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懺儀」為依據經典所編製,於佛前舉行懺悔儀式前,先行禮讚,禮拜諸佛菩薩,誦讀經文,然後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懺悔後再行發願迴向,稱為「懺願儀」,至此即圓滿完整的懺悔儀式(懺法)。
漢傳佛教懺法起源於晉代,漸盛於南北朝。自南朝梁代以來,採用如《涅槃經》、《般若經》、《法華經》、《金光明經》、《圓覺經》、《藥師經》、《地藏經》等大乘經典,以此編撰之懺悔與禮讚內容而成的懺法,漸盛普及流行。唐代智昇撰有《集諸經禮懺儀》二卷,為各種懺法儀式最初之綜合刊本。
宋代為懺法之全盛時代,當時天台宗之知禮、遵式、志磐法師等,皆繼承隋朝天台智者法師之教示,認為禮懺乃修習止觀之重要行法,故專務懺儀。其中,知禮法師曾修《法華懺法》、《光明懺法》、《彌陀懺法》、《請觀音懺法》、《大悲懺法》等數十遍不等,著有《金光明最勝懺儀》、《大悲懺儀》、《修懺要旨》。遵式法師又稱「慈雲懺主」,撰有《金光明懺法補助儀》;志磐法師撰《水陸道場儀軌》,盛行於世。
金代之王子成,編輯《禮念彌陀道場懺法》,重刊於元代至順三年(1332),遂廣行於世。至明代末年,智旭法師撰《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贊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即地藏懺法),禪修法師撰《依楞嚴究竟事懺》(略稱楞嚴懺法),如惺法師撰《得遇龍華修證儀》(略稱《龍華懺儀》)。
至清代,夏道人編集《準提焚修悉地懺悔玄文》(略稱準提懺法),又有撰者不詳之《消災延壽藥師懺法》、《慈悲地藏菩薩懺法》,及繼僧法師撰《舍利懺法》,弘贊法師編集《供諸天科儀》,建基法師所輯錄之《金剛經科儀寶卷》等。
以下,略為說明近代流行的懺法內容:
1.
《慈悲道場懺法》:俗稱《梁皇寶懺》,又作《梁武懺》,十卷。緣起為梁武帝(464-549)為超度其皇后郗氏所制之慈悲道場懺法。
據《南史梁武德郗皇后傳》載,後酷妒忌,及終,化為龍,入于後宮,通夢於帝,或現形,光彩照灼。
悟達國師于過去世為袁盎時,曾斬晁錯;其後十世中,袁盎轉為戒律精嚴之高僧,故晁錯累世雖思報復而無機會。後因懿宗之禮遇,師名利心起,招損其德,冤業乃乘機而入,於其膝上生人面瘡,眉目口齒俱備,每以飲食喂之,則開口吞啖,與人無異,雖遍召名醫而無效。後蒙迦諾迦尊者之助,以三昧法水洗瘡,瘡乃愈。師為啟後人懺悔之門,更作懺文三卷,令眾生至誠懺罪,以消釋宿世冤業。
3.
《大悲懺》:又稱《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係根據〈大悲咒〉而作之懺法,流行最廣。
4.
《淨土懺》:又稱《往生淨土懺願儀》,係採用《無量壽經》等諸淨土信仰經典而立之懺法,起源於宋朝慈雲遵式大師(964-1032),輒采大本《無量壽經》及稱讚淨土等諸大乘經,所制定的《願生淨土懺願儀》。原為僧團修淨業而設,後來遵式大師為另制一日為期的《小淨土懺》,讓一般大眾方便禮佛懺悔,使身心安定,以利修行。
而現今所通行的淨土懺儀軌,則是當代廣慈老法師,根據慈雲遵式大師所作的《願生淨土懺願儀》及《淨土懺法儀規》兩本懺法之所長,彙集成《願生淨土寶懺儀規》。
5. 《藥師懺》:又稱《藥師三昧行法》,全一卷,收于《卍續藏》第一二九冊。明代天溪大覺寺
受登大師,為了推廣藥師如來的誓願,因此根據《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3]編纂了《藥師懺》(1664),旨在說明依藥師如來之誓願而離苦得樂之行法,內容包括:
(1) 定名:敘述『藥師三昧』名稱之緣由。
(2) 勸修:勸誡修習本《藥師三昧行法》,則善願成就。
(3) 方法:揭示供養藥師如來之方法。
(4) 釋疑:因當時西方往生之思想極為盛行,故作釋疑,以肯定本書為致福消災之要法及明心作佛之秘典。後世凡消災延壽之法事,多禮拜此懺,即今所謂之《藥師懺》,以藥師如來為本尊而行懺悔罪障之修法。
