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有法友與印隆討論關於《淨土十疑論》「第七疑」中,師子覺沒有順利往生彌勒內院的故事。關於此事,其實很多學者已有做相關研究。因此約略整理一些內容如下,提供各位法友參考。
一、 關於《淨土十疑論》
(一) 作者真偽
關於《淨土十疑論》之作者,一般的說法是隋朝天台智顗(智者)大師所作,其實已有多位國內外學者研究,此論是後代假借智者大師之名而作。
1.
在《隋智者大師別傳》、《國清百錄》(皆為灌頂法師所作,為智者大師之上首弟子),其中對於智者大師的著作記載,皆無此論。
2.
按《續高僧傳》之記載,智者大師為往生兜率內院。
3.
隋唐的佛教著作都沒有提及此書。日本所傳的天台宗著作中,也沒有此書的記載。
4.
此書經日本學者望月信亨考證,也認為應該不是天台智者的作品。特別是第七疑中,引用了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無著、世親三兄弟的故事,因此不可能是智者大師所作。
5.
唐朝時,此書以《阿彌陀經決十疑》為書名,由最澄傳入日本,在天寶年間已經開始流傳。但《臺州錄》中沒有寫出作者,延曆寺玄日的《天台宗章疏》中,稱此書作者為荊溪湛然。根據本書後序,本書在宋朝時,由天台宗明智中立傳給陳瓘。[1]因此此書為天台智者所作的傳說,可能是在宋朝後才出現。[2]其他約六部淨土古籍,亦有相似的記載。
(二) 《淨土十疑論》「第七疑」內容探討
1. 原文
問:「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隨從下生三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淨土耶?」
答:「求生兜率,一日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
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云:『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淨土,但眾生能念阿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皆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淨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生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淨良伴,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何須致疑也?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恆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淨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
又聞西國傳云:『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
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云:『汝見彌勒,即來相報。』
世親去已三年始來,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
世親報云:『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
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世親報云:『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
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2. 《十疑論》引用經文論證失誤
(1) 行眾三昧,深入正受
在《十疑論》說:「求生兜率,一日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云:『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論》中話意,與《彌勒上生經》完全不符。
