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中有出現一段「拈花微笑,傳法迦葉」的演出,但此典故在原始佛教經典《阿含經》並未見記載,而是屬於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公案。本片主要是以原始佛教經典《阿含經》為依據,但其中可以見到如一行禪師「橘子禪」等教示,可以感受到一行禪師對本片編劇的影響。
「拈花微笑,傳法迦葉」後世用來比喻「心心相印」,「默契會心」等,亦作「拈花一笑」。釋尊付法於摩訶迦葉之說,最早出現於《大般涅槃經》卷二,四十卷本及三十六卷本,均有同樣的記述:當釋尊宣布了即將入滅的消息之後,比丘們頗為驚惶,不知在佛滅之後,應當依止何人繼續修持梵行?甚至要求跟隨釋尊一同入滅。釋尊因而說了如下的一段話:「諸位比丘,你們不應作如是語,我今所有的無上正法,全般付囑摩訶迦葉。如來滅後,摩訶迦葉當為你們作大依止,猶如如來為諸眾生作大依止。」
依據禪史資料,盛唐以前禪宗祖師,從初祖達摩直至六祖慧能均未提到「拈花微笑」,[1]直到唐德宗末年慧炬作《寶林傳》,才首次提到「拈花微笑」。而宋代以後則開始盛談這一公案,如《聯燈會要》、《人天眼目》、《無門關》、《五燈會元》等宋代禪宗要籍都曾提到。《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2]
宋代智昭的《人天眼目》第五〈宗門雜錄〉中,記述王荊公在翰苑,讀到此項記載是出於《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該經記載大梵王以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供養如來,如來受此蓮華,無說無言,但拈蓮華入大會中。大眾皆默然,於時長老摩訶迦葉見佛拈華,破顏微笑。佛即告言:「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屬摩訶迦葉。」[3]
因此,釋尊臨要涅槃之前,付法傳衣給摩訶迦葉的事,禪宗典籍都是承認的。而佛陀入滅之時,摩訶迦葉並不在現場,何以在《涅槃經》中有所記載?宋朝的明教大師契嵩,在其所著《傳法正宗記》卷一,解釋為:「以佛說法的先後而知,先說《法華》,後說《涅槃》,摩訶迦葉出席了法華勝會,而未見於涅槃勝會,付法之事,當在佛說此兩部大經之中間。」[4]
另外,契嵩大師對於拈花微笑之說,則謂:「未始見其所出,吾雖稍取,亦不敢認為那就是事實,因為其他有關諸書,開端必列七佛相承,獨此無之。」他是不敢採信有此拈花微笑的史實,則很明顯。不管如何,這則故事非常動人,因為它很有禪的風貌,而且是人人都能懂得和接受的。所以一經傳出,便受到了普遍的歡迎。
參考 聖嚴法師《拈花微笑》,以語體文節譯介紹:
釋迦世尊在進入大般涅槃之前的不久,有一天在靈鷲山頂,對百萬人天及諸比丘宣說:「不久我就要入涅槃了,諸位想要問法的,就快點隨你所想知的問題問罷。」大眾靜默地坐著。
大眾之中,娑婆世界之主的大梵天王,即以千葉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花,雙手捧著,舉過頭頂,奉獻佛陀,退後頂禮,並且請示釋尊:「世尊成佛以來,五十年間,種種說法教示,化度了一切根機的各類眾生。如果尚有最上的大法未說,懇請世尊為我等及將來修菩薩行者,以及欲修佛道的凡夫眾生,敷演宣說。」說畢此語,大梵天王即將他自己的身體,化作莊嚴寶座,請如來坐。
釋尊受此蓮花,坐此寶座,無言無說,但向法會大眾,拈起蓮花。此時與會的百萬人天及比丘眾,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來的動作,是在表示什麼。唯有長老摩訶迦葉,知道釋尊所示,即是無上法門,所以破顏微笑,從座而起,合掌正立,默然無語。釋尊便向大眾宣示:「這就對了。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囑,摩訶迦葉。」又說:「如今,如來快將滅度了,諸比丘們,都可依止摩訶迦葉,入大乘門,修行佛道。」
這段經文,記述佛將入滅,鼓勵弟子們問法,結果由於大梵天王獻花請法,引出了釋尊給摩訶迦葉付囑無上大法的佛事。此一大法,不屬於語文表達的範圍,故名為「教外別傳」。只有修證到了實相無相的人,始能領會。釋尊為報大梵天王請示最上的大法,即將大梵天王剛剛奉獻的蓮花拈在手上,意思是說:盡虛空遍法界,有那一樣不是在說最上的大法呢?實相無相,亦無不相,無特定的某法是實相,亦可說每一法都未離實相。所以不必另外去找,連你剛才獻給如來的蓮花,何嘗不就是最上的大法?於是拈起花來給大家看。
可惜,百萬人天及諸比丘之中,除了摩訶迦葉,無有一人,能夠體會佛所示意。只有摩訶迦葉,已證實相,已知佛意,所以破顏微笑,合掌正立,默然無語。表示既與佛心相印,說話已是多餘。因而受到釋尊的印可,承認他已傳承了佛的無上心法,那個無上心法的名稱,叫作「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正法的眼目藏於此,寂靜的智慧亦存於此。後來中國禪宗所說的「西來意」,便是指西天二十八祖,代代相承的這個無言之教。既是以這不用言教的「涅槃妙心」
為修證的宗旨,後代祖師相傳,稱為密付密受。此所謂密,不是秘密不許人知,而是不為未得開悟實相或佛性的人所知;唯悟者與悟者之間,相通相知。
[3] 此經為歷來《大藏經》所未收,亦為各種經錄所未載。傳說日本天臺宗的圓仁慈覺大師,於唐末之際,來華留學,曾將此經抄回日本,祕藏於某寺經函,三百年後,復現於人間,但已為蠹魚侵蝕,並有脫頁之處。現已被收入日本編印的《卍續藏.補遺》編中,並且有兩種譯本,一是一卷,一是兩卷,均未見其譯者是何人。兩卷本的破損很多,對於付法的敘序,比較簡單。一卷本的,頗為完整,而且兩見「拈花」的描述。參考
聖嚴法師《拈花微笑》:https://www.ddc.com.tw/book/chapter.php?id=730&eid=74。
[4] 此經為歷來《大藏經》所未收,亦為各種經錄所未載。傳說日本天臺宗的圓仁慈覺大師,於唐末之際,來華留學,曾將此經抄回日本,祕藏於某寺經函,三百年後,復現於人間,但已為蠹魚侵蝕,並有脫頁之處。現已被收入日本編印的《卍續藏.補遺》編中,並且有兩種譯本,一是一卷,一是兩卷,均未見其譯者是何人。兩卷本的破損很多,對於付法的敘序,比較簡單。一卷本的,頗為完整,而且兩見「拈花」的描述。參考
聖嚴法師《拈花微笑》:https://www.ddc.com.tw/book/chapter.php?id=730&eid=7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