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跟各位介紹《梁皇寶懺》。《梁皇寶懺》總共分成九個章節,我們已經講到第四段的「所禮之佛與菩薩」的說明。「所禮之佛」已經講過了,現在講「所禮的菩薩」。
所禮菩薩裡面我們分成四段,二位菩薩上節課已經提過,再簡單的帶一下。菩薩裡面第一個要介紹二位菩薩,哪二位?觀世音菩薩跟無邊身菩薩,這二位菩薩在每一進禮佛的時候,前面要放二尊佛──釋迦牟尼佛跟彌勒尊佛,因為這二尊佛是娑婆世界眾生,現在跟未來的導師。
第二個「藥王、藥上菩薩」,這二個菩薩各出現五次,基本上祂們都是同時出現。「藥王菩薩,為法焚身,雨一切藥,摩洗眾生,除一切病。」
《梁皇寶懺》的製作也是依據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在彌勒尊佛的引導下,提示主題的方向──慈悲道場,而集合撰述出來的,所以導師的身份放在每一卷、每一進禮佛的最前面。
每一進的最後面,是觀世音菩薩跟無邊身菩薩。為什麼要放這二尊菩薩?因為這二尊菩薩的精神、他們所發的願力、所做的利益眾生的功德,是作為娑婆世界有情在生死輪迴、在六道流浪中間的依止處。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是到我們的處所來,現我們所相應可以接受的形像,來救度、教化我們。
無邊身菩薩類似於彌陀,西方淨土一樣的,他創建了一個清淨的(不叫淨土)、叫清淨的大乘,無邊身菩薩的一一毛孔,生出了一大蓮花,一一大蓮花又有七萬八千個城市,每一個城市都像我們檳城、像北京、像台北、像上海一樣的廣大。它不是現代化的繁華都會,而是一個清淨修道的地方,就好像極樂世界,讓人能夠安心修行的地方。所以無邊身菩薩的精神就比如是娑婆世界的淨土、安樂土,讓苦難的有情可以得到止息、休息處。
這是無邊身跟觀世音菩薩,做為每一進最末二位菩薩的理由。
接下來看「大力菩薩」。大力菩薩有很多組,第一個就是「地藏王菩薩」,大家都比較熟。地藏王菩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其實地藏菩薩的經典有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在《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裡面講到地藏王菩薩,往昔在因地的時候,發願救度地獄苦難眾生。
在《梁皇寶懺》裡面二個部份,為地獄眾生禮佛的時候大概五次;還有一段說地獄相狀的時候大概有四次,就是懺文在進入阿鼻地獄、屎尿地獄、刀山地獄,這些地獄有五次。說地獄的相貌、果報的時候,大概有四次。反正有地獄眾生出現在懺文裡面,禮佛的時候地藏菩薩就出現了。
所以從這裡面可以看到,放哪一尊菩薩,當初的決定都有祂的用意。只不過是有一些菩薩,我們不太了解祂的精神,所以就會沒有那麼清晰祂的功德。地藏菩薩是沒有地獄眾生的地方,祂不出現,懺文裡面有地獄眾生,禮佛的時候地藏菩薩就出來了,很有意思,總共九次。
藥上菩薩也是一樣,「以上法藥……」,有好的佛法、藥,「普施一切」。
第三組──「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大智,普賢菩薩──大行,文殊相貌端嚴,普賢遠證讀誦。
第四組──「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這二位看祂的名字就知道,鼓勵我們要努力。
常精進菩薩「為眾生故,若親若疏,終不棄捨」。
不休息菩薩「精進護法,為梵行故,久習善因,心不廢弛」。
常精進菩薩「為眾生故,若親若疏,終不棄捨」。
不休息菩薩「精進護法,為梵行故,久習善因,心不廢弛」。
第五組──「馬鳴菩薩、龍樹菩薩」。這二位都是度人師菩薩。馬鳴是正法時代的,龍樹是興像法的代表,這二位都是印度大乘重要菩薩的思想。