因為在《上生經》中,「行眾三昧,深入正定。」只是諸功德中一部份而已,[3]還有許多修持與攝持的條件,「行眾三昧,深入正受。」只是諸功德的一部份。
(2) 方便接引
另外關於「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之說,也是不符合經義。《彌勒上生經》中所指出的修諸功德,有「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受八戒齋」之說,為最簡單方便法,與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得往生西方淨土是同一模式。而若能一生中至少能持一次「八關戒齋」,並把功德迴向往生兜率淨土,將來即得往生兜率陀天。
(3) 依報境界
《十疑論》認為兜率天宮是欲界,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不能令眾生聞者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此說亦與《彌勒上生經》不符合,因為據經文記載,兜率內院是依報莊嚴,一樣有樹林、風聲、樂器說法,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聞者皆發無上道心。[4]
而兜率內院之天女,不是令人升起貪著耽玩欲愛者,而是「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5]兜率內院的五百億寶女,是五百億諸天天子願力所化。五百億天女,是大神「牢度跋提」,為了莊嚴微妙寶宮,所以化生九億天子和五百億天女,為使幫助說法。
(4) 清淨良伴
在彌陀淨土中,「西方三聖」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諸大菩薩、祖師大德等眾善知識,在其國土接引眾生。
兜率淨土則有「彌勒三尊」──彌勒菩薩、法華林菩薩、大妙相菩薩,復有他方諸大菩薩發心而來。
古來大德發願往生者眾,如阿難尊者、戒賢大師、道安法師、玄奘大師、窺基大師、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智者大師、道宣律師。近代虛雲老和尚、太虛大師、慈航法師等。其他尚有很多大德高僧也是求願往生彌勒淨土。[6]
(5) 無生之位
《十疑論》說:「彌陀淨土往生者,遂至無生之位」,其實十方淨土皆是。兜率淨土之眾生,將來皆「於無上道,得不退轉」。[7]
(6) 願力之別
《十疑論》認為釋迦佛和彌勒佛出世時,仍有恆沙眾生見佛不得聖果,唯有彌陀淨土眾生無有一人退落三界。[8]此說也是有誤,因為諸佛願力不同,不可一概而論。釋迦佛之願力,在五濁惡世度眾生,濁世眾生福力微薄,見佛不得聖果者眾。[9]彌勒佛本願,則是人間成淨土時成佛。[10]
二、《淨土十疑論》師子覺故事
《十疑論》以世親來說「師子覺」因為貪受天樂、五欲自娛,因此不見彌勒。認為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唯有願生西方方能得不退轉,因此不應求生兜率。此點更是漏洞百出,也可見錯誤見解障礙往生淨土之謬!以下,試探此傳說的相關論述。
(一)出處
最早記載相關故事的典籍,為唐代玄奘大師所著的《大唐西域記》〈阿瑜陀國〉條所載:
其弟世親菩薩,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受業,博聞強識,達學研機。無著弟子佛陀僧訶(唐言師子覺)者,[11]密行莫測,高才有聞。二三賢哲,每相謂曰:「凡修行業,願覲慈氏,若先捨壽,得遂宿心,當相報語,以知所至。」
其後師子覺先捨命,三年不報。世親菩薩尋亦捨壽,時經六月,亦無報命。時諸異學皆譏之,以為師子覺、世親流轉惡趣,故無靈鑒。……其後無著菩薩於夜初分,方為門人教授定法,燈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虛下降,即進階庭,敬禮無著。
有一天仙乘虛下降,即進階庭,敬禮無著。無著曰:「爾來何暮!今名何謂?」
對曰:「從此捨壽命,往睹史多天,慈氏內眾,蓮花中生。蓮花纔開,慈氏讚曰:『善來廣慧!善來廣慧!』旋繞纔周,即來報命。」
對曰:「從此捨壽命,往睹史多天,慈氏內眾,蓮花中生。蓮花纔開,慈氏讚曰:『善來廣慧!善來廣慧!』旋繞纔周,即來報命。」
