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智者大師 - 第23集:親註《淨名》,王躬受持


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智者大師五十六歲,離開揚州,回到誕生地荊州,以報生地之恩,受少老鄉親夾道歡迎,其盛況,依道宣律師在《續高僧傳》中說:「道俗延頸,老幼相攜戒場,講坐眾將及萬。」[1]


於當陽縣玉泉山創造玉泉寺,並重修十住寺。是年,又得隋文帝敕給「玉泉寺」匾額。

因大眾齊聚聽法,人數之多,引發當地縣令不安,欲將信眾全部驅逐下山。

幸得晉王所派來使,永做檀越,護持玉泉寺。

隋文帝開皇十四(594)年,智者大師五十七歲,在玉泉寺講《摩訶止觀》、《法華玄義》。


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歷經十年完成(陳至德三年,585年-隋開皇十五年,595年),皆由 灌頂法師筆錄成書。

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智者大師五十八歲,講《維摩經》並著《淨名疏》。

因晉王再次遣使,邀請 智者大師到揚州弘法,因此在揚州完成《淨名疏》,並贈予晉王。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智者大師五十九歲,離開揚州,重反天台。竭盡全力,繼續撰著《淨名疏》。[2]



大愛高僧傳-智者大師 - 第23

智者大師(大愛高僧傳)
 


創玉泉寺

旋鄉答地,荊襄未聞。既慧日已明,福庭將建,於當陽縣玉泉山而立精舍,蒙勅賜額,號為一音,重改為玉泉。其地本來荒險,神獸蛇暴,諺云三毒之藪,踐者寒心。創寺其間,決無憂慮。
施鄉答地,荊襄未聞。既慧日已明,福庭將建,於當陽縣玉泉山而立精舍,蒙勑賜額,號為一音,重改為玉泉。其地本來荒險,神獸虵暴,諺云三毒之藪,踐者寒心。創寺其間,決無憂慮。[3]

答地:如佛鹿苑、鸚林說法,皆報夙恩也。
荊襄者:荊州古南陽郡,改為江陵府,又為襄陽府。今朝為荊門軍當陽縣,即屬江陵。

玉泉寺初為一音,當開皇十三年賜額名玉泉,乃水色如玉也。常聞此寺是故蜀將關王神力所造,玉泉寺記,略不言之。今偶得玉泉之碑,說智者抵渚官,登南紀,望雲山,特建道場。觀沮嶂山色堆藍,紫雲如蓋,此可居乎。初卜清溪,意其迫隘,難安於眾。行至金龍池北,百有餘步,有一大木,婆娑偃蓋,中虗如庵,遂於其下趺坐宴安,入大寂定。
一旦,天地晦冥,風雨嘷怒,有無限妖恠,種種殊形異狀,攢簇師前,將欲為害;又有巨蟒,長十餘丈,張口礪牙,意欲食啖;復有陰魔列陣,砲矢雨下。經一七日,了無懼色,師憫之曰:汝所為者,生死幻夢,貪著眾業,不自悲悔,猶來惱吾耶?訖,俱滅不見。
一夕,雲霧開爽,月明如晝,有二聖者,部從威儀,如王者狀。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褁帽而秀發。師遂顧問:聖者何來?曰:予乃蜀前將軍關羽兒子日平,以戰功故,常鎮是邦。此山號三毒山,自古迄今,人跡罕到,唯龍虵虎豹妖精鬼魅之所窟宅。大德聖師,何枉神足?」「貧道自天台過,欲於此處建立道場,少酬生成之德。神曰:果如是,弟子當為造寺化供,以延十方清眾何如。此去一舍地,有山狀如覆舡,其土深厚,形勢將旺。弟子於此建寺,願師禪定七日。言訖而退。
師既出定,大廈告成,楩楠交錯,棟宇崢嶸,丹鮮明,金碧相照,迎請師居,聚眾演法。
一日,神曰:弟子在昔,用兵討伐,膾肝𧢲肉,恣縱貪嗔。今日何幸,得聞無上菩提出世間法,今已洗心滌慮求戒品,永芘佛乘乘,教化群生。從其請,為之秉爐傳授,自此齊潔,愈更精明(已上前碑文也)
續僧二十七云:釋法行者,言多卓異,或居山谷,時入市廛。每往清溪,路由覆舡山頂,見泉流茂木,乃顧曰:十年後,當有大福慧人,營建伽藍。乃智者來儀,果成先告。今知行師,預曉前意,乃聖人也。

者,定也。三毒既伏,何所憂慮乎?![4]