在漢傳的經典裡面,我們所說的大乘三宗,哪三宗?如來藏宗、般若中觀宗、唯識宗。這三宗的說法建立,其實在唐朝就已經是佛教界共識。什麼叫共識?也就是大家都認可的理論、都知道的思想叫做共識。大乘三宗的思想在宗密大師的《禪源集都序》裡面,把大乘三宗的思想與禪宗的思想做了一個比對,除了宗密大師提出了大乘三宗以外,華嚴的三祖法藏大師,在他的三本著作裡面,都有提到大乘三宗的思想。還有《大日經疏》疏主一行禪師在《大日經疏》裡面,還有在八十五冊敦煌的禪本裡面,有一本《金剛經的註解》唐人註解的,裡面也有提到大乘三宗的思想。我舉出四位。
從數量而言,大乘三宗能夠看到這麼多祖師的著作裡面,都有談到大乘三宗的思想,表示這不是一、二個人的說法,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宗密大師是屬於中晚唐的人,可是宗密大師的《禪源集都序》裡面,對於大乘三宗的敘述是非常完備、完整的,這什麼義涵?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時空的醞釀,宗密大師,大乘三宗的思想不可能一出來就這麼完整,有思想體系,表示宗密大師的《禪源集都序》的思想,大乘三宗非常重要的思想結構,是經過很多人的醞釀,最後的結果、結晶表現出來的,所以說這是唐人的共識,就是因為這二個因素。第一個,很多人講;第二,在宗密大師《禪源集都序》裡面,它是一個非常清晰、完整、豐富的思想體系,這二點說明它是唐朝佛教的共識。
大乘三宗在印度代表的三個人物,流傳到中國的經典代表,這是我們學佛的時候,大家要知道的,因為是菩薩,所以他們的著作都是「論」。馬鳴菩薩作為如來藏思想的代表,他的代表著作是《大乘起信論》。龍樹菩薩作為中觀般若的代表,他所作的代表是《中論》跟《大智度論》。還有一個是無著菩薩,他的代表是《攝大乘論》。所以我們學佛就是基本上要讀這三本論典,《起信論》、《中論》、《攝大乘論》,這是大乘三宗最有代表性思想的三部論典。這邊講的馬鳴、龍樹是大乘三宗在印度乃至流傳到中國,最有影響、最有代表性的二位菩薩。
我們看第六組大力菩薩。第一個,「越三界菩薩」跟「跋陀婆羅菩薩」。
「越三界菩薩」:有大智慧、超越世界。
「跋陀婆羅菩薩」:善能守護一切眾生。
「越三界菩薩」:有大智慧、超越世界。
「跋陀婆羅菩薩」:善能守護一切眾生。
第七組──「寶月菩薩」跟「月光菩薩」,這都跟月亮有關係的。
寶月菩薩:懷於至寶,饒益眾生,如月清涼,能除熱惱。
月光菩薩:具大智慧,如月光明,清涼照世。
寶月菩薩:懷於至寶,饒益眾生,如月清涼,能除熱惱。
月光菩薩:具大智慧,如月光明,清涼照世。
第八組:
大勢至菩薩:神力勇猛。
妙音菩薩:普門示現。妙音菩薩也是在《法華經》裡面出現的,祂的普門示現跟觀音菩薩的〈普門品〉事實上很像。
虛空藏菩薩:大悲滅罪。虛空藏菩薩有個〈虛空藏咒〉,有人說:記憶力不好要讀誦〈虛空藏咒〉,你們姑且信之。小孩子五、六歲,三、四歲的時候就教他天天唸〈虛空藏咒〉,或許將來讀書時可以背得比較多一些。
還有十七條--金剛藏菩薩:智慧如金剛堅利,煩惱外魔不能侵動,能破障斷疑。
薩陀波侖菩薩:亡身為法。第十九妙德菩薩。
妙音菩薩:普門示現。妙音菩薩也是在《法華經》裡面出現的,祂的普門示現跟觀音菩薩的〈普門品〉事實上很像。
虛空藏菩薩:大悲滅罪。虛空藏菩薩有個〈虛空藏咒〉,有人說:記憶力不好要讀誦〈虛空藏咒〉,你們姑且信之。小孩子五、六歲,三、四歲的時候就教他天天唸〈虛空藏咒〉,或許將來讀書時可以背得比較多一些。
還有十七條--金剛藏菩薩:智慧如金剛堅利,煩惱外魔不能侵動,能破障斷疑。
薩陀波侖菩薩:亡身為法。第十九妙德菩薩。
第九組:
師子遊戲菩薩、師子奮迅菩薩,祂們出來的次數還比較多,出來了七次。
師子遊戲菩薩、師子奮迅菩薩,祂們出來的次數還比較多,出來了七次。
師子幡菩薩、師子作菩薩,這個在經典裡面找不到,可能祂出處的經典遺失掉了,就沒有辦法知道哪一部經典講到祂們的功德?