6. 《金剛懺》:指基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行之懺法。有關此懺法之懺文,據《廣弘明集》〈悔罪篇〉載,有梁武帝之《金剛般若懺文》。
《金剛經》乃禪宗特別重視之經典,據蔣之奇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載,自五祖弘忍禪師以後,《金剛經》已取代四卷之《楞伽經》而受重視。
7. 《地藏懺》:又稱《慈悲地藏懺法》,為較晚出之懺法;凡報親恩或祈父母冥福之法事,多禮拜此懺。
8. 此外,另有《八十八佛洪名寶懺》、《千佛洪名寶懺等》,亦為一般常行之懺法。
[1] 【梁武帝】(464~549)南朝蘭陵(江蘇武進)人,姓蕭名衍,字叔達。原為南齊雍州刺史,以齊主殘忍無道殺其兄懿,蕭衍乃兵陷建康,別立和帝;遂于中興二年(502)篡位,國號梁。在位期間,整修文教,國勢因之大盛。
武帝篤信佛教,有「皇帝大菩薩」之稱。天監三年(504)宣佈舍道歸佛,十六年廢天下道觀,令道士還俗。十八年從鍾山草堂寺慧約受菩薩戒;當時名僧僧伽婆羅、法寵、僧遷、僧旻、法雲、慧超、明徹等,皆受其禮敬。
首都建康有大寺七百餘所,僧尼講眾常聚萬人。大通元年(527)同泰寺落成,設無遮大會、平等大會、盂蘭盆會,將平等慈悲之精神普及萬民;設水陸法會,恩及水陸所有眾生。
帝一生精研佛教教理,固持戒律,四次捨身同泰寺,自講涅槃、般若、三慧等經;著有涅槃經、大品經、淨名經、三慧經等之義記數百卷。
後因侯景起兵反叛,攻陷建康,於太清三年餓死於台城。在位四十八年,世壽八十六。帝不僅篤信佛法,亦為神不滅論的鼓吹者。平素謹守戒律,日僅一食,食止一蔬,世稱皇帝大菩薩。
所撰有關佛教之著述甚多,主要作品有︰《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大品注解》、《三慧經講疏》、《淨名經義記》、《制旨大集經講疏》、《發般若經題論義並問答》等書。
[2] 【悟達國師】:(811~883)唐代僧。眉州洪雅(今四川洪雅)人,俗姓陳。法名知玄,字後覺。幼即喜見佛像僧形。七歲至寧夷寺聽法泰講涅槃經,彷彿目睹前因,是夜即夢該寺殿之佛以手摩其頂。十一歲隨法泰出家,研習涅槃經。
兩年後於蜀地大慈寺,奉丞相之命升堂說法;聽者日計萬餘,莫不駭歎其慧,皆尊師為陳菩薩。後從辯貞律師受具足戒,複隨安國信法師學唯識,自研經籍百家之說。師嘗恨鄉音之不堪講經,因誦大悲咒,遂感神僧於夢中為其換舌,翌日,語音即變。
既長,遊履帝京,武宗慕道家之成仙羽化,獨詔師與道士抗論;師直言不諱,語鋒才辯,幾至獲罪,帝雖不納其言,然亦嘉歎其識見。
至宣宗立,詔師於大內講經,並賜紫袈裟,署為三教首座。師嘗于懿宗親臨法席賜沈香為座時,因生歡喜心,遂招累世冤業於其膝上生人面瘡,後以迦諾迦尊者之助始濯除。
後乞歸故寺,居彭州丹景山。僖宗幸蜀時,賜號「悟達國師」。士夫多喜與之交遊,李商隱歸田後,與師共住最久。中和三年示寂,世壽七十三,僧臘五十四。著有慈悲水懺法三卷、勝鬘經疏四卷、般若心經疏、金剛經疏等二十餘卷。
本經除玄奘譯本外,另有四種漢譯本,即︰
(1)
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名為《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
(2)
劉宋.慧簡譯,名為《藥師琉璃光經》。
(3)
隋.達摩笈多譯,名為《藥師如來本願經》。
(4)
唐.義淨譯,名為《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其中,慧簡譯本(《藥師琉璃光經》)與帛屍梨蜜多羅譯本(《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完全相同,故為諸經錄所剔除。此外,西藏譯本有二種,一種相當於本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另一譯相當於義淨譯本(《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