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佛光山叢林學院一下時,印隆組織了「天台實踐會」,分為行解門,也禮請 永本老師指導。
為什麼以「實踐」為名?因為 佛陀教化的特色即是要聽聞佛法後,落實到實際的日常生活上之實踐,而獲得菩提智慧。另一則是延續 慧嶽老和尚在西寧北路布教所「止觀實踐堂」的命名,那也是最初親近慧老之處。
解門以《小止觀》中的「二十五方便」為研討重點,於學期結束時,印隆將大家的心得統整匯集,並呈請教授天台的永本法師指導後完成。
行門則是除了自訂功課外,我們也會利用放香日拜懺。在當時的繁重課業與出坡作務,以及諸多活動之下,參與同學仍舊十分精進,為年輕的佛子生涯,奠定堅定地道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