24.25是堅勇精進菩薩跟金剛慧菩薩。
26.27是棄陰蓋菩薩跟跟寂根菩薩。
28.29是慧上菩薩跟常不離世菩薩。
這五組祂們出現的次數還不少,按道理講應該有很重要的經典,來表顯祂們的功德,可是現在經典找不到了。
另外的第三段講到「十二菩薩」,十二尊菩薩是《圓覺經》出來的: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辨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就是這十二尊菩薩,每個菩薩問了一個問題,佛根據問題回答,構成了《圓覺經》的思想。《圓覺經》代表如來藏思想很重要的一部經典,如來藏思想有很多經典,流傳最廣的這部《圓覺經》算是一個,為什麼?因為十二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佛教裡面很重要的一個題目、課題。還有一點,它的問題裡面,好幾個都是有關修行方法理論的,《圓覺經》用十二個問題開展了一個佛教思想的體系,闡述了很多從如來藏思想去了解佛陀思想體系的一個結構,就比較完備,所以他的價值就在這個地方顯現。簡單的說,這十二個問題代表著十二個佛教重要的課題,這十二個問題舖陳的面很廣,所以使得《圓覺經》思想很豐富,因為這十二個問題很重要,所以使得《圓覺經》思想價值的重要性奠定了,所以《圓覺經》大家要去研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不長,比較簡短,所以讀起來不會很辛苦。
還有一部經典也很重要:《楞嚴經》,《楞嚴經》的份量是《圓覺經》的五、六倍,讀一部《圓覺經》,《楞嚴經》才讀一、二卷而已,讀不下去就前功盡棄了。《圓覺經》讀完以後,《楞嚴經》才讀了一卷左右而已,所以讀《圓覺經》比較划得來。我在學院裡面願意講《圓覺經》,不願意講《楞嚴經》,《楞嚴經》我講了三遍,後來不願意講了,為什麼?太累、太長了。而且《楞嚴經》的文字比《圓覺經》的文字艱澀,所以大家柿子挑軟的吃,《圓覺經》很有價值。《圓覺經》十二個菩薩講什麼問題?我們沒有時間講了,大家有興趣自己去看《圓覺經》。
所謂「地上菩薩」,「地」就是十個階位,歡喜地、初地、登初地,就是見空性證法身,能十方化現,修行菩薩道,登上初地是一個階段,表示已經是法身大士了,可以十方化現的神通功德出現了。
第四個部分講完了。第五段應該附在第四段裡面,它就是一個表而已,這個表剛剛看過了,所以第五段附在第四段裡面比較好,就是這個圖表。
下面六、七、八、九很快就結束了。第六段慈悲比較簡單,比較麻煩複雜的是後面--道場--慈悲道場。
我們解釋「慈悲」二個字:「慈」呢,就是「與樂饒益」,就是給人快樂的意思,慈就是給人快樂。「悲」呢,就是拔救苦厄。
「慈悲」其實是我們心裡的一種狀態,就是對於眾生沒有瞋惱之心。「緣」就是去取一切眾生希望他們得到的一種快樂、殊勝安樂的想法叫做慈心。悲呢,就是去取一個眾生,希望他能夠解脫痛苦的一種想法。
慈悲是佛教的術語,中國人講仁愛,仁者,不忍人之心,不忍人就是一種悲的概念,看到人家痛苦,我們心裡不忍心,希望他能夠免除痛苦,就是仁心。其實就是悲的概念,就是中國佛教裡面悲的思想。慈悲合起來就是與樂拔苦,拔苦還不夠,還要給他快樂。
「慈悲」後面還有二個字叫「喜捨」,叫「四無量心」,我們一般講慈悲,講「慈悲喜捨」比較少,為什麼?慈悲心比較粗顯,大家體會得比較清楚。
「喜」是什麼心?喜是沒有嫉妒心。慈心是人家沒有快樂,我們給人家一點快樂,給人家一點快樂還可以,如果人家很快樂,比你還快樂的時候,就變味了,嫉妒心就起來了。古人講:「同苦易,共甘難。」大家一起辛苦打拚可以,一起享樂很難,歷史上這種事情太多了,就是隨喜心不夠。看到人家快樂,看到人家比自己強,就忍耐不住了,就要把人家打倒,就是喜心不夠,對人家的殊勝、安樂、功德,我們歡喜讚嘆,隨樂,隨從他,為他而歡喜,這種隨喜心不容易,因為他比你強,你就不高興了,覺得有一天他超過你,你會害怕,我講幾個歷史上有名的。
