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共業與別業



 「業」,簡單地說,即是「行為」與「動念」。 因為此「意志(思)」(心的造作、心的活動)能指揮心智,發動身、口、意的活動,而產生業果,所以身、口、意被稱為「三業」。如 《地藏經》所云:「起心動念,無非是業」。

  依佛法觀點,「業」可區分兩種:一是共業,一是不共業

 「共業」指共同的業因,謂眾生共通之業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報之業。不共業」指各別不同的業因,為個人所造之業因,能招感個人受用之五根等正報之業者,每一個眾生有他個別的業力,故又稱之為「別業」
 所謂「共業」者,就是由大眾行為所共同造作,因而感召一股共同之業因與業果。譬如宇宙世界,有宇宙世界的共業;地球有地球共業;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共業,一個社會就有一個社會之共業,一家人就有一家人之共業等共業有善有惡,善者感召善之共業,惡者感召惡之共業。
 而「共業」中的「別業」,為參與大眾行為共同造作,但在共同造作中,有輕重、有深淺之不同,因此感召之果報也同樣有輕重、深淺之差異。
 《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一切皆是自作自受。「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業」是只要造作了,就會產生其應有的果報。但我等佛弟子應該好好利用此法則,修福增慧,也就是佛陀教導我們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修行就是要照顧好自己時時刻刻的心念,如果每一心念都能照顧的好,絕對能利於眾生。
  
聖嚴師父開示:
 「共業」是指大家共同造了累世的因,而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時間受到了累世的果,是一種共同的果報──因為共同的業,所以受到共同的果報。
 另外「同願」的意思是指願力所成的世界,這是佛的國土稱為佛國或是淨土,譬如說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的,若我們的願和阿彌陀佛的願力相印,那麼共同性質的願便會往生道共同性質的佛國淨土去,這個就是「同願」 因願力所成。
 我們的環境有太多災難,災難的原因我們往往不知道是什麼,但其實都和人心有關,人心浮動、貪婪、妒忌、懷疑因而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處理也產生問題造了種種的惡業,這樣的情況有一天是會反撲的這是因果,因此我們要共修共願、同修同願,大家來調整自己的心,不要害人,一起為每個人祝福,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話,我們的環境會改變的!

 每個人都會因為過去生的造作之因,今生要承受不同的果報,但正信的佛教不是宿命論,而是正見因果法則,這是可以善緣增上,災難消弭。要時時刻刻,以清淨心廣修福德資糧,成就智慧,如此在災難來時,則能消災免難,即使身受苦也心不苦;在受用福報之時,更能廣施眾生,讓福德成就無上菩提的妙用資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