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天下善知識者,莫過師長




看到許多法友紛紛感念與祝賀師長教師節快樂,心中很是感動!願這樣美善的尊師重道精神,能傳承下去。

「上報四重恩」之一,就是要報答師長恩德。懺王《梁皇寶懺》也有一段〈奉爲師長禮佛第二十四〉,可知佛弟子們對於師長之恩是常懷在心的:
應念師長恩德。何以故爾?……師長於我恩德無量,大慈獎諭,恆使修善,願出生死,到於彼岸,每事利益,令得見佛,除煩惱結,永處無爲,如此至德,誰能上報?若能終身行道,止可自利,非報師恩。所以佛言:「天下善知識者,莫過師長。既能自度,亦復度人!」

在我們的生命成長過程中,師長對我們的影響甚大,除了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外,還有辛苦撫育、拉拔我們的父母,以及同學、長輩等。還有身為佛弟子的我們,三寶是讓我們離苦得安樂的教授師長、同參道友是我們同學善知識、檀越信施是成就道業的外護善知識。生命中 有許多值得我們感恩的善知識,願我們都能時時憶念三寶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願我們自己也是一位善知識,在人生道上廣結善緣值逢貴人,在菩薩道上則能時時利益眾生!

天台《小止觀》〈具五緣〉有云,要「近善知識」,即是要親近善知識。學佛修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能夠分辨善、惡知識。以下引用 果如法師開示之文,謹與各位法友分享:
不要以為世人常講的、或親朋好友介紹的某某人有神通或有某種能力,能夠替你治病、看因果、消災解難等,就認為這些人士有感應、很靈驗一定修行很高且就是正道。若是如此,就容易產生很嚴重的問題。其實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用三法印去印證其所言所行,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一般非正信佛教的外道,不是以消災解難、轉運增福為賣點而通不過諸行無常印,就是喜愛強調其本身能力多大、修行多高、多威猛而通不過諸法無我印。
我們要知道,惡知識教誡錯誤觀念與錯誤修行所帶來的害處,會比我們修學遇到困難無法突破或原本一知半解時的情況更嚴重、更糟糕。因為一旦具足了某重學知學解去修以後,其所產生出來的力量,往往會造成一種根生蒂固的認知,之後如果要想修正或移除,則非常困難。這就像我們若染上了一些惡習,想要從這惡習裡出離出、改正,就非常不容易。

「善知識有三:一、外護善知識,經營供養,善能將護行人,不相惱亂。」
善知識有三種,第一種是外護善知識。這其實就是一般所說的施主,也就是能夠供養修行人生活及修行上所需的一切大小設備,包括病痛時的醫藥或照顧,或開車接送等種種行為上的幫忙護持。「將」即「持」之意,將護也就是看顧、照顧。
這種外護善知識只要肯發心、肯護持、肯來培福、對出家人恭敬、不毀謗佛法,我們就可以把他當作善知識。所以他不一定要有修證,不一定要能教導我們高深教理或修行,甚至外護善知識有時不見得是個佛教徒,很可能是自己的親人,他願意護持你,但是他對佛法不見得有信心;或者也可能有人看你很積極努力,他願意提攜、照顧你。
除此之外,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要能做到「不相惱亂」。有很多的善知識,尤其是在衣食方面的供養者,供養久了以後,常常就變得想要掌控這位修行人,例如會要求修行人接受他的某些觀點或作法,這種情形就稱為「惱亂」。因為這種善知識護持久了後常會認為,該修行人今天能夠有的成果或成就,都是由於他護持、發心的結果,所以他就或多或少地會開始干涉這位修行人的種種事務,好比該學哪種法門或如何經營弘法事業等。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其頗常見,我們也蠻常聽到的,甚至現在有些較有名望的大德、修行者也曾發過這類例子。所以做一個外護善知識也要能時常觀照自己,檢視自己是否落入這種居功我慢的心態。尤其應該瞭解,一位修行者從默默開始修行,到漸漸成就,甚至後來名氣漸大、護持者眾時,其實因緣也一直在變化,如果自己能適應每段的因緣變化則很好,若無法配合,也應該珍惜每段因緣。

「二者、同行善知識,共修一道,互相勸發,不相擾亂。」
同行善知識其實就是現在所謂的同學,也就是學習同一個法門的朋友,又稱為同道。為學無侶則道孤,修學佛法、禪定修行也不例外,有同道一起向學才能互相砥礪切磋。所謂砥礪切磋是指:彼此分享對佛法的種種認知、信念或修行體驗,互相規勸、勸過,更可以互相策發鼓舞、成長信心。所以這種善知識很重要。
同樣地,前提也是不要互相擾亂,因此最好「共修一道」。若修不同法門,常會因為彼此尚不清楚不同法門其實只是入手的方便處、對實相的切入點不同,但其實法法道同,便認為自己所修才是最好,因而產生很多意見上的分歧以及語言上的爭辯,也就演變成所謂的法執。此外,人和人相處、接觸久了以後,也容易發生蠻多問題,所以即便已相當熟識,仍應該要保持適當的禮節與尊重,偶爾也應保持一定的距離。總之,這種方便需自己節制,否則陷入人我感情之中,有時可能就有蠻多困擾。

「三者、教授善知識,以內外方便禪定法門,示教利喜。」
嚴格說來,我們所追求的善知識就是屬於這一類。何謂內外方便?外方便是指修行前所需具備的條件,簡單的說也就是小止觀的前五章: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內方便則是有關禪定修行的內容內涵,以及實際修行時可能會發生的種種狀況與應對方法,也就是小止觀後五章所言。教授善知識不僅要在內外兩種方便同時具足,而且還得清楚如何與何時使用種種方便來幫助我們,此外,對於禪定法門的層次跟內涵,自己也要有真實的體驗,如此才能指導、教導我們,使我們能從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體驗真實的法喜與禪定的身心受益。
如果能夠遇到這樣的善知識,那真是我們千生得來的福報;如果承蒙這樣的善知識指導,無論他在言語上給我們多嚴厲的指責,乃至於喝斥,或者態度冷漠、不關懷,我們都不應該起心抱怨,反而應該覺得:「這種善知識難得,我要好好跟隨他學習!」我們要瞭解,這一類的善知識有時候為了調教、指導修學者,對他人可能很親切、言語態度很好,可是對修學者本身可能就非常嚴厲,用上種種訶責。佛門裡面接引眾生的方式,在剛開始時,往往會用一種方便善巧,也就是柔和語、方便語、愛語等讓人易於接受的方式接引進門;但是,一旦引進門、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以後,就不能完全只用這種方法。因為若繼續如此,只會讓大家停留在一種人我感情上的酬作,若想進一步在法上有所增益就非常困難。當修學者懈怠、犯錯時,就要不吝指導、嚴格督導,在修行的必要關鍵時刻甚至得用佛法的喝斥。所以我們可能會感到很奇怪:「師父以前還對我蠻好的,怎麼後來對我越來越兇呢?」其實態度越兇、言語越嚴厲,可能就是代表自己已經慢慢進入修行狀況,值得調教,所以師父才開始用方法了;反之,如果不值得調教,師父永遠都只會表現奉承的那一面。
因此對於教授善知識,我們要瞭解,重點不在於他言行態度上給我們多少溫暖、陽光,而是應該在修行的內涵上,能否真正指導督我們,使得我們在道業修行上有所成長;只要他有法可以給我們,無論教誡是否嚴厲,我們都應該滿心歡喜地接受、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