漢朝劉邦,他不過是鄉下一個小流氓,後來張良、蕭何、韓信,還有一大堆的英雄豪傑幫他打天下,當了皇帝了,結果他大殺功臣,把這些幫他的人殺掉一大半。還有一個歷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幫他打天下的功臣殺掉百分之九十以上,一個一個殺掉,他怕這些功臣奪他兒子的位置。還有太平天國洪秀全也是一樣,他當了皇帝以後,把東王、北王殺掉,逼走了翼王石達開,太平天國就衰了,要不然太平天國也不會這麼早就被曾國藩消滅。這說明了我們凡夫心量太狹小。
其實慈悲跟喜心是一個東西,也就是慈悲心根本沒有,不夠,所以隨喜心也不夠。「慈悲心」表面上是說與樂拔苦,其實它的深處是眾生與我平等、眾生與我一體的精神。你給眾生快樂,是因為你覺得給他快樂,跟給自己快樂一樣,你看到他痛苦,感覺跟自己痛苦一樣,這種心情才是慈悲的根源處,才是真正的一種慈悲法喜。「隨喜心」也是一樣的,看到人家好快樂,好像自己也得到快樂一樣,最究竟就是你要「捨」,就是不動心。眾生我們救度他,給他快樂,隨喜他們,可是我們心不動,不去執著這件事情,「捨心」是最難的(慈悲喜捨)。
慈悲心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叫「眾生緣」,就是對有情起一種與樂拔苦的想法。比如說媽媽看到小孩子生病了,就很著急,趕快帶他去看醫生,晚上也不睡覺,發燒了,趕快夫妻二個人抱著小孩子去敲醫生的門,醫生不開門,猛敲,把人家敲起來,為什麼?父母親的慈愍心。眾生緣就是凡夫的心境,眾生緣的慈悲心,是以有實在的眾生而起的慈愍心,這種慈愍心叫做「愛見悲心」,什麼叫「愛見悲心」?是因為你有一個我執,有「我」以後就會有「人」,有人我的對立,你所憐愍的眷屬就是他人,這時候因為有我、有人,就會有我見,因為有我見所起的,對於跟我有關的就愛著,對我有害的就起瞋恨心排斥,所以就會起貪瞋癡的心。眾生緣之所以叫做愛見悲心,就是因為它根本的發動,有一個「我」的力量支持著,我就會產生煩惱--貪欲瞋恨的煩惱,所以叫愛見悲心,不過它也是一種慈悲心,至少對於眾生能夠產生慈悲心。雖然這裡面含有我見,可是對眾生仍然是慈悲利益的,所以也是一種慈悲。
「法緣」就是看到眾生痛苦,可是有一個身心的苦惱在那個地方,所以他讓苦惱的身心解脫,離開痛苦得到安樂,這是羅漢的境界。
「無緣」的慈悲就是佛菩薩的慈悲,佛菩薩的境界。「法緣」就是緣一切法無有眾生而起願樂,他知道五蘊身心有苦有樂,可是他不知道沒有實在的眾生。而「無緣」就是緣一切眾生、諸法令成菩提,而實無有能度所度。
《金剛經》講:「須菩提問:云何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訴須菩提說:「菩薩應如是安住,如是降伏其心。」「我應度一切眾生,如是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滅度無量無邊眾生,而實在沒有眾生可度。而且菩薩去度眾生,不能執著有一個菩薩能度眾生,就是沒有能度的菩薩,也沒有所度的眾生。這是《金剛經》的思想,我想大家都很熟悉,這就是「無緣」。《金剛經》的這段話,表現出菩薩度眾生的境界。
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一段,講到菩薩在夢中划船,在夢中的大河裏面,把這一岸苦難的眾生,度到彼岸安樂的國土去。可是他知道自己在作夢,自己在夢中度此岸的苦難眾生,度到彼岸的安樂國土去,在河中間划的菩薩,知道自己在夢中划船度眾生,他勇猛精進的此岸度到彼岸,再回到此岸再繼續度,這樣永不休止的度眾生,這就是「無緣」的精神。
