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8日 星期六

「內院」的用詞探討



        之前有法友提問到,在佛經上並未看到有彌勒內院的用詞,也無提到有內外院之分,所以他想請問印隆的看法?關於這樣的說法,其實教界一值有探討,以下謹整理一些較近年份的討論,也歡迎各位法友分享。

2002年時,道昱法師先於《普門學報》上,發表了一篇〈兜率內院疑點之探討〉,其重點如下:[1]
1.      聞法場地:認為只要往生到兜率天,成為兜率天子即可聞 彌勒菩薩說法,應該不會有「聞法場地」的限制。在兜率天沒有空間、時間的限制,到了兜率天就很容易面見彌勒與聞法,並未限制在特定之處才得聞法,似乎不像一般所傳言的「生彌勒內院,才能聞法」。
2.      中國建築思惟:依據現存的《上生經》的說法,值遇 彌勒菩薩並非難事,只要恭敬禮拜,又發願往生兜率似乎就可如願了,聞法也無限制在所謂的「內院」之內。《上生經》在敘述寶宮時並未提及所謂的「內院」或「外院」,這「內院」之說恐怕是中國的彌勒信仰者,依據中國建築物內院、外廳等的思惟模式所創造出來的。
3.      窺基創舉:以窺基(六三二-六八二)所著的《彌勒上生經疏》,認為窺基的註疏已明白道出「內、外院」之說,為具有中國文化思惟模式的「內、外院」 的創舉。並認為其疏亦借用《觀無量壽經》三品說的方式,將《上生經》中未詳細分類的往生法分成上、中、下三品,而有三品的創意說。
4.      從唐初玄奘所云的「彌勒內眾」之後,窺基在彌勒《上生經疏》內明白的談及「兜率內院」之後,唐、宋、元、明乃至現今,「兜率內院」、「彌勒內院」已幾乎取代了「兜率天宮」的最早說詞。
5.      錯解「兜率天宮」:在彌勒系列的經典中僅言「兜術天」、「兜率天」或「覩史多天」,未有所謂的「內院」或「外院」之說。然到了唐朝的玄奘對覩史多天有特別的偏好,圓寂前希望得生為「彌勒的內眾」親聞彌勒菩薩說法,其高徒窺基更進一步提出「慈氏內院」與「內外院」之說。爾後,在第七世紀中「西方淨土」與「兜率天宮」,在中國佛教中形成二大往 生信仰的主流而相互抗衡。中唐之後,西方淨土抬頭,《往生集》之類的文集不斷的出現,「兜率內院」似乎就成了穢、染、難的往生處。然現今佛教界仍有人對「彌勒內院」頗為熱衷,但此熱忱似乎矇蔽了對經典中「兜率天宮」的真正認知,而難以瞭解中國歷代祖師們善巧方便的解說。

宏印法師針對此文,發表一篇兜率內院疑點之回應,其重點如下:[2]
1.      認為作者的文獻根據是否稍嫌粗糙。引用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卷五敘述「阿踰陀國」的見聞時,有關無著、世親、師子覺三大論師三兄弟的故事時,正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彌勒信仰故事,以供讀者參考。[3]
2.      可以接受彌勒三經的譯文原典沒有明顯的說到兜率天宮分有內院、外院之說。不過,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筆者很難同意內院、外院之起源與演變過程,是中國佛教千年來對「內院」之說的錯誤認知。

道昱法師針對宏印法師之回應文,再作一篇〈兜率內院疑點探討〉之後記,說明他僅是從現存文獻的證據中提出「內院」說的演變過程,由玄奘的「內眾」說,至其高徒窺基「內院」說,認為這些都是祖師們個人的信仰,或者為了令徒眾更易了解而善巧方便說而已,「應該瞭解中國歷代祖師們善巧方便的解說」。[4]

        關於宏印法師所引用之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文,於掛名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的《淨土十疑論》也有提及:「聞西國傳云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 不見彌勒。」[5]此文於後來的淨土之爭,常被引用提及。

另外,中國的天佑法師在《彌勒文化研究》一書中,對兜率天宮被分為「內外院」,也認為是錯誤論述。其論述可與道昱法師相呼應,認為內院之說,從傳聞定讞,再加上後人有意無意間的推波助瀾,使得兜率外院雜染之說濫觴。後人以訛傳訛、望文生義,認為外院不淨——仿若有漏穢土,那是極大的誤會——頗與經典不合。[6]

