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多次遣使,求請 智顗法師下山,重返金陵弘法。智顗法師感受陳後主並非真心求法,只是欲利用佛教力量、利用其崇高的聲望與號召力,以維持搖搖欲墜的世俗政權,因此屢屢婉拒。
後來在陳後主真心齋戒、供養三寶後,其在敦請 智顗法師下山的一書中,表示崇仰與懇切之意,如他說:「都下法事恆」興,希相助弘闡。」[1]智顗法師觀時機已成熟,因此答應出山弘法。
在陳後主至德三年(585),智顗法師終於離開天台山,再度來到金陵,開始了弘傳佛法的時期,當陳朝君臣上下,莫不敬幕不已。[2]
陳後主親自恭迎,並敕住鍚靈曜寺。再請智者大師登上太極殿,陳後主率領朝中數百官員,親臨盛會法筵,畢恭畢敬,請 智顗法師升座,開講《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影片演出《大智度論》)。陳後主以帝王之尊,自始至終,恭坐座中,以國師之禮相待智顗法師。
金陵弘講
仍出金陵,路逢兩使,初遣應勅左右黃吉寶,次遣主書陳建宗,延上東堂,四事供養,禮遇殷勤。立禪眾於靈耀,開《釋論》於太極。又講《仁王》、《般若》。百座居左,五等在右,陳主親筵聽法。僧正慧𠷐、僧都慧曠、長干慧辯,皆奉勅激揚難。似冬氷峨峨共結解,猶夏日赫赫能消。天子欣然,百僚盡敬。
仍出金陵,路逢兩使,初遣應勑左右黃吉寶,次遣主書陳建宗,延上東堂,四事供養,禮遇慇懃。立禪眾於靈耀,開《釋論》於太極。又講《仁王》、《般若》。百座居左,五等在右,陳主親筵聽法。僧正惠暅、僧都惠曠、長干惠辯,皆奉勑擊揚難。似冬氷峩峩共結解,猶夏日赫赫能消。天子欣然,百僚盡敬。[3]
講竟,慧𠷐擎香爐賀席曰:「國十餘齋,身當四講,分文析理,謂得其門。今日出星收,見巧知陋,由來諍競不止,即座肅穆有餘。七夜恬靜,千枝華耀,皆法王之力也。」陳主於廣德殿謝云:「非但佛法仰委,亦願示諸不建。」
講竟,惠暅擎香爐賀席曰:「國十餘齋,身當四講,分文折理,謂得其門。今日出星收,見巧知陋,由來諍競不止,即座肅穆有餘。七夜恬靜,千枝華耀,皆法王之力也。」陳主於廣德殿謝云:「非但佛法仰委,亦願云諸不逮。」[5]
諫檢僧尼
[2] 《智者大師別傳》:「陳少主問群臣:『釋門中隨為名勝?』徐陵對曰:『瓦官禪師,德邁風霜,禪鑑淵海。昔遠遊京邑,群賢所宗,今高步天台,法雲東藹。永陽王北面親承,願陛下詔之還都弘法,使道俗咸荷。』」(灌頂著,《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冊50,頁194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