《大智度論》的比喻我常常拿來講,這一段《大智度論》的論文,表現的是真實的菩薩的精神,他知道世間的虛幻相,沒有眾生、沒有菩薩,可是卻勇猛精進的一直度虛幻的眾生,這就是無緣的精神、無緣的慈悲,這也是一種開悟的境界。有人說:開悟了,開悟是什麼一種境界?開悟就是像我剛剛所講的,你知道你在做夢,這就是開悟。你知道一切都是夢中的境界,可是照常的吃飯、穿衣、睡覺,然後死了以後,就好像脫一件衣服一樣,到隔壁去辦理自己的事情一樣,就是這樣,這就是開悟。因為世間沒有變化,沒有來,沒有去,世間境界就是這樣,夢中境界一樣,這就是菩薩的智慧。
所以大家不要認為:修行佛法就一定要有神通,神通是一種方便,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就像我剛剛講的,你知道這個世間一切是虛幻的,而能在虛幻的境界裡面了了分明,了了分明而度眾生不止息,所以古人講:叫空花佛事,水月道場。什麼叫佛事?佛事就是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之事。水月,像妙香林寺、妙香林佛學院,這個道場就像一個水中月的虛幻道場一樣,叫空花佛事、水月道場,我們在這樣一種生命境界中間修行佛法,這才是真正正確的大乘的思想,不是神神怪怪的,這才是真正佛法的精神。這是講到慈悲的意思。
下面講「道場」,道場這段理論比較複雜。我們說《梁皇寶懺》是俗名,真正《梁皇寶懺》的原名叫做《慈悲道場懺法》,「慈悲」講過了,現在講「道場」。
簡單的說,「道場」就是修道、修行的環境、空間。首先我們講說,我們做什麼事情,今天我們來講經,講《梁皇大義》,在妙香林佛學院的六樓禮堂跟大家談《梁皇寶懺》的大義,在這棟樓裡面,或者說在妙香林的圖書館裡面,在妙香林佛學院裏,在這個空間、圍牆之內,舉行法會。你能夠搬到隔壁人家、老百姓家裡去講經嗎?不能吧。我們租一個遊船到海上去,可以嗎?當然也可以,可是不方便,要花很多錢,所以我們的空間只能在我們的圍牆裡面。拿這個講經法會說,什麼樣一個活動,都有他的一個空間、舞台、平台,有一個運轉的空間。「道場」,重點在這個「場字」,我們加一個叫場域,就是一個空間的討論。
「道」,是指修道的空間,我們先講空間的概念,就是場域的思想。我們辦廣餘長老七週年紀念法會,法會的空間在妙香林佛學院裡面,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有相應的,一個符合它運作的場域。
我們看「場域」的概念,我們先看世間場域的觀念。世間的觀念大家比較熟悉。我們先從熟悉的觀念開始,在推廣類比到佛教的觀念裡面來。
首先來講下棋,你們下不下棋?
我記得小時候下象棋,我很想學圍棋,可是沒有時間,學圍棋需要有一些指導,圍棋比較複雜,象棋,看人家跳幾步就會跳了,管他跳得好,跳得不好,反正廝殺一場就可以了,輸了就算了,還有記得我們小時候下三軍棋,陸海空軍,下陸軍棋,不知道你們下過沒有?陸軍棋,營長、排長、連長、團長、旅長、師長、總司令,下這個棋,現在好像小孩子沒有在下這個棋,下棋很簡單,就是幾條格子線,在那邊走就對了,圍棋也是方方的,幾十條線,黑子白子二邊下就好了,圍棋雖然很簡單,黑子白子,可是學問就很大了,象棋也是幾個棋子,幾條線而已。比如我們下棋它有一個規定:象不能飛過河,卒子不能夠往後走,老帥不能出框框,人家將你的軍,我把老帥跳旁邊去那不行。所以下象棋,就得按照象棋的規矩:小卒子不能夠往後退,象棋不能飛過河,馬要斜日走,要有規矩,不能跳到棋盤外面去走。
我們說打球、打籃球、打棒球、踢足球,足球有個界線,球一出界就無效了,棒球一打出界,無效重來,籃球一出界無效。我們看象棋、球場,就是幾條線,他就給你一個軌範,你就在那裡面玩,不能出界。下棋、打球,乃至所有的運動,他都有一個相應的空間、範圍,一個規矩,一個規定,這就是我們所看到,最平常生活中間場域的概念。我們從下棋、打球的幾條線裡,所劃定遊戲規則來看場域的觀念,就可以推演到很大、很複雜的空間、時空裡面,乃至於可以看到整個佛法的場域思想。我們繼續看。這是打球的幾條線。
我們看實體的場面。比如說你家裡面放個垃圾桶,放在前院也可以,後院也可以,可以放到人家的家裡面嗎?放在人家門口可以嗎?
