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特別提出「兜率淨土與十方淨土」比觀一下。
釋迦牟尼佛所以要說這一部經,莫非使現在將來一切眾生依經修觀,往生兜率內院的。然此內院乃是彌勒菩薩無漏福德所成,也是諸天興供之勝妙善根所成的淨土,所以一生其中,就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並非通常之生兜率天可比,我們要曉得,淨土是對穢士說的,由正報而有依報,有依報必有正報,故言淨土即總攝依正莊嚴,十方諸佛菩薩所居皆為淨土,二乘聖者及六凡眾生依住地方則淨穢非一,區別不一;現在專就淨土來說,把十方淨土與兜率淨土來略做觀察。
十方淨土
淨土是很寬廣的公共名字,猶如光是講「寺院」,即包括全中國的寺院都在其內,舉雪竇寺則說一寺,西方彌陀淨土、東方藥師琉璃淨土、《維摩經》之東方阿閦淨土等,上方眾香淨土,此皆各舉淨土之一種,故《法華經》說;「臨命終時,千佛授手,十方佛土,隨願往生。」謂隨諸有情心之所好,皆可往生,現在中國人大概只曉得彌陀淨土,比如只曉得雪竇寺一般。
淨土種類略分為三:
一、究竟淨土,即法性佛土及自受佛土,天台教說名「常寂光淨土」及圓滿之「實報莊嚴土」。
二、他受用佛淨土,佛為十地菩薩所現淨土,天台教說,為圓滿實報莊嚴士,以上皆非凡夫外道二乘所能到的。
三、方便攝受眾生淨土,這就是現在一般人所謂彌陀極樂淨土乃至彌勒兜率淨土等,是為何等人設此往生淨土法門呢?為發大乘心行菩薩道,在這一生未得成度生自在,轉世恐有退墮,乃攝歸方便淨土中為作依靠,凡夫外道貪生死者不求生淨土,二乘自求涅槃,大乘聖位菩薩則能自生華藏淨土等,故不須求往淨土,所以十方佛菩薩變現淨土,專為攝學發大乘心而未自在者所設立;這是講十方淨土大概如此。
一、究竟淨土,即法性佛土及自受佛土,天台教說名「常寂光淨土」及圓滿之「實報莊嚴土」。
二、他受用佛淨土,佛為十地菩薩所現淨土,天台教說,為圓滿實報莊嚴士,以上皆非凡夫外道二乘所能到的。
三、方便攝受眾生淨土,這就是現在一般人所謂彌陀極樂淨土乃至彌勒兜率淨土等,是為何等人設此往生淨土法門呢?為發大乘心行菩薩道,在這一生未得成度生自在,轉世恐有退墮,乃攝歸方便淨土中為作依靠,凡夫外道貪生死者不求生淨土,二乘自求涅槃,大乘聖位菩薩則能自生華藏淨土等,故不須求往淨土,所以十方佛菩薩變現淨土,專為攝學發大乘心而未自在者所設立;這是講十方淨土大概如此。
兜率淨土
現在再就無量淨土中,來講攝受我們最親最接近的是兜率淨土。上面十方淨土普遍攝受十方世界的眾生,如普通大學之各科學術是應學生之要求而辦的,僧學院是專門教育僧徒的;彌勒內院淨土也是這樣,是專為攝化此土有情而設,故說兜率淨土之殊勝有三:
一、十方淨土有緣皆得往生,但何方淨土,與此界眾生最為有緣,便未可知。彌勒菩薩以當來於此土作佛,教化此界眾生,則與此界眾生特現兜率淨土,以法爾所緣故應發願往生兜率,親近彌勒也。
二、兜率淨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此變化淨土在同處同界,而與此界眾生有親切接近之殊勝緣,故他方淨土汎攝十方有情,而此別專化此土欲界眾生也。
三、彌勒淨土,是由人上生,故其上生,是由人修習十善福德成辦,即是使人類德業增勝,社會進化成為清淨安樂者也,因此可早感彌勒下生成佛,亦為創造人間淨土也。以上講十方淨土與兜率淨土之比觀,大約如是。
一、十方淨土有緣皆得往生,但何方淨土,與此界眾生最為有緣,便未可知。彌勒菩薩以當來於此土作佛,教化此界眾生,則與此界眾生特現兜率淨土,以法爾所緣故應發願往生兜率,親近彌勒也。
二、兜率淨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此變化淨土在同處同界,而與此界眾生有親切接近之殊勝緣,故他方淨土汎攝十方有情,而此別專化此土欲界眾生也。
三、彌勒淨土,是由人上生,故其上生,是由人修習十善福德成辦,即是使人類德業增勝,社會進化成為清淨安樂者也,因此可早感彌勒下生成佛,亦為創造人間淨土也。以上講十方淨土與兜率淨土之比觀,大約如是。
慈宗名義
上來已講完兜率淨土與十方淨土之比觀,今將慈宗的名義,再來講一講。
「慈宗」,就是「彌勒宗」,梵語彌勒,此譯為慈氏,依據慈氏為宗,乃立「慈宗」的名義。民國十二年元旦,我在武昌佛學院,選集「瑜伽真實義品」以明其境,「菩薩戒本」以軌其行,《彌勒上生經》以明其果,叫做「慈宗三要」,在敘文有幾句:「速稽乾竺,仰慈氏之德風;邇徵大唐,續慈恩之芳燄,歸宗有在,故曰慈宗。」是定這個「慈宗」名義的緣起。
