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藏經》中,有云五濁惡世的眾生剛強難化,是因為人道眾生「剛強粗暴」。在《水懺》中的懺悔「三惡」,就是懺悔我們剛強粗報的情形。
「三惡」出於《大法炬陀羅尼經》,說明剛強粗報眾生最少有這三類:
一、心性狠弊,不受善言:心性極其剛強粗暴、狠毒弊惡,不肯接受他人的善言勸誡。
二、常懷慳嫉,懼他勝己:慳吝心、嫉妒心是人道凡夫的通病,懼怕別人勝過自己、超過自己。
三、設知勝己,恥不諮問:因為嫉妒心,不願不恥下問,不把他放在眼中,認為自己這樣就很行,貢高我慢心非常的嚴重。
此「三惡」的根本,在於我執深重,因此無法柔軟,剛強粗惡。事事以自己為最優最上,殊不知在剛強的外表下,也是最容易斷裂的脆弱。
以下,敬錄 會性長老於《慈悲三昧水懺講記》下,p. 279-281的開示:
再來講『三惡』,三惡,有人就拿三惡道來解釋,地獄、餓鬼、畜生;不是,這不是指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道。怎麼說不是呢?因為這裡講人間的餘報,既然是人間的餘報,何必講到三惡道去呢?或者是已經從三惡道出來了,三惡道是正報,在這裡講的是餘報,不是三惡道的三惡。
那是哪「三惡」呢?《大法炬陀羅尼經》上有講三惡,人的三惡,有一種人剛強粗暴,具備這三種的惡法。第一,這種人『心性佷弊,不受善言』;他的心性極其剛強粗暴、狠毒弊惡。有些人心性極其粗暴狠毒,害人的時候非常的狠毒,所謂無毒不丈夫,這種人認為越毒的人,才是大丈夫。這種偏邪的見解,就是他的心性生來極其狼毒弊惡;有人用善言勸他,不肯接受,不受善言,不肯接受人的善言。這是三惡的第一種,這是人道上有這種情況。
第二種的惡,『常懷慳嫉,懼他勝己』,常常心懷中起慳吝心、嫉妒心。慳吝心、嫉妒心是人道凡夫的通病,差不多每一個人都有,除非你是聖人轉生,聖人應世,否則一般的凡夫,人人都有慳吝心,人人都有嫉妒心。因為有這慳吝嫉妒心,就會恐怕別人贏過自己,懼他勝己,怕別人勝過自己、超過自己;如果別人勝過自己就會難過,所以希望我高高在上,別人都在我的下面,這樣他就滿意了。這為眾生的凡夫習氣,往往有這種毛病,喜歡講我最高尚,你們都不及我,這樣他就歡喜;如果有人超過他,他就難過了,慳吝心、嫉妒心非常重。
第三種,『設知勝己,恥不諮問』。設若他知道有一個人贏過他,勝過他,無論他的學問道德、修養、做事、辦事各種,這個人既然有些方面勝過我,因為嫉妒心,一般人是不恥下問,但我就偏偏恥於下問,不願站在贏過我的人面前的下風,我就是不去問他,不去理睬他,認為這樣可以跟他比平!實際上是極大的錯誤。世間凡夫往往也有這種心境,別人比我行比我會,我就不把他放在眼中,我就不去親近他,我就不去接近他,認為沒什麼了不起,他不過如此而已,不是只有他才做得到,起這種念頭。明明自己不知道,而對方比較行、比較知道,可是不願去問他,認為自己這樣就很行了。這等於是慢過慢,貢高我慢心,非常的嚴重,這是第三種惡。
「三惡」是指這三種,在《大法炬陀羅尼經》,不是三惡道。有些注解,解做三惡道,那是錯誤。或者把惡字加字去解釋,『惡大惡、惡中惡』,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名詞句子。應當經中有這個名字、有這個名詞,寫懺文的時候,必定有這個名詞他才能寫,不是可以隨便推想的。「三惡」就是出在《大法炬陀羅尼經》,說明人道的眾生,剛強粗暴的眾生,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剛強難化,他們剛強粗報的情形最少有這三類,所以稱為三惡。這是另外的專有名詞,這不是指三惡道,也不是什麼『惡大惡、惡中惡』,應當就是經中所講人道的三種的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