那人家就不高興了。
你說我種一棵樹,種在前院也可以,種在左院、後院也可以,乾脆你說我把房子打破,種在房子中間都可以,問題是你就不能種在人家家裡面,你家裡面要怎麼擺設,很簡單,在你的院牆裡面怎麼幹都可以,出了你的院牆就沒有權利。
學校,一個鄉鎮,你現在當縣長可以撈過界,跑到別的縣裏面去指東畫西嗎?
不可能吧。在你的縣裡面,你可以怎麼建設,怎麼安排,可以啊。到了別的縣,別的縣長講話。
不同的國家,你就不能到人家的國家;你的船、飛機,你到別的國家就要重新辦簽證,你就要得到人家的允許。
我們世間的空間也有它的場域,也是很明確的有一個界線,你管理、你支配的,可以操作的範圍是很清楚的。你說這個家有圍牆,學校也有圍牆,鄉鎮有一個界碑,國家也有一個地圖,有沒有這個東西看不到,有。
比如說買賣,買賣有沒有場域?有,叫市場。比如說我們固定的市場,你的客人可能就在附近。可是比如說,像可口可樂,他的市場在什麼地方?
全世界都是它的市場。比如像TOYOTA的汽車,它也是賣到全世界,現在蘋果的手機,也是全世界賣,所以買賣的市場會變化,它不一定,今天也可能這個市場沒有了,我聽說有的國家它不賣這個產品,為什麼?它跟這個產品敵對,禁止這個產品入口,市場就打不進去。所以買賣是一種無形的,沒有一個明確界線的場域。它也有一個場域存在,這個場域就看這個商人的智慧,他的產品能不能夠進入到市場裡面?所以商業的市場也是有一個空間的運轉,可是它不是那麼明確。
還有網路,它的對象也不確定。比如網路,你放在網路上面,我是中文的,我放的網站是放在台灣,是繁體字的,很多簡體字的人就看不到,英文的人就看不到中文,你的網路,你的電視,雖然可以放到全世界的網路上面,可是因為你的語言,你的內容取向,所以你這個市場,活動的空間,就受到侷限。可是它仍然有它的一個區域,一個活動的空間,可是這種空間是不確定的,雖然不確定,你不能說它沒有這個空間,它有,只是沒有辦法講得那麼清楚而已。這是第三種,我不確定對象的,住家、學校、國界、鄉鎮,這是有形相的,很具體的,它的界線是標示非常具體的。買賣、網路,它的市場、場域,是非常不確定、不穩定的。
還有極大跟極小,什麼是極大極小?比如科學家研究的天體、星團、星雲,天文學家研究的對象,什麼星團、星雲?那是浩瀚無邊的世界宇宙,它計算的是光年的數目,光跑一年的空間,時間的大小,叫光年,用時間的數量來計算空間的距離,叫光年的距離,所以距離、空間是非常遼闊的,這是科學的極大。還有現在的核子、電子,或者奈米的技術,這些都是極小,我們肉眼看不到的,要用很強、很大功力的顯微鏡,才能看得很清楚。那就是科學上面非常小的空間,很多科學家就在很小的空間裡面,操作、運轉他的技術。
我們舉這四點,第一個很簡單的,只是幾個線條,還有就是比較具體形相的,比如說:家庭、學校、鄉鎮、國家,很清楚、很形相的範圍裡。還有一個不確定、不穩定的範圍。還有極大與極小的範圍。
所以也可以說,所有的事件都有一個對應的空間存在,這是我們引用世間場域的說明來做一個結論,講世間的場域其實只是引言,目的不是在講這個,主要目的是說明我們在修行、在拜《梁皇寶懺》、在讀經、在打坐,也有它所相應的一個場域存在,這就是要從這段引言,世間場域的舉例,所導引出來的思維取向的結論。
我們下面講佛教的場域思想,今天這節課時間已經到了,就講到這邊。下節課就介紹佛教的場域思想,今天就到這邊結束。下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