《大唐西域記》,簡稱《西域記》,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門人辯機筆受編集而成。玄奘大師於唐貞觀三年(629)起,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西行印度求法,在印度逗留了十七年,於貞觀十九年(645)返回長安,回國時帶回大量佛經原典,後來在長安弘福寺和慈恩寺致力於佛經翻譯和著述工作。
玄奘大師的兜率淨土信仰,主要也是受「彌勒決疑」說的影響。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主要經典中,有許多署名為「彌勒」,因此後來專門從事唯識學說的人大多信奉彌勒的兜率淨土。此外,他在印度的親身經歷,也使他親眼見到那兒彌勒信仰的流行情況。他曾對人說──西方的道俗,善作彌勒之業,這是因為同在欲界之內(兜率天是欲界六天中的第四重,與凡夫眾生所居的閻浮提同屬欲界),所以比較容易成功的緣故。因而他在臨終前還對眾人說偈道:「南無彌勒如來,應正等覺,願共含識,速奉慈顏。南無彌勒如來,所居內眾,願捨命已,必生其中!」
(二)《大唐西域記》前後內文之探討
《大唐西域記》卷五敘述「阿踰陀國」的見聞,云:「凡修行業,願覲慈氏,若先捨壽,得遂宿心,當相報語,以知所至。」但在前也載有無著菩薩夜升天宮,於慈氏菩薩受法之傳說:
在更早的真諦法師(499-569)譯有《婆藪槃豆法師傳》,[14]也說明無著菩薩上升兜率多天聽彌勒菩薩說法,也祈請彌勒菩薩為眾生說法,令信解大乘。
婆藪槃豆法師者……「婆藪」譯為「天」,「槃豆」譯為「親」……婆藪槃豆是菩薩根性人,亦於薩婆多部出家,後修定得離欲。……雖得小乘空觀,意猶未安,謂理不應止爾!因此乘神通,往兜率多天,諮問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為說大乘空觀,還閻浮提,如說思惟,即便得悟;於思惟時,地六種動。既得大乘空觀,因此為名,名「阿僧伽」,阿僧伽譯為「無著」。爾後數上兜率多天,諮問彌勒大乘經義,彌勒廣為解說。隨有所得,還閻浮提,以己所聞,為餘人說。聞者多不生信,無著法師即自發願:「我今欲令眾生信解大乘,唯願大師,下閻浮提,解說大乘,令諸眾生皆得信解!」彌勒即如其願,於夜時下閻浮提,放大光明,廣集有緣眾。……雖同於一堂聽法,唯無著法師得近彌勒菩薩,餘人但得遙聞夜共聽彌勒說法。晝時無著法師,更為餘人解釋彌勒所說,因此眾人聞信大乘彌勒菩薩教…………彌勒於兜率多天,悉為無著法師解說諸大乘經義。[15]
於傳統說法中,無著菩薩經由禪定,上升至兜率天親自從學於彌勒菩薩,從彌勒處得到《瑜伽師地論》並傳述後世。若是如此,無著菩薩早就見過彌勒菩薩,並從此聞法。
(三)世親菩薩
來相報的「世親菩薩」,[16]在陳朝的真諦法師(499-569)有譯《婆藪槃豆法師傳》,[17]對於其有相關記載。但現代學者Erich Frauwallner認為,無著之弟為瑜伽行派之論師(古世親),著《俱舍論》之世親為說一切有部之論師(新世親),為同名之二人;[18]而1937年於西藏所發現的《阿毗達磨燈論》(Abhidharma-dīpa),認為《俱舍論》作者與瑜伽行派之論師世親為同一人。印順法師則認為,古世親與新世親有師承的關係。[19]
世親菩薩雖為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但其所著之《淨土論》,[20]是印度佛教裡唯一論述彌陀淨土法門的專書。世親從其瑜伽唯識派的立場,提出了自宗所認為的彌陀淨土法門。其承認彌陀本願的強大,但更強調以奢摩他、毗婆舍那為中心的五念門修行,否定「唯願無行」的淨土信仰,提供一套瑜伽唯識派的止觀修行,主張以智慧、慈悲、方便為往生淨土的要素。這種「聖者往生因論」,與後世淨土思想的「凡夫往生因論」有很大的不同。
世親著作《淨土論》,是主要從瑜伽行唯識學派的立場,而非從淨土經典本身的立場,論述對彌陀淨土法門的實踐,而非單一彌陀經土經典的註釋。強調自力、以自為依止的修行態度,以代表利他的迴向門為終結。最後,五念門與五門配對,這讓五念門修行道,不只成為往生之因,甚至被提升為自利利他的成佛之道。
《淨土論》開頭有「願生安樂國」之偈誦︰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在其所撰的《攝大乘論釋》結尾迴向,也有︰
我說句義所生善,因此願悉見彌陀,由得淨眼成正覺。
(四)印順法師的看法
