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5日 星期一

隨宜而說,意趣難解


  佛陀說法是隨宜而說,意趣難解」,指佛隨宜所說法的情況、用意、宗旨趣向,是很不容易得到了解的,此可以從整部大藏經的經文內容得知;因為有的時候說空、有的時候說有,有的時候用空來破有,有的時候用幻有來破除空的執著,看起來好像是矛盾,但是實際上是應機之說,隨時都會有不一樣的情況。

  其實如中國的世間聖人孔夫子在教化學生時,也是因材施教,即使是同樣一個目標、同樣一個問話,因弟子根機不同,其所說的方式與內容也會有所不同。

   在藏經裡面,有許多看起來同樣的緣起之經典,其發起因緣相同,但是正宗的內容,卻有大小不同、權實不同、偏圓不同的差別。

  例如《楞嚴經》,[1]與《摩登伽經》、[2]《央掘魔羅經》,[3]其緣起相同,但是內容完全不同,這是對應眾生的根性不同。佛在當時說法,若是小乘根性,則看到的是小乘境界,對於大乘境界的說法不見不聞。所以經典內容的差異在於根性不同,也就是佛的隨宜所說

  所以天台家說,研究教理要到大開圓解,就是對整個佛法真正貫通了,才能夠圓融無礙,否則處處都是覺得不一樣、認為矛盾的地方很多,實際上教理是相成的。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043-卷(一)方便品第二34:50 - 40:08

 



[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CBETA 2024.R1, T19, no. 945

[2] 《摩登伽經》,CBETA 2024.R1, T21, no. 1300

[3] 《央掘魔羅經》,CBETA 2024.R1, T02, no. 1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