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廢帝光大元年(567),智顗法師三十歲,拜辭 慧思禪師,同法喜二十七人,依 慧思禪師的指示至金陵弘法。其以縱橫無礙的辯才,講解佛法的奧妙,在東晉以來佛教文化最盛的金陵,立足而揚名於世。
既奉嚴訓,不得扈從衡嶽。
既奉嚴訓,不得扈從衡嶽。[4]
素聞金陵仁義淵藪,試往觀之,若法弘其地,則不辜付囑。[6]
「金陵」,古之揚州,李巡曰:「江南之氣躁勁,厥性輕揚,故曰揚州。」即今江寧府也。地曰金陵,水曰建業,山號蔣山,城曰石頭。《金陵漢地理志》云:「古之秣陵,秦始皇改為建安,孫權改為建業。晉武帝平吳,復為秣陵。敏帝諱業,改為建康。凡六朝達國之地,始孫權,次東晉,次劉宋,次南齊,次梁武,至陳六朝,計四十餘帝,總三百餘年。」如李白詩云:「四十餘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隨東流。」又〈金華釋保暹懷古詩〉云:「石城秋月滿,煙水冷蕭蕭,戰氣悲千古,歌聲皷六朝。蛩鳴宮草暗,霜白井梧凋,竟日秦淮上,思賢莫可招。」
仍共法喜等二十七人,同至陳都。
仍共法喜等二十七人,同至陳都。[8]
然上德不德,又智音者寡。[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