印順法師對於這樣的看法,作持疑的態度:
有人說:從前修學彌勒法門的師子覺,發願求生兜率內院,結果生在外院,享受欲樂;往生兜率淨土,怕不大可靠。不知有師子覺生在外院的故事,凡是弘傳彌勒法的,真諦、玄奘大師,以及無著、世親的傳記中,都沒有此種記載,這只是別有用心者的故意傳說而已。[21]
印順法師對於《大唐西域記》非屬「傳記」,對其採用認定,曾是有所取捨的,曾考訂二例:
早一些,五五○頃,真諦的傳說:世親與如意為同時的大德。再早些,四八○頃,吉迦夜的傳說,何嘗不可以世親為師,如意為弟子!如意與世親的或先或後或者同時,這不過傳說紛歧,不能確定二人的關係而已。焉能偏據《西域記》的傳說,武斷摩奴羅以前的世親為古世親![23]
印順法師重視「彌勒淨土」,是因為如《彌勒下生經》所說,為「人間淨土的實現」:
求生兜率淨土,目的在親近彌勒,將來好隨同彌勒一同來淨化的人間,以達到善根的成熟與解脫;不是因為兜率天如何快活。彌勒的淨土思想,起初是著重於實現人間淨土,而不是天上的。這如《彌勒下生經》所說。……人間淨土的實現,身心淨化的實現;這真俗、依正的雙重淨化,同時完成。佛弟子都祝願彌勒菩薩,早來人間,就因為這是人間淨土實現的時代。 [24]
印順法師並有云:「正念彌勒尊,求生彼淨土,法門最希有,近易普及故!見佛時聞法,何憂於退墮?」對於「彌勒淨土」是讚歎歡迎的,祈願「彌勒淨土的早日來到這個苦難娑婆世界的人間」,「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
三、從淨土思想之演變試論
淨土本為大乘佛教之理想,且種類極多,諸佛創立淨土的願心在於廣渡眾生,因此有許多適應廣大群眾的淨土及其方法。淨土與末法思想的關係極深,經典中也到處敘述。而往生淨土本僅為成佛過程的一種中途站,並非最終目的,但淨土教徒常有當成目的之錯解,導致若無廣度眾生的發心,容易變成消極、自私的態度。
淨土法門在印度有龍樹、世親的讚述,而提倡以信方便到達阿惟越致地的方法。特別是龍樹菩薩明示稱念十方諸佛之後再敘阿彌陀佛的本願,並明示阿惟越致是往生以後所得,並非現身。世親則作《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又稱《往生論》、《淨土論》),以五念門作為往生之行因。
佛法傳入中國,乃東漢明帝時代(67);淨土思想發揚時期約是東晉太元十年(385),此年道安法師發揚「兜率淨土」法門,以皈依彌勒、求未來往生兜率內院為主,盛行彌勒信仰。道安法師徒弟慧遠,弘揚西方淨土,是為蓮宗初祖。
後彌陀信仰受到政治干預的影響,[26]並與彌勒信仰發生了論爭,並逐漸成為主流,因此中唐以後的淨土法門,多以專指彌陀法門而言。
自北魏曇鸞,經隋代的道綽、[27]到唐代的善導,都把阿彌陀佛看作是法、報、應三身中的報身,視淨土為超越迷妄世界的報土。曇鸞依《觀無量壽經》,以三幅十六觀為往生正因,又依《觀無量壽經》以稱名為本願正因。後代的淨土行者特強調信心的稱名念佛即是由此而來。道綽和善導不僅強烈反對阿彌陀佛淨土是應土(化土)的說法,並宣揚極樂之勝、兜率之劣的觀念,[28]主張彌陀淨土優於彌勒淨土,這都構成為淨土宗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
同時還有迦才撰寫的《淨土論》(見《大正藏》卷四十七)更是宣揚極樂淨土是實,兜率淨土是虛;極樂淨土是淨,兜率天宮是穢。又舉出兩者的十種差別來加以論證。經過淨土宗人的闡揚,阿彌陀佛是報土,且優於淨土的思想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龍華懺儀》為明代浙江天臺山
幻為如惺禪師,以天臺教觀而撰,而與如惺禪師同一時代之江蘇 昆山居士--蓮池大師弟子 王志堅,亦有撰寫《彌勒懺法》一卷,且修習兜率天宮觀。
相信彌陀淨土與彌勒淨土應是相互成就──往生西方淨土,並不妨礙其上生兜率內院,反正亦然。於《佛說阿彌陀經》有云:「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極樂國土的眾生,可以任運往來十方佛土,禮拜供養諸佛菩薩,因此當然可以往至兜率內院,奉覲彌勒菩薩。
因此,印隆個人認為,《淨土十疑論》「第七疑」所提出的師子覺故事,不應作為彌陀淨土與彌勒淨土的優劣比較,因為其需要考證點頗多。若以此對兜率淨土產生懷疑或妄加評斷,實是不智之舉。不同的淨土就像不同的學校,諸佛以願力所成,接引不同根性與法緣之眾生。因此應視眾生之根性,給予適當的法門修持鼓勵,最終目的都是成就佛道──為利眾生願成佛!
