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禮安醫師在這一篇〈「灌食」和「斷食」都不能算是「自然往生」〉,把現在很熱門討論的議題做了研討。許醫師認為,「斷食和灌食一樣違反自然法則」,這也是現代醫療與倫理遇到的問題與困境。而文末以佛教經典提出深刻的論點,很是重要。
內文提及,在過去醫療不發達的時代,如果生病或老化而到無法進食,沒有管路可以打點滴和灌牛奶,就只能用緩慢餵食或是用奶瓶吸吮,如果已經不思飲食就無法勉強。這一點在目前世上的許多沒有現代醫療的國家,仍是如此。
但由於現代醫療進步,卻是用人工(人為與加工)方式來延命。許醫師舉出趙可式教授所說:「現在醫療是:有洞就插管、沒洞就開洞!」,與某位安寧護理師說:「現代醫療很可怕:可以讓人活不好、卻又死不了!」真的令人驚恐,也可以知道為何現在愈來愈多人想追求「善終」。
許醫師提出,原本「插鼻胃管灌食」是因病人吞嚥困難或無法進食,改用人工管路暫時取代身體功能,最後目標是能恢復自然進食,但是後來變成讓病人或老人躺著被灌食,一直灌到死。
而「安寧緩和醫療」對於「插鼻胃管」無法可管,直到108年「病人自主權利法」開始施行,「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插鼻胃管」和「打點滴」)」才成為病人在法律上可以拒絕的措施。
這就是現代醫療的困境與問題!在之前已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被「插鼻胃管」而躺在病床上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當「斷食善終」議題出來時,引起熱烈關注,也可以得知病人和照護者是多麼苦!
許醫師認為,「斷食」其實只是「灌食」的另一極端,並非「自然往生」。「安寧療護」強調「自然死」,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為「人」解除「痛苦」,而不是直接把他的「人(生命)」給解決掉。所以不認同用「斷食」手段來提早結束自己甚至親人的寶貴生命,也犯了佛教「殺生」根本大戒。
其實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有提到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者,做功德以求解脫之事。只是對於未有因緣學佛者,又是昏迷的重症病人與家屬,該如何幫助?真的是考驗智慧,以及個人的福德因緣。
許醫師說,人活在娑婆世界必然會有痛苦。這個苦,也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今日有福德成為佛弟子,更要好好珍惜把握,真正離苦得安樂!
在畢柳鶯醫師提出「斷食善終」觀點後,促進許多醫師與民眾更正視現代醫療問題。也希望能找出合理的共識,眾生彼此互敬互愛互助,大家都能減少苦痛。
「灌食」和「斷食」都不能算是「自然往生」
佛教蓮花基金會《生命》季刊174期【生存美學】許禮安醫師專欄
許禮安 醫師(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過去醫療不發達的時代,如果生病或老化而退化到無法進食,沒有管路可以打點滴和灌牛奶,就只能用緩慢餵食或是用奶瓶吸吮,這是「返老還童」的自然法則,如果已經不思飲食就無法勉強。可是現代醫療進步,雖然可以治病救命,卻是用人工(人為與加工)方式,如同「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教授所說:「現在醫療是:有洞就插管、沒洞就開洞!」或某位安寧護理師說:「現代醫療很可怕:可以讓人活不好、卻又死不了!」
本來「插鼻胃管灌食」是因病人吞嚥困難或無法進食,改用人工管路暫時取代身體功能,最後目標是能恢復自然進食。但是後來「插鼻胃管灌食」變成唯一與最後的飲食絕招,讓病人或老人躺著被灌食,最後一直灌到死為止。我常說:「以前人們追求長命百歲,但現在台灣的安養機構裡面,有很多老人是躺著被灌牛奶、灌到一百歲。因此,在這個時代別再追求長命百歲,現在要改變目標叫做:但願健康到老自然死!」
民國89年「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施行迄今,對於「插鼻胃管」無法可管,直到「病人自主權利法」民國108年1月6日開始施行,「插鼻胃管」和「打點滴」(「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才成為病人在法律上可以拒絕的措施。為了反對「插鼻胃管」的「加工死」,開始出現「斷食善終」的風潮,竟然宣稱這是「自然往生」!「插鼻胃管灌食」當然是違反自然法則,「打點滴」也是,但當病人還能進食,卻執行「斷食」誤以為就能「善終」,同樣違反自然法則!
