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懺悔的理論與方法:第一節 禮佛的懺悔功用



  在佛門寺院的晚課中,有一篇〈大懺悔文〉。〈大懺悔文〉主要的內容,就是稱頌、禮拜八十八佛;然後,念上一篇懺悔文,以表示發露懺悔;最後是發願回向。經文是采自《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也就是十大願王中的第八願。

  為什麼這篇以「八十八佛」為主的功課,可以稱為〈大懺悔文〉,成為佛門住眾每天晚課時必念的功課之一呢?這篇〈大懺悔文〉是宋朝時代,西夏一位從西域來的法師,號「不動」者所編集;因為他是修密教金剛部的,所以又被人稱為「金剛」法師。〈大懺悔文〉裡面的八十八佛名,是引自《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和《佛說決定毗尼經》。前者有五十三佛名,後者有三十五佛名,加起來共八十八佛名;最後的「南無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則是另外加入的,不在前二經的佛名之內。

  這五十三佛名和三十五佛名,真得具有那麼大的作用,使得依它們而組成的功課,被稱為〈大懺悔文〉嗎?我們來看經中怎樣說。

  在《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中,有一段經文是:
 時藥上菩薩說是過去五十三個名已,默然而住。爾時行者即于定中,得見過去七佛世尊毗婆屍佛而讚歎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宣說五十三佛,乃是過去久遠舊住娑婆世界、成熟眾生而般涅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眾生,得聞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於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若複有人能稱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若複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者,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皆悉清淨。以是諸佛本誓願故,於念念中即得除滅如上諸罪![1]
  這段經文,對於想懺悔的人來說,相信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因為,只要恭敬的禮敬五十三佛,就是造了四重罪——殺、盜、淫、妄;或者造了五逆罪——殺父、害母、殺害阿羅漢、破和合僧團、惡意出佛身血,以及誹謗大乘經典等最重的罪業,都可以滅除,內心重獲清淨。既然四重五逆的大惡大罪,都可以因敬禮五十三佛而消滅了;其他無意間所犯的小罪,則只要敬禮五十三佛,便能獲得滅除,更是不用疑問了。

  再來看《佛說決定毗尼經》中,如何解說「三十五佛」的功用:
若有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于女人、或犯男子、或故犯塔犯僧,如是等余犯,菩薩應于三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晝夜獨處,至心懺悔……。菩薩如是現此三十五佛,如在目前;思惟如來所有功德,應作如是清淨懺悔。菩薩若能淨此罪已,爾時諸佛為其現身,為度眾生亦說種種諸行,成就愚惑諸眾生故。[2]
  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出,稱念(或觀想)、敬禮三十五佛,也可以滅除五無間的重罪,功用和五十三佛是一樣的不動法師將它們排列在一起,加上〈普賢行願品〉的發願回向,稱之為〈大懺悔文〉,實在是無可厚非。因為,稱念、敬禮這八十八佛,可以懺除四重、五逆、五無間地獄的重罪,自然可以說是功用最大的懺悔文了

  禮佛、念佛既然有這麼大的懺悔功用,那麼,我國佛教徒的愛好禮佛念佛,以拜佛為懺悔的正途,也就不足為奇。

  除了八十八佛為寺院晚課必須稱念、敬禮之外,一般佛教徒也有只禮拜一尊佛或菩薩的。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以及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等,都深受我國佛教徒的恭敬與禮拜。經典上也都有記載敬禮這些佛菩薩的功德,除了能消業障滅罪,也能增長福德智慧

  總之,禮佛對一般佛教徒來說,是有它重大且廣泛的意義。因此,懺悔時自然就少不了禮佛。



[1] 見《大正藏》第二十冊六六四頁上。
[2] 見《大正藏》第十二冊三八頁下及三九頁上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