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三洲感應韋馱菩薩



佛門有云「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菩薩」,但不是有四洲,為何只稱三洲?於《天台四教儀》云:
人道。四洲不同。謂東弗婆提(壽二百五十歲),南閻浮提(壽一百歲),西瞿耶尼(壽五百歲)。北鬱單越(壽一千歲,命無中夭,聖人不出其中,即八難之一)
 世間人道眾生,按古印度之世界觀,世界以須彌山爲中心,須彌山四方、七金山與大鐵圍山間之鹹海中,有四大部洲(梵語catvaro dvipah[1]
一、東勝神洲:梵語東弗婆提(Purva-videha),即東勝身洲。或東毘提訶、東弗于逮,略稱勝身(梵語Videha,毘提訶),以其身形殊勝,故稱勝身。地形如半月,人面亦如半月,壽約二百五十歲。
二、南瞻部洲:梵語南閻浮提(Jamdu-dvipa),此云勝金或贍部。瞻部(梵語jambu),原為蒲桃樹之音譯,本洲即以此樹而得名。[2]地形如車箱,人面亦然。壽一百歲。[3]
三、西牛貨洲:梵語西瞿耶尼(Apara-godaniya),瞿耶尼,此云牛貨,以牛行貿易而得名。在須彌山西邊,地形如滿月,人面亦然。人壽約五百歲。
四、北俱盧洲:梵語北鬱單越(Vttara-kuru),「鬱單越」,此云勝處或倶盧,以其地勝於上述三洲而得名。地形正方,猶如池沼,人面亦然。人壽一千歲,無橫死夭折者,不似此洲,有橫夭者。這是其特點之一。但「聖人不出其中」,即八難之一;聖人,指佛法出世間聖者。

四大洲各有特殊之三事:
一、東勝身洲。其土極廣、極大、極妙。
二、南膽部洲。住民勇猛強記而能造業行,能修梵行,有佛出此土,此三事勝於其他三洲及諸天。
三、西牛貨洲。多牛、多羊、多珠玉。
四、北俱盧洲。則無所繫屬,無有我所,壽命千歲。

 
「南瞻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合稱三大部洲,此三洲人民具有善根,亦能信受佛法而修梵行,是故護法韋馱尊天菩薩,發願護持此三洲,所以佛門稱之為「三洲感應」。而北俱盧洲之人民,雖然壽命千歲,從中不夭壽,生活富裕,享受福樂,但卻不信受佛法,是故韋馱尊天菩薩就沒有護持此洲。

據會性法師曾聽一位老和尙講聞:北洲大地平坦,無高山峻嶺,河川平淺,水流不急,人涉水而過,不須橋樑,但須寬衣。彼洲之人無人我相,不執著這東西是我的,因此,過河時脫下衣物,至彼岸有衣便穿,不相計較。韋馱菩薩發心到北洲弘傳佛法,做四洲感應;不料第一步就出問題,因不明北洲風俗習慣,過河寬衣,竟把衣服頂在頭上,以便上岸穿著。當地人看了覺得奇怪至極,不聽他說法,結果,沒辦法感應北洲,只三洲感應。會性法師覺得聽起來有點類似神話,是否屬實,不得而知,他看徧藏經並未發現,也許不注意溜過了。根據這則故事,北洲沒佛法,世間聖人或許有,但無出世聖人,既無佛法,韋馱菩薩不須護持,故只三洲感應。

韋馱(Skanda),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韋馱天。或稱韋將軍,韋天將軍。本為婆羅門教之神,又稱迦絺吉夜(Karttikeya,意譯六面子)、鳩摩羅(Kumara,意譯童子)、善梵(Subrahma),原為戰神,有六頭十二臂,手執弓箭、騎孔雀。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紀後傳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為伽藍之守護神,為南方增長天八大將軍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將軍之首。生而聰慧,早離塵欲,修清淨梵行童真之業。受佛陀付囑而鎮護東西南三洲,修行勇猛精進,最後亦將成就佛道,排行於千佛之最後一尊佛,名號為「樓至佛」。



[1] 又稱四大洲、四天下、須彌四洲、四洲形量。
[2] 據說須彌山南方,有大樹名閻浮提,很特殊,樹葉露水滴觸石頭、砂子,都會變成金,而且是最殊勝的金,故名南勝金洲。
[3] 佛世時,平均壽命約百歲,皆以減劫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