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受持名號要熏教

 

今日透過網路聽 老法師於結夏安居開示〈普門品〉,於中提到 蕅益大師說,執持 觀世音菩薩名號,藉由薰教聞教,對於名號能夠覺瞭其內涵是湧出無量法義,蘊含無量種種功德莊嚴,一稱名號之時,就能進入佛菩薩所證的法界裡。

 藉由稱念名號,「常念恭敬」,念到自他不二,自然能呈顯其功德。所以修持「念佛法門」,就是要透過長時的薰習,讓火候逐漸成熟,讓我們的心地完全融入佛號的大功德海中。

 念佛法門因應眾生不同根機而分為四種方法,為:「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以及實相念佛」。然而雖分四種不同方法,但究竟終歸圓攝於「實相」之宗旨。

 蓮池大師於《阿彌陀經疏鈔》中,以「稱名念佛」可以直貫「實相念佛」,四種念佛以「持名念佛」居於最始,但雖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則淺,理一心則深,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融會事理,統攝三根。[1]

 




[1] 《阿彌陀經疏鈔》:「《又教分四種念佛。從淺至深,此居最始。雖後後深於前前,實前前徹於後後。以理一心,即實相故。四種如前序中說。一稱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此之四者,雖同名念佛,前淺後深。持名雖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則淺,理一心則深,即事即理,則即淺即深,故曰徹前徹後。所以者何?理一心者,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故。CBTEA, X22, no. 424, p. 662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