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彌勒下生經》的譯本多種


彌勒下生經變相圖

  在《得遇龍華修證懺儀》的〈辯異〉中,對於彌勒下生經》的經文做了比對,並提出自己的總結看法,很像現代的學術研究方式。
  關於說明彌勒菩薩下生成佛、龍華三會廣度眾生的彌勒下生經譯本,就有好幾種,而每一種經名往往又有別稱數個,也有同一譯者有不同版本,初接觸者真的會搞混,這或須也是在弘通上的一種障礙。

  《彌勒下生經古來共翻譯出十二種不同的譯本,大致上只分為兩類:
一、        以舍利弗為代表:《開元錄》卷十二與十四中的記載,共有六種:
(一)    《彌勒當來生經》
(二)    《彌勒作佛時事經》
(三)    《彌勒來時經》
(四)    《彌勒下生經》(後秦鳩摩羅什譯,亦云《彌勒受決經》)
(五)    《彌勒下生經》(陳真諦譯)
(六)    《彌勒下生成佛經》(唐義淨譯)。
二、        以阿難為當機者:
《佛說彌勒下生經》,西晉竺法護(應該是僧伽提婆所譯)譯的。
  
目前藏經中的《彌勒下生經》傳譯有四種,但經文內容則大同小異
一、《彌勒下生經》:西晉 竺法護譯,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冊。
二、《佛說彌勒來時經》:失譯人名,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冊。
三、《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姚秦 鳩摩羅什384-417譯,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冊。又名《彌勒受決經》,與竺法護所譯《下生經》內容基本上差不多,當為同經異譯。
四、《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唐 義淨三藏譯,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冊。[1]

敦煌壁畫中的《彌勒經變》

  以下,透過《得遇龍華修證懺儀》〈辯異〉中,對於彌勒下生經》的經文比對,說明如下:
一、            彌勒下生經》:藏經記云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384-417)譯。又名《彌勒受決經》,與竺法護所譯《下生經》內容基本上差不多,當為同經異譯。
二、            彌勒來時經》:藏經記云佛說彌勒來時經》,東晉時譯,失譯人名。
三、            觀彌勒下生經》:藏經記云佛說彌勒下生經》,西晉月氏三藏 竺法護譯,全名《觀彌勒菩薩下生經》,又名《彌勒當來下生經》、《下生經》、《彌勒成佛經》、《彌勒當來成佛經》等,為四本異譯中,最受重視的一部經。
據研究,此經為《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之別抄,因竺法護所譯的《彌勒下生經》早已散佚。現存之本經,實即僧伽提婆所譯《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之別生經,而於唐代被誤為竺法護譯。
按《開元錄》有譯無本中,有法護譯《彌勒成佛經》,一名「彌勒當來下生經」者。乍觀此經,即彼失本而還得之,其實非也。何則?羅什譯《彌勒成佛經》目下注云:「與《下生經》異本,與法護譯《彌勒成佛經》同本。」兩譯一闕,則彼失本經,非此《下生經》六譯三失之一者明矣。又按孤山智圓重校金剛般若後序云:「古德分經皆用紙數者,一紙有二十五行,一行十七字。今撿失本彌勒經目下注云:『一十七紙』,則計有七千二百二十二字,此經只有三千一百七十六字,則尚未其半,豈是彼經歟?」則丹藏無此經為得。然此經文頗似漢晉經注,又有漢云之言,還恐此是三失本中第一本。錄云今附西晉者耳,宋藏還得而編入之為得之矣。而二錄並無《下生經》是法護譯者,今云法護譯者何耶?伏俟賢哲。[2]
四、            彌勒成佛經》:藏經記云佛說彌勒大成佛經》,亦是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略稱為《彌勒成佛經》,內容基本上與《彌勒下生經》相似,但描寫更為詳細。唯本經含有大乘的特色。
五、            彌勒下生成佛經》:藏經記云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唐武周義淨三藏法師譯。
按《開元錄》,《彌勒下生經》前後六譯,三存三失,而此本亦在三存之一也,則宋藏無此經者,失之耳,今得於丹藏而編入之。[3]

經名
譯者
別名
大藏經收錄
備註
彌勒下生經
姚秦 鳩摩羅什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大正藏第14 No. 0454
與竺法護譯《下生經》內容為同經異譯
彌勒受決經
彌勒來時經
東晉 失譯人名
觀彌勒菩薩下生經
大正藏第14 No. 0457

觀彌勒下生經
西晉 竺法護
彌勒當來下生經
大正藏第14 No. 0453
為《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之別抄
下生經
彌勒成佛經
彌勒當來成佛經
彌勒成佛經
姚秦 鳩摩羅什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大正藏第14 No. 0456
與竺法護譯《下生經》內容為同經異譯
彌勒成佛經
彌勒下生成佛經
唐武周 義淨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大正藏第14 No. 0455




 




[1] 然本經之對告眾為阿難,其他異譯本則為舍利弗。本經自古以來頗為流行,梵本現存。另有西藏譯、于闐語本,及以回鶻文字所書寫之土耳其古語經等。其中,西藏本與義淨譯本相符。于闐語亦譯成德文,土耳其古語本之跋語謂其乃自印度語譯成都貨羅語,復由都貨羅語譯成突厥語。
[2] CBETA, T14, No. 453, p. 423b14
[3] CBETA, T14, No. 455, p. 428b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