在平常看起來,慈宗似乎就是慈恩宗,其實不然,慈恩宗是唐高宗皇帝建大慈恩寺於陝西長安,時玄奘三藏已從天竺回國,大弘新譯經論,高宗請玄奘法師住持大慈恩寺,其高足窺基法師繼之,都稱慈恩大師;主弘法相唯識教觀,此慈宗之所由立名也。但與慈宗,蓋不無大同小異,故民國二十年的時候,我於長安大慈恩寺恢復慈恩宗,由妙闊法師創持慈恩宗學,以繼慈恩宗血脈,此刻對於現稱的慈宗有親切之關係。然慈宗最重要者,在宗奉慈氏菩薩,以上生內院。比如念
阿彌陀佛以求生極樂世界,專以阿彌陀佛為宗奉,持名觀想實相之所念,皆在阿彌陀佛,此亦如此,專在慈氏如來。玄奘窺基法師雖亦生兜率,然習法相唯識者,不一定以上生彌勒內院為宗,也有宗慈氏生兜率的不習法相唯識。中國淨土初祖廬山慧遠大師的師父道安法師,已竟宗奉慈氏宗以求生兜率內院,這是慈恩宗以前,早有慈氏宗流行的意義。且求生西方彌陀淨土的流行中國,在唐朝善導大師之後,推考唐朝以前,還是修彌勒宗的來得多;如中國唐以前的古像以彌勒為多,唐以後才雕刻彌陀或西方三聖像,所以現在依慈氏為宗的慈宗淵源甚古。
法相唯識教觀都依慈氏為根本,故慈宗可以包括慈恩宗,但慈恩宗則不能概括慈宗,今慈宗三要及舉其最重要的三種,已然備經律論三藏:其實〈義品〉明教理,屬論;「菩薩戒本」軌行持,屬律;《上生經》修證上生果,屬經。再推而廣之,則唯識宗並常稱「六經十一論」,所謂之華嚴經、解深密經、厚嚴經、分別瑜伽經、大乘阿毗達磨經。十一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論、顯揚聖教論、辨中邊論、成唯識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二十論、集論、雜集論、攝大乘論及觀所緣緣等。又慈氏菩薩所說金剛經論、現觀莊嚴論等法性經律論,以及經律論三藏中之宣說慈氏行果者,都是慈宗的法藏。
然這還不過就慈宗的主體上說,若依全體廣用來說,凡本師釋迦牟尼佛所弘揚之法門,教化之生類,都咐囑慈氏菩薩,在各種經律上也都講到彌勒菩薩的因緣,如《無量壽經》中便是也。以彌陀淨土附囑彌勒菩薩宣揚,而禪宗的初祖迦葉尊者也肩持釋迦佛依,入定雞足山,以彌勒當來下生成佛的時候,出來交付。所以關於本師釋迦牟尼佛所稱大小性相顯密禪淨等法門,皆為當來下生彌勒佛,所承前而啟後的慈氏宗之所宗;現在一切五乘、三乘、大乘性相顯密的佛法,都是彌勒菩薩所擔當宣揚的佛法,由是融攝各宗派,以慈氏為大皈依處。
而觀察古今流傳世上之佛法,在印度流行有三個五百年不同:
初五百年,三乘或小乘的佛法,現在流行世上是錫蘭、緬甸、暹羅等處;
第二五百年,龍樹、馬嗚、無著、天親等出世,將佛滅後隱沒的大乘佛法,發揚光大出來,即現今流行中國、日本、朝鮮等者皆是;
第三五百年,顯密大乘而並行,密宗獨盛的時候,今流行西藏、西康、青海、蒙古之處者皆是。
初五百年,三乘或小乘的佛法,現在流行世上是錫蘭、緬甸、暹羅等處;
第二五百年,龍樹、馬嗚、無著、天親等出世,將佛滅後隱沒的大乘佛法,發揚光大出來,即現今流行中國、日本、朝鮮等者皆是;
第三五百年,顯密大乘而並行,密宗獨盛的時候,今流行西藏、西康、青海、蒙古之處者皆是。
此諸佛法,皆投各時各地之機宜而差別;溯其根源,都從釋迦牟尼大圓覺海之所流出,而皆會於一生補處,慈氏菩薩為承前啟後之總樞,如是觀察,隨機攝化的佛法,當可得證無上菩提之果,
而向來宗派的區別,也可不須執定,是一非諸了。
由是以觀察,一切的佛乘可分三類:一為出世間共修之五乘法,二為出世共修之三乘法,第三再進一步為不共大乘法。於大乘法,則其勝又可分境行果三,其實互攝互涵的。例如:真實義門理境,其中也有所修法空觀及四攝六度等行,由行趣證,離言法性,終得涅槃菩薩妙果;「菩薩戒本」注重於行,但是也有境與果的意義,先觀境發有大菩提心,才修菩提戒行,行滿自然得果。《彌勒上生經》屬於得果,然慈氏之現在一生補處果,當來究竟佛果,也由自證,離言之理境,而方便設立教化有情之內院淨土,使上生者得不退菩薩果位,亦由修行以成。這樣講來,都有互涵之意;經云:「於釋迦法中發菩提心者,行十善者。」皆得生兜率淨土,依境起行,由行趣果,雖然互相通攝,也有各各特殊處以分齊限,大略可分五乘、三乘、一乘,及一乘的境行果的區別,也有經論可為共不共佛法總綱要之概論者,慈宗以此共不共法,總明一切佛法義理淺深之意旨。故慈宗就是一切佛法的總樞機,也即從釋迦佛大圓覺海,流布在世上,以度生成佛之佛法全體大用,皆會歸宗依於當來下生慈氏佛,謂之曰慈宗也。
(本文為太虛大師在民國廿 五年四月於奉化雪竇寺之演講,由智定記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