祈雨滅邪見

是春夏旱,百姓咸謂神怒,故智者躬至泉源,滅此邪見。口自呪願,手又撝略,隨所指處,重雲靉靆,籠山而來,長虹煥爛,從泉而起,風雨衝溢,歌詠滿路。
是春夏旱,百姓咸謂神怒,故智者躬至泉源,滅此邪見。口自呪願,手又撝略,隨所指處,重雲靉靆,籠山而來,長虹煥爛,從泉而起,風雨衝溢,歌詠滿路。[5]

當時龍佔其境,智者於金龍池側以建玉泉,百姓龍怒不雨矣。
撝略者:謂指獲,謂法,即是持呪也。[6]


王積怖懼

荊州總管上柱國宜陽公王積,到山禮拜,戰汗不安。出而言曰積屢經軍陣,臨危更勇,未嘗怖懼,頓如今日。
荊州總管上柱國宜陽公王積,到山禮拜,戰汗不安。出而言曰:積屢經軍陣,臨危更勇,未甞怖懼,頓如今日。[7]

隋書列傳第五云:王世積,闡熙新囶[*]人。父雅,周朝持節開國儀同三司。世積容貌魁岸,要帶十圍,風神爽拔,有傑人之表。高祖受禪,封宜陽公。平陳後,進位柱國荊州總管。及起遼東之役,為行軍元帥。至柳城遇疾回,拜涼州總管。謀反事洩,坐誅。[8]



求請《淨名疏》

其年王使奉迎,
其年王使奉迎,[9]

開皇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其時文帝徵王入朝,故書云弟子今入朝覲。
行次峽州,馳仰之誠,與時而積,故遣使迎,希便進道。來月下旬,唯遲祇接,書百錄,更不盡書。開皇十一年王雖受戒,意旨未盡,智者其時急有南岳荊州之行,故忩遽而去。王既瞻望,故重有迎者也。[10]


荊人違覲,向方遙禮,臨岐望絕。
荊人違覲,向方遙禮,臨岐望絕。[11]

智者答恩,建玉泉、十住兩寺竟,故別父老,意返天台。彼處鄉人,攀違不得,覲奉逕禮清姿,望斷行[*]矣![12]


既而重履江淮,道俗再馳,欣戴大王,尸波羅密先到彼岸,智波羅密今從稟受。
既而重履江淮,道俗再馳,欣戴大王,尸波羅蜜先到彼岸,智波羅蜜今從稟受。[13]

既而者,荊人望斷之語也。智者重反楊州,而晉王行次陝,故遣使至江都迎也。
先受戒竟,今求請名疏,故云今從稟受等也。[14]


請文一

請文云弟子多幸,謬稟師資,無量劫來,悉憑開悟。色心無作,昔年虔受,身雖疎漏,心護明珠,定品禪枝,併散歸靜。荷國鎮藩,為臣為子,豈藉四緣,能入三昧?電光斷結,其類實多,慧解脫人,厥朋不少。即日欲伏膺智斷,率先名教,永汎法流,兼用治國。未知底滯可開化不?師嚴道尊可降意不?宿世根淺可發萌不?菩薩應機可逗時不?書云:人生在三,事之如一。況譚釋典,而不從師?今之慊言,備歷素欵。成就事重,請棄飾辭。
請文云:弟子多幸,謬稟師資,無量劫來,悉憑開悟。色心無作,昔年虔受,身雖踈漏,心護明珠,定品禪枝,併散歸靜。荷國鎮藩,為臣為子,豈籍四緣,能入三昧?電光斷結,其類實多,慧解脫人,厥朋不少。即日欲伏膺智斷,率先名教,永汎法流,兼用治國。未知底滯可開化不?師嚴道尊可降意不?宿世根淺可發萠不?菩薩應機可逗時不?書云:人生在三,事之如一。況譚釋典,而不從師?今之慊言,備歷素欵。成就事,請棄飾辭。[15]

此請文,百錄題目謂王謝天冠仍請淨名義疏,略去前九十七字。其間語句亦有差者,想章安揀治如此也。
色心無作者:如云不起而已,起則性無作。假色,大乘戒體也。
定品禪枝者:四禪八定,枝林功德也。
四緣者:一、荷國,二、鎮藩,三、為臣,四、為子。有此四緣,豈能入三昧耶?
電光斷結者:如阿難入電光三昧,斷結證四果。又如遺教經云: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是也。
惠解脫人,修三念處成三解脫,如常辨。
人生在三者:君臣、父子、師資,諸書具載多矣。
請棄飾辭者:王請大師不須謙退,故云棄飾辭也。[16]


