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佛陀」傳記影片(十九)化解焰口大苦




        在這部影片中,詮釋 目犍連尊者[1]救度母親的「焰口」,是出於《佛說盂蘭盆經》。據《盂蘭盆經》所載,佛陀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為神通第一。一日於結夏安居期間,在定中見生母墮在餓鬼道,皮骨相連,鼓腹針喉,饑渴難堪,即用缽盛飯,往餉其母。但是目犍連的母親口一張開,即從口中吐出火焰,就把食物燒成焦炭,目犍連見狀,悲痛萬分,為拯救其母脫離此苦,乃向佛陀請示解救之法。佛陀遂指示目犍連於七月十五日的眾僧解夏安居自恣日,設齋供奉眾僧,仰仗三寶福德慈悲力,感救餓鬼道倒懸之苦。《盂蘭盆經》: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順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目犍連尊者感念佛陀的慈悲度化,並為引導後世眾生,而云:
「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何爾不?」
佛言:
「大善此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王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現在父母、過去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於盂蘭盆中,施予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趣,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修孝順因,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悲,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供法會,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行是法。」

因此,緣於過去印度佛教僧侶結夏安居圓滿日,目犍連尊者為救度母親而設齋僧的因緣,沿傳至今,每到農曆七月十五日,佛弟子恪遵佛制,舉辦盂蘭盆法會,打齋供僧,以此功德回向現世父母消災延壽,七世父母得以脫離惡道,往生淨土。此一年一度的盂蘭盆法會,成為佛教中的一大重要節日。

















[1] 目犍連尊者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譽為神通第一。又作摩訶目犍連、大目犍連、大目連、目連;意譯天抱。為古代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羅門種。生而容貌端正,自幼與舍利弗交情甚篤,同為刪闍耶外道之弟子,各領徒眾二百五十人。嘗與舍利弗互約,先得悟解脫者必以相告,遂共競精進修行。後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說示,而悟諸法無我之理,並告目犍連,目犍連遂率弟子一同拜謁佛陀,蒙其教化,時經一月,證得阿羅漢果。目犍連與舍利弗歸依佛陀後,共同精進修道,遂成諸弟子中之上首,輔翼佛佗之教化。晚年在王舍域內行乞時,慘遭嫉恨佛陀教團之婆羅門徒執杖梵志,以瓦石擊死,此係佛陀涅槃前之事。佛陀於竹林精舍門邊建塔弔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