒菩薩與「下生」的交腳彌勒佛並存,延續到六世紀初葉
|
||
半跏倚坐的思維形象
|
從犍陀羅等地區發源,後流行於中國、朝鮮和日本等東亞地區
|
用來表現彌勒菩薩修道思悟的形象
|
|
東魏末年
|
倚坐彌勒佛像
|
。在北齊、北周時代,用倚坐像表示彌勒佛已被普遍採用
|
|
南北朝後期至盛唐時期
|
大型摩崖彌勒佛造像
|
這一時期彌勒信仰廣泛傳播
|
|
唐末五代
|
布袋和尚化身形象
|
原型是五代時期的明州高僧契此(?一約916年)
|
|
元代
|
江浙間多以契此是彌勒「分身」示現
|
布袋和尚彌勒像漸流行
|
|
北宋崇甯三年(1104)
|
岳林禪寺
|
將布袋和尚彌勒像塑形於寺內,從此「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彌勒形象流布於天下
|
|
明代起
|
布袋和尚被天下叢林安置於山門殿中央迎門處
|
延續至今日,以笑迎四面八方的信徒
|
|
多用「結跏趺坐式」及「倚坐式」,手結說法印,或在肩頭置龍華樹花莖托以寶瓶、法輪
|
藏傳佛教寺院
|
藏語稱彌勒為「強巴」,稱兜率天宮為「甘丹」
|
[3] 在交腳坐姿的佛教造像盛行的十六國北朝時期,當時在中土的起居方式,中高型坐具(如胡床)尚未普及,跪坐仍是通行的坐式。交腳坐姿來自於西方的「胡坐」,曾經流行於中亞及西域,是一種象徵高貴身份的坐姿儀式。基於這種象徵意義,在犍陀羅等地區產生了交腳倚坐的佛教造像。這種姿態的造像亦隨佛法而東漸。
[4] 交腳式的造像起源於中亞,交腳式造像是一種西域文化表現;在漢民族的聖人類造像中從未使用過。可能是先出現了「交腳彌勒菩薩」而後出現了「交腳彌勒佛」,交腳彌勒佛的出現,無疑是表示彌勒下生的佛教觀念。「交腳彌勒菩薩」的造像,延續至6世紀中葉,後退出了中國造像序列。
另有一種「交腳倚坐」,即兩腿下垂相交於座前。早期的彌勒菩薩像,都取交腳倚坐之姿。
還有一種「半跏倚坐思惟像」,左腳放下,右腳結半跏坐,以右手支下顎作思惟狀,這多為菩薩的像。
[6] 浚縣大伾山「倚坐大彌勒佛像」,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尊彌勒造像,造於北齊或稍前,即主體部分完工於西元550-577年間。唐代及明代有局部改造 它與太原西山北齊倚坐大彌勒佛(已毀),影響隋唐以後的彌勒佛造像達八百年之久。堪稱中國古代八大彌勒佛之首,十分珍貴。
倚坐式佛像,在6世紀初葉以前並不代表彌勒佛。大約在北魏末至東魏年間,龍門石窟開始出現倚坐式,兩側有獅子的彌勒佛。而至6世紀中葉,交腳彌勒菩薩也最終消失。北齊雕造的太原及浚縣的兩身倚坐大彌勒佛,最終確定刊這種倚坐彌勒佛的模式,一直影響到唐、宋、元、明時代。
[7] 如:山西太原蒙山大佛(65米)、河南浚縣大坯山大佛(22米)、莫高窟北大像(35.5米)、莫高窟南大像(26米)、寧夏固原須彌山大佛(20.6米)、甘肅炳靈寺大佛(27米)、四川樂山大佛(71米)。
[8] 據《廣弘明集》卷15收錄的支公撰《彌勒贊》稱:「彌勒承神第,聖靈載靈篇……晃晃凝素姿,結跏曜芳蓮……挺此四八姿,映蔚華林園。」這裡所描寫的,顯然是下生于「華林園」的彌勒佛像。「挺此四八姿」者,指具有三十二大人相。「結跏曜芳蓮」,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也。
「支公」即著名高僧支遁,字道林,生卒為西元314-366年,見於慧皎《高僧傳》卷4。支遁成年後活動于江浙一帶,其所贊之彌勒佛像,應是東晉時江南的創作。
[9] 劉勰撰《梁建安王造剡山行城寺石像碑》云:「像身坐高五丈,若立形足至頂十丈,圓光四丈,座輪一丈五尺,從地隨龕光焰通高十丈。」顯然這項記錄與今存大像不符。坐高重3.23公尺,如稱為「五丈」,則「一丈」等於2.22公尺,推測是後代改制的結果。《高僧傳》〈僧法護傳〉記此像的高大時,云「坐軀高五丈,立形十太」,去掉了一個「若」字,引起了混亂。此外,大像採用了禪定印,也就是為了減輕重量負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