台灣安寧界早期把「插管、電擊、接呼吸器、進加護病房」叫做「死亡套餐」,好像每個人死前都要吃完這套全餐,這裡的「插管」是插「氣管內管」,而不是「鼻胃管」。如果救治後能活蹦亂跳,當然要救看看,萬一救回來變成「植物人」,沒人想這樣被救活,但是家屬卻都說要救。這是「加工死」,我近年改稱「加工不讓他死」。「安寧療護」強調「自然死」,是相對於「加工死」,區隔「尊嚴死」、「安樂死」等「魚目混珠」或「偷換概念」的名稱。
當末期病人已無法吞嚥或吸吮,我當然不贊成違反其自主意願,對他進行「插鼻胃管」和「強迫灌食」,「安寧療護」強調「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但是末期病人還能夠「自然飲食」,或還有「求生意志」想要飲食,卻鼓吹要用違反自然界「食、色,性也」的「生物本能」,甚至由家屬「越俎代庖」做決定,以強制的方式給予「斷食」而導致加速死亡,絕對不能被稱為「自然往生」,更不應該說是「善終」!
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徒應該「護生」、「惜生」,「生而為人」是千古難得的機緣,怎麼能在自己或親人還「命不該絕」時,就妄想用「斷食」手段來提早結束自己甚至親人的寶貴生命!不管是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甚至可能只因家屬盲目相信「斷食必然可以得善終」,就「自以為是」對昏迷的病人進行「斷食」,而讓病人提早結束在人間的「法身慧命」。按照佛教戒律,「殺生」是犯根本大戒。我認為:持守正道的佛教師父和佛教徒,都不應該贊同和支持這樣的作法才對!
前輩說:「安樂死」是因「痛苦」而解決「人」,「安寧療護」則是為「人」解除「痛苦」。當末期病人因肉體病痛,覺得活著很痛苦時,應該優先解除他的「痛苦」,而不是直接把他的「人(生命)」給解決掉。我都說:「如果沒有解除末期病人的痛苦,他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痛到想要跳樓、跳海自殺,痛到要求安樂死。而你卻說:既然這麼痛苦,我來把你弄死,還覺得這是安樂死,天底下有這種道理嗎?」因此我寫過文章〈安樂死比較簡單、省事又省錢〉。
我說:「假如一個人生病很痛苦,就可以合理合法的把他弄死,台灣根本不用蓋那麼多醫院和醫學中心,更不需要有那麼多的醫護人員。以後你萬一生病就不要喊痛苦,否則可能會被安樂死!」醫護人員的存在,本來應該為病人解除病苦,如果是佛教徒,就更要效法觀世音菩薩的「聞聲救苦」。「安樂死」不努力「解除病苦」,卻鼓吹解決病人的生命。我們活在佛教的「娑婆世界(堪忍世間)」,不只有肉體的痛苦,還有「心理、社會、靈性和倫理」的痛苦。
佛教講「人生八苦」,除「生、老、病、死」四苦,還有「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和五蘊熾盛」,活著沒有八苦就已經解脫。我是「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師,從事「安寧療護」將近三十年,我從不敢自誇可以解除所有末期病人的肉體痛苦,更何況接著還有更困難的「心理、社會、靈性和倫理」痛苦,這必須依靠「心理師、社工師、宗教師和倫理學家」的專業。哲學家說:人活在世間必然充滿痛苦,但「只要能為受苦找到意義,所受的苦就值得忍受!」
接著我要談「偷換概念」,中性可稱「概念置換」,接地氣、合時事的講法是「認知作戰」。例如:總統專機「走私」菸品,總統府定調稱「超買」;軍用直升機「墜機」,國防部發新聞說「重落地」;囚犯「越獄」在台南殺死兩位警察,法務部長說只是「逾假未歸」。我常說:「人定勝天」是簡稱,全文「人一定勝不了天」;「專家」是簡稱,全名「專門騙人家」。 某位院長級醫師(姑隱其名)把「斷食」和「善終」連結,其實是用巧妙語言製造錯誤的認知。
人活在「五濁惡世」,總有某個人生階段覺得活著很痛苦。例如:當初我在準備大學聯考時,或現在大學生失戀時,當下可能覺得不如「一死百了」,「歸去來兮(台語諧音:歸去來死)」。畢竟青春年少輕狂,總有「《少年維特的煩惱》」,如果當初就把他給「安樂死」,就不可能有後續「破繭而出」的「《蛹之生》」。而這才只是心理的痛苦而已。「安樂死」能「一死百了」,但「死時」和「死後」是否能得到「安樂」,絕對是「死無對證」之事!
我說:「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壞人經常逍遙法外」;聯考時代考生在額頭綁「聯考必勝」布條,難道都能必勝而金榜題名嗎?你怎麼會相信:只要「斷食」就必然可以得「善終」呢?我從事「安寧療護」將近三十年,無論再怎樣盡心盡力,都沒把握有能力讓所有末期病人得「善終」!「斷食善終」很可能和「快速致富」一樣:萬一你被詐騙到柬埔寨當豬仔,還有機會被救出來;可是假如你被詐騙而提早去死後世界報到,到時萬劫不復而永世不得超生,可能就是有長腦袋卻不使用的你啊!
許禮安112-09-16(六)午酉戌亥時完稿/高雄安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