參考資料
[3] 《上生經》云:「佛告優波離說:『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華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跏趺坐』。」
[4] 《上生經》:「兜率陀天,五百億天子,以天福力造作宮殿,化作五百億寶宮,化作五百億七寶行樹,出五百億諸天寶女。寶女住立樹下,執百億寶無數瓔珞,出妙音樂,時音樂中,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其樹生果如頗黎色,一切眾色,入頗黎色中,是諸光明右旋宛轉,流出眾音,眾音演說大慈大悲法。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振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如是天樂,不鼓自鳴,此聲出時,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
「五大神中『喜樂』,雨如意珠,顯說無量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及說五戒,無量善法,諸波羅蜜。」
「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色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7] 《上生經》云:「佛告優波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於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
《彌勒下生經》說:「將來大地化為淨土,純以金沙覆地,處處皆有金銀之聚,人壽八萬四千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穩快樂,時彌勒下生。」
[11] 師子覺,梵名 Buddhasijha,音譯作佛陀僧訶。印度無著菩薩之門人,通達密行,以高才聞名於世。玄奘所譯之《阿毘達磨雜集論》十六卷,乃合揉無著之《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及師子覺之釋者,為十支論之一。
[16] 世親菩薩(梵文:वसुबन्दु Vasubandhu),舊曰天親菩薩,音譯婆藪盤豆、筏蘇盤豆、伐蘇畔度、筏蘇畔徒、婆藪槃陀。佛教4世紀瑜伽行唯識學派論師,生於北印度健馱邏國富婁沙富羅城,在說一切有部中出家,為無著之弟,和無著同為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創始人。
古世親即富婁沙富羅城憍屍迦之子、無著之弟,出家後初學說一切有部之學,後轉習大乘,其年代應在三二○年至三八○年頃。
新世親之出生地不詳,曾以佛陀蜜多羅為師,屬於有部,然又傾向經量部;據傳說,甚受正勤日王及太子婆羅袟底也(梵 Bālāditya)禮遇。其年代約在四○○年至四八○年間。俱舍論、七十真實論等書均為新世親所著。
[21] 《成佛之道》(增註本p.130)原文:
「有人說:從前修學彌勒法門的師子覺,發願求生兜率內院,結果生在外院,享受欲樂;往生兜率淨土,怕不大可靠。不知師子覺生在外院的故事,凡弘傳彌勒法門的,真諦、玄奘三藏,以及無著、世親的傳記中,都沒有此種記載,這只是別有用心者的故意傳說而已。」
「有人說:從前修學彌勒法門的師子覺,發願求生兜率內院,結果生在外院,享受欲樂;往生兜率淨土,怕不大可靠。不知師子覺生在外院的故事,凡弘傳彌勒法門的,真諦、玄奘三藏,以及無著、世親的傳記中,都沒有此種記載,這只是別有用心者的故意傳說而已。」
[25] 內中記載初踏上北天竺時,有一小國名「陀歷」,國內修行者皆修彌勒淨土。陀歷國有一尊彌勒聖像高八丈,每遇齋日彌勒聖像自然發光,因此,引起鄰近國王皆來供養。彌勒聖像的由來,由一位羅漢,以神通力帶一位雕刻師,上兜率陀天觀彌勒菩薩高度色貌,而後刻木作像,前後上去三次雕刻才完成。
法顯順領西南行,看到很多土族自雕彌勒聖像朝拜,法顯訪問一些土人,才知道立聖像風氣,自佛陀涅槃後三百年至今。此地盛傳,未來彌勒大士繼承釋迦,傳授三寶到此地,所以才有結彌勒因緣的風氣。
[26] 彌勒信仰的發展使最高統治者敏感到了它對自身統治的負面影響,引起了高度的警覺和關注。唐玄宗就頒發了《禁斷妖訛敕》,明令禁止假託「彌勒下生」的名義從事各種不利於王朝統治的種種活動。這一舉措給了彌勒下生信仰以沉重的打擊。此外,彌勒信仰還遭到佛教內部彌陀信仰思想的不斷衝擊,在這內外雙重壓力之下,彌勒信仰也就漸趨衰落了。
[29] 為了配合人間淨土理想的提出、推行和實現,太虛又著意於改造佛教,使之人生化,人間化,提倡「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所謂人生佛教,是指佛教要以人類為中心,以人生為基礎,也就是對人類以外的其他眾生,如天神、鬼神等存而不論;再是不重視「人死」,他認為人生重於人死,生活重於生死。人生佛教內涵的核心是重在做一個好人,成就人格,並進到成佛的境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