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及時懺悔




 昨日從慈院回來的途中,在車上講了一句不適當的話,當下印隆就覺得心裡怪怪的。過了幾分鐘後,趕緊跟身旁的護法菩薩懺悔。

 我們都還是三界生死凡夫,起心動念難免有偏差,但很重要的是要鍛鍊自己的覺照力愈來愈敏銳,若發現有偏差,一定要趕快懺悔,懺悔後誓不再犯,這就是精進──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消滅,未生善令生起。
 僧團在半月半月誦戒前,都要先做羯摩,有犯戒者可以透過自己發露懺悔,或是由道友舉發(因為有時候自己做過卻忘記了),對大眾發露懺悔後並接受規定的處罰,大眾也會原諒並不會再提起,真是六和[1]共住共修的最佳方式!
 懺悔沒有什麼面子上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增進彼此觀念的溝通,並讓自己心地誠實光明,勇敢的面對(負責任),是修道的增上緣!




[1] 六和敬:(出處: 佛光電子大辭典)
僧眾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樂清淨的僧團始能實現,而僧團的融洽健全,又以和合為基礎。所謂「和合」,即指「理和」與「事和」,亦即僧眾在真理與行事方面都能和諧相處的意思。
  佛陀住世時,領導的僧團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隨眾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龐大的僧團,佛陀如何統理,使其和樂清淨,發揮住持正法,度化眾生的集體力量?「六和敬」即是佛陀攝眾的方法之一。略述如下:
  一、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處的和樂。僧團大眾,同作佛事,必須做到身業清淨,講求和諧快樂,彼此互相幫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顧,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二、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就是語言的親切。僧團大眾,共同信佛、讚法、敬僧,必須做到語業清淨,說話懇切,言語柔和,和平共處。
  三、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開展。僧團大眾,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須做到意業清淨。日常生活中,不違不犯,不比較人我得失,不計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悅才是當下的淨土。
  四、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僧團大眾受持戒法,進退有節,儀禮有據,行住坐臥之中,威儀莊嚴。
  五、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就是思想的統一。僧團大眾對於出世聖道,能如理通達,捨去分別執著,彼此見解一致,達成共識,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六、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就是經濟的均衡。僧團大眾,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質;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是和合的表現。身業的實踐,如法共住;語業的談吐,和雅高尚;意業的動念,清淨無染。和樂清淨的僧團,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礎,因此,經典中以破和合僧與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同為「五逆重罪」。
  「僧」是佛法的住持者,割愛辭親,捨離世樂,以弘法為家務,以利生為事業,他們的生活與常人無異,但以耕耘心田為要務,耕耘自己的心田,也耕耘眾生的心田,更做眾生的福田。出家法師也稱為「開發心靈能源的工程師」。佛陀教示人人皆有佛性,僧團奉行佛陀的教法,以紹隆佛種、教化眾生為己任;因為有僧團住世弘化,因而得以「續佛慧命」,因此,僧團就是佛陀的真身。
  僧團因為奉行「六和敬」,因此能和樂清淨。廣義而言,一個家庭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美滿安詳;一個團體只要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發揮團體的力量;一個社會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成就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一個國家若能奉行佛法,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成為一個富強康樂之邦。
  放眼當前的世界,到處充滿缺陷、鬥爭與是非,例如:種族歧視、宗教分歧、國際紛爭等,加上近百年來科技發達,武器的發明日新月異,人類對戰爭的畏懼愈深,渴望和平的呼聲愈高。各強國間,雖有禁武、限核等高峰會議的舉行,然而這些外在的措施卻無法杜絕戰爭的發生。
  當初佛陀成立僧團,標舉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經濟、語言、身行、心意為民主平等的原則,樹立了佛法的平等風範,無疑是一帖止諍的良藥,因此,「六和」不僅是建立僧團的重要基礎,也是人類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