        而在《得遇龍華修證懺儀》中,是以「內院」為名,作者 如惺法師是明朝人,可能在當時的「內院」思想已經很普遍了。但是其對於「內、外院」的看法,頗符合天台之道:
或謂昔有天親、無著、師子覺三大菩薩,相率求生內院;師子覺先生,竟住外院,不見彌勒。天台智者大師造《十疑論》,因指兜率為難,極樂則易;執為難者,是不知人性不齊,因緣自別也。如夾山棄教歸禪,立登祖席;玄奘捨性習相,名冠殊方;臨濟三遭痛棒,悟在大愚;長慶七破蒲團,捲簾始徹。是皆緣有所關,初非義有勝劣,是藥皆可治病,善醫何必執方?所以往生、上生,皆從厥志;遠接、近接,等一悲光。今雖讚述稱揚,俾生信受;逗機設教,理或皆然。若疑此有外院,安養得無疑城[7]是乃行者自迷,非佛力有差殊也。況外院、疑城,一皆真慈所化,特使處此,令漸見佛,孰以王舍三億之徒,而譏瞿曇耶!
或謂疑城有進無退,外院福盡轉輪者,是不知此天有二岐路也。有等眾生聞大乘教,求上生者,第為信根未純;菩薩悲心,寄生外院,俟其淳熟,令見白毫,是比疑城,僉云不退。別有一類凡夫天人,不聞大法,偏修小乘、及外道未到地定,惟冀昇進,不諳無生;如無聞比丘,福盡輪轉。若謂安養有九品之階,故三乘畢托;兜率惟說不退法門,則位非鴻漸,得無隘乎!是不知心之妙、土之化也。


在這一篇兜率天宮意涵的變化與彌勒信仰的演變中,也作了不錯的分析,其說明彌勒信仰的發展演變,從最初的未來佛崇拜,到下生信仰、再發展到上生信仰;一生補處菩薩的處所——兜率天宮,也從一般的意涵發展為彌勒信仰的兜率凈土
兜率天宮本為欲界之第四天,是一生補處菩薩的處所,並不是專屬於彌勒菩薩,此與阿彌陀佛願力所成的「西方極樂淨土」本質上是有所不同的。「兜率天成為兜率凈土,是生天思想和凈土思想的融合,是彌勒信仰從下生信仰發展到上生信仰的關鍵。
兜率天在印度佛經中沒有明確的內外之別,佛教傳於中國後,到了唐代 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始有「內外眾之說。再到其弟子 窺基法師,提出兜率內院」。根本的原因在于彌勒信仰-往生兜率信仰,遭遇了對手的非議和挑戰(在印度是異學外道,在中土則是彌陀信仰);兜率內外的觀念,是法相唯識系對印度兜率原型的繼承和發展,最終成為中國彌勒信仰的核心觀念,兜率內院成為彌勒信仰者歸依的地方;兜率內院觀念強化了上生信仰,唐以後正信彌勒信仰的內容,幾乎等同了上生信仰,雖然也會說到下生人間,但畢竟不是今生一期生命結束後索關心的重點。

印隆透過CBeta,查詢三個字串──兜率內院、彌勒內院、兜率天宮,可以先約略看到查詢結果,的確跟上述幾位法師、教授所云相同,但詳細還待更細緻之研究,也歡迎有心者研究與分享之。
一、 兜率內院:只在論典或學者著作看到,並為唐代以後,也多出現在淨土論集

