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中峰國師訓誨文》十一、經行叉手當胸,趺坐脊梁挺起;尋常習慣自然,不必裝威作勢



經行叉手當胸,趺坐脊梁挺起

  在經行的時候,合掌當胸。穿袍搭衣走路部是有威儀的,手不能一甩一甩。祖師訓悔「經行」,指走路的時候要叉手當胸,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目不斜視、耳不旁聽,這麼樣行路的威儀,是非常莊嚴肅靜的;不要東張西望,只能左右回視半展眸。

        「趺坐」──打坐時要坐端正,脊樑要挺起,正確合宜的姿勢,也能助益禪觀修持,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威儀動靜要經常保持莊重,才不愧為佛門修行人。

這是提醒行者在日常之起居動作,皆須謹慎,切莫放逸懈怠,保持嚴肅與莊重。佛門中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是一個修行者所應該重視的行儀。佛經裡也記載,出家人的威儀莊重,也是能渡化眾生!

佛陀的弟子舍利弗,被譽讚智慧第一,他就是有一次在路上遇到馬勝比丘,看到馬勝比丘的走路威儀肅穆端嚴,所以心生歡喜,再聽他說法後,即帶著徒眾跟著佛陀出家。由此可知,佛門非常注重威儀。


一切動作皆不出「行、住、坐、臥」四者,皆應莊重合宜,故稱「威儀」,即所謂「四威儀」──「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指行者「行」走時要能像風,輕快敏捷;站「立」要有站相,要如松樹一般,正直挺拔;「坐」要有坐相,要像大鐘一樣,沉穩莊重;睡「臥」的姿勢要像彎弓般,右脅而臥(吉祥臥)。如果不重視這些基本的行儀,就是威儀不好。

若不重視威儀,行為粗魯、沒有禮貌、言行不當、談吐庸俗、衣冠不整,如此缺乏生活的禮儀,就不容易受人尊重。學佛之人,尤其是初學者,走路不可以隨便,說話不可以輕率;當說則說,該怎麼樣就要怎麼樣,回歸他應有的威儀,才是修行。

尋常習慣自然,不必裝威作勢

養成好習慣,好習慣能提正念,所以如果平時經常這樣,然後就變成一種習慣,習慣就變成一種自然,那就自自然然地身有威儀,不必特意造作出來,反而不威儀。
好的習慣,內德就會顯現,根本不需要裝威作勢,保持一切時都一樣。「威」是表現出來的一種氣質,「儀」是儀則,就是有規則可尋。久久鍛練,從內心自然生起,身心合一,就會有一種威德表現出來,這就是「尋常習慣自然,不必裝威作勢」,這是假裝不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