答曰:謬承人汎,擬迹師資,顧此膚疎,以非時許。況隆高命,彌匪克當,徒欲沈吟,必乖深寄。
答曰:謬承人汎,擬迹師資,顧此膚踈,以非時許。況隆高命,彌匪克當,徒欲沉吟,必乖深寄。[17]

此乃不允所請者也。[18]



請文二

重請云:學貴承師,事推物論,歷求法界,措心有在。仰惟宿植善根,非一生得,初乃由學,俄逢聖境。南嶽記莂,說法第一,無以仰過,照禪師來,具述斯事,于時心喜,以域寸誠。智者昔入陳朝,彼國明試,瓦官大集,眾論鋒起。榮公強口,先被折角;兩瓊繼軌,纔獲交綏;忍師讚歎,嗟唱希有!弟子仰延之始,屈登無畏,釋難如流,親所聞見,眾咸瞻仰,承前荊楚,莫不歸伏。非禪不智,驗乎金口,比聞名僧所說,智者融會,甚有階差。譬若群流,歸乎大海,此之包舉,始得佛意。唯願未得令得,未度令度,樂說不窮,法施無盡!
重請云:學貴承師,事推物論,歷求法界,措心有在。仰惟宿植善根,非一生得,初乃由學,俄逢聖境。南岳記莂,說法第一,無以仰過,照禪師來,具述斯事,于時心喜,以域寸誠。智者昔入陳朝,彼國明試,瓦官大集,眾論鉾起。榮公強口,先被折角;兩瓊繼軌,纔獲交綏;忍師讚歎,嗟唱希有!弟子仰延之始,屈登無畏,釋難如流,親所聞見,眾咸瞻仰,承前荊楚,莫不歸伏。非禪不智,驗乎金口,比聞名僧所說,智者融會,甚有階差。譬若群流,歸乎大海,此之包舉,始得佛意。唯願未得令得,未度令度,樂說不窮,法施無盡![19]

說法第一者,如南岳印證云: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照禪師乃南岳弟子,梁傳前有列名,正傳全失,惜哉!
梁朝凡有兩瓊:彭城寶瓊,住建安院,身長七尺五寸,背脾龍文,三十九齒。一日講次,外人見寺有白龍現,男女奔至寺,但見瓊在座講,因是號為白瓊。建初寶瓊,常被萬椿樹皮黑袈裟,故號烏瓊,此衣後智者得之,進與煬帝,文在百錄兩瓊少時同學,後亦道價相當。
繼軌者:軌則,車轍也。初與智者論議,如世𩰖戰,皆接軌而上也。
才獲交綏乃馬頦下之纓也。戰則兩馬相觸,以爭勝負;今兩瓊才始交綏,怯而便走。如左傳云:交綏而退
者:荊州則舊楚國之地。
非禪不智者:更有非智不禪句。經雖多出,今依觀心論疏解之。云:空、無相、無作,名三解脫,亦名三三昧。從正見入,定發無漏。智名大臣,定名大王,故名三三昧,非智不禪也。正定生正見,發無漏。定為大臣,正見為大王,名三解脫,非禪不智也。
驗乎金口,皆佛說也。聞眾所說,智者以四悉檀融會經論,剖折諸家執爭,如大海吞流,包舉而盡,正得佛意也。[20]


淨名經疏

復使柳顧言,稽首虔拜(云云)。智者頻辭不免,乃著淨名經疏。河東柳顧言、東海徐陵,並才華族胄。應奉文義,緘封寶藏,王躬受持。
復使柳顧言,稽首虔拜(云云)。智者頻辭不免,乃著名經疏。河東柳顧言、東海徐陵,並才華族胄。應奉文義,緘封寶藏,王躬受持。[21]

淨名疏,大師為晉王撰者二十八卷,荊溪略成十卷,現世流行。
並才華族胄者,似如同加潤色飾也。
徐陵,陳朝僕射。陳破後,不入隋朝,乃常隨智者,故有此言也。[22]



[1] 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冊50,頁566下。
[2] 參見《大正藏》冊50,頁195下。
[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0c24
[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a04
[5]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b14
[6]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b17
[7]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b20
[8]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b23
[9]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c04
[10]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c05
[1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c11
[1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c12
[1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c15
[1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c17
[15]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1c20
[16]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2a04
[17]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2a14
[18]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2a16
[19]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2a17
[20]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2b03
[2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2b22
[2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下,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72c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