二、 彌勒內院:只在論典或學者著作看到,並為唐代以後,也多出現在淨土論集

三、 兜率天宮:從早期的阿含經就開始有提到,但非專指 彌勒菩薩所居之處。而是在八相成道中,所有一生補處菩薩準備下生利眾的暫居處。



        兜率內院是什麼樣的地方?(聖嚴法師-大法鼓 0685
        兜率天宮意涵的變化與彌勒信仰的演變


[1] 網路上可以查詢到全文,參:《普門學報》第 11 / 2002 9 月。
[2] 網路上可以查詢到全文,參:《普門學報》第 12 / 2002 11 月。
[3] 城西南五、六里大菴沒羅林中,有故伽藍,是阿僧伽(唐言無著)菩薩請益導凡之處。 無著菩薩夜昇天宮,於慈氏菩薩所受《瑜伽師地論》、《莊嚴大乘論》、《中邊分別論》等,晝為大眾講宣妙理。菴沒羅林西北百餘步,有如來髮、爪窣堵波,其側故基 是世親菩薩從覩史多天下見無著菩薩處。……
無著弟子佛陀僧訶(唐言師子覺)者,密行莫測,高才有聞。二、三賢哲每相謂曰:「凡修行業,願覲慈氏,若先捨壽,得遂宿心,當相報語,以知所至。」其後師子覺先捨壽命,三年不報,世親菩薩尋亦捨壽,時經六月,亦無報命。時諸異學咸皆譏誚,以為世親菩薩及師子覺流轉惡趣,遂無靈鑒。
其後無著菩薩於夜初分,方為門人教授定法,燈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僊乘虛下降,即進階庭敬禮無著,無著曰:「爾來何暮?今名何謂?」對曰:「從此捨壽命,往覩史多天慈氏內眾蓮花中生,蓮花纔開,慈氏讚曰:『善來廣慧、善來廣慧』,旋繞纔周,即來報命。」無著菩薩曰:「師子覺者今何所在?」曰:「我旋繞時,見師子覺在外眾中,耽著欲樂,無暇相顧,詎能來報?」無著菩薩曰:「斯事已矣,慈氏何相?演說何法?」曰:「慈氏相好,言莫能宣,演說妙法,義不異此。然菩薩妙音清暢和雅,聞者忘倦,受者無厭。」
[4] 網路上可以查詢到全文,《普門學報》第 13 / 2003 1 月。
[5] 見《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第七十九頁下。該《十疑論》應該非智者大師之作,道昱法師於〈止觀在中國佛教初期彌陀信仰中的地位〉一文中,曾討論過,若此處的「西國傳」指的是《西域記》,則更進一步證明《十疑論》非智者大師之作,因為智者圓寂時(五九七)玄奘都還未出世(六○二),那來的「西國傳」呢?見《圓光學報》第二期,第四十一-四十三頁。
[6] 這裡需要澄清一個事實。自唐代以來,傳說兜率淨土有『內外』之別:『兜率外院』如同一般天道——雖有福力,卻為欲染所縛;這一論述似乎已經成為教內外幾乎一致的共識。然而,通過經典可以明確以下兩個基本常識:兜率天人本性純良,少欲知足;補處菩薩上生,天子悉皆發心供養。佛教淨土有別於天道的關鍵就是正依二報互為增上、雖處欲界不染不著。深明、遠離五欲過患,知足喜樂,止惡修善;福報廣大,感得莊嚴,值佛聞法——如此便是內外二合、福慧兩足。再加上人人進修檀度、供養三寶,請問外院何在?所謂『心淨土淨』,此土已經化為淨居妙土,並無『邊地』、『外院』。那麼,兜率分內外院的誤會從何而來呢?
實肇因於一個鄉野傳說。據《大唐西域記》載,玄奘在印度聽過一個故事:無著、世親的弟弟——師子覺沒能成功上生兜率,報在其他欲土。(故事本身疑點很多:無著自己去過兜率,何須他來報知?兜率天人皆為男身,師子覺沉溺何處?)原文說:「師子覺在外眾中耽著欲樂」;此處「外眾」當指其他天道(如同佛教以「內學」自稱——與「外學」相對),而非兜率淨土。玄奘師從戒賢,自然有彌勒信仰。據冥詳撰《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說:玄奘臨終,「教傍人誦云:南謨彌勒如來應正等覺!取與含識,速奉慈顏。南謨彌勒如來所居內眾!取捨命已必生其中。」此處也只提到「內眾(兜率天眾)」,並未出現「內院」之說。
窺基是奘門高足,自然也心儀兜率。《宋高僧傳》說,基有願生兜率之志:「生常勇進,造彌勒像,對其像日誦菩薩戒一遍,願生兜率求其志也;乃發通身光瑞,爛然可觀。」據說他與《上生經》極有感通:因夢有應,「尋視之數軸發光者,探之得《彌勒上生經》;乃憶前夢必慈氏令我造疏。通暢厥理耳,遂援毫次,筆鋒有舍利二七粒而隕。」窺基撰成《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二卷。其在「大神牢度跋提造善法堂」一段解云:贊曰明外果中,次下第二明大神為造法堂——慈氏內院也。此處所謂內院,乃指牢度跋提大神為彌勒所造居所——善法堂。而在堂外,是皆已發心、並無雜染的兜率天子——彌勒如來所居內眾
這是內院之說首見於文。從傳聞定讞,再加上後人有意無意間的推波助瀾,使得兜率外院雜染之說濫觴。後人以訛傳訛、望文生義,認為外院不淨——仿若有漏穢土,那是極大的誤會——頗與經典不合。譬如《淨土十疑論》、《往生安樂集》、《淨土論》等偏信傳聞,又未經查證,便言: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順於五欲,不資聖道;這與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譯出的《上生經》對照,真可謂是無的放矢。再以歷史典籍來看,《名僧傳抄》、《比丘尼傳》、《續高僧傳》等資料均未提到內院之語。還有,南傳、藏傳佛教皆無兜率外院之說,為何唐代以後的漢傳佛教獨有此議呢?這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7] 疑城胎宮:阿彌陀佛國土之邊地有一宮殿,以七寶莊嚴,若於疑心中念阿彌陀佛者,胎生於此宮殿中,五百歲間,不得聞三寶之名。為疑惑人所住,故曰疑城。為胎生之宮殿,故曰胎宮。但籠居宮殿中,不得見佛聞法之益,故曰胎生。以其似四生中之胎生,故云。無量壽經下曰:「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者。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教行信證六曰:「亦如大無量壽經說,即疑城胎宮是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