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有許多人來請益,但也有所謂的「問難者」。在本影片中有一段,是以阿闍世王來告知外道,佛陀不會去回答這類的問題,因為跟修行解脫沒有直接關係。
於經典中,則是有數次記載,如《雜阿含經》卷16·408中記載,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很多比丘聚在一起討論世間有常等,佛陀告訴他們,這些論題「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非正向涅槃」,與佛法的修學不相應。而鼓勵比丘們議論「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助益熄滅離貪瞋癡,趣向解脫之道。
佛陀對弟子或外道門徒所提出這類問題皆不正面答覆,因為佛陀認為這些問題,跟修行解脫沒有直接關係,所以不作答覆(不記答),為佛四記答中之捨置記答。這些問題稱作「無記」,即對於外道以顛倒之見來問難的事,而佛則捨置不答。[3]
無記(梵文:अव्याकृत,avyākṛta,巴利語:avyākata)是梵語的漢譯,指無法敘述或說明的見解,為超越經驗認知層次的問題。這些被稱為無記的問題,沒有正確解答、沒有益處,因此釋迦牟尼佛不予回答。在漢傳佛教中,有「十四無記」的說法,此外又有「十二無記」[4]、「十三無記」[5]、「十六無記」[6]。在巴利文三藏中,則稱「十無記」。[7]慧聰法師研究佛典(三藏)中與及教界大德的著作,認為可分為五種無記,比較後看起來,「十無記」比較忠於原始教法,其他的很可能是後來的大德所衍生出來的,但是「十六無記」所探討的比較深入圓滿。[8]
表格
1 五種無記內容
五種無記
|
出處
|
|
十無記
|
《中阿含經》卷六十《箭喻經》[9]
|
1.世有常,2.世無有常
3.世有底,4.世無底
5.命即是身,6.命異身異
7.如來終,8.如來不終,9.如來終不終,10.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
|
十二無記
|
《雜阿含經》卷三十四[10]
|
1.世間無常,2.常無常,3.非常非無常
4.有邊無邊,5.邊無邊,6.非有邊非無邊
7.是命是身,8.命異身異
9.如來有後死,10.無後死,11.有無後死,12.非一有非一無後死
|
十三無記
|
佛光《雜阿含經》三[11]
|
1.世間無常,2.常無常,3.非常非無常
4.有邊,5.無邊,6.邊無邊,7.非邊非無邊
8.命即是身,9.命異身異
10.如來有後死,11.無後死,12.有無後死,13.非有非無後死
|
十四無記
|
《大智度論》[12]
|
1.世界及我常,2.世界及我無常,3.世界及我亦有常亦無常,4.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無常
5.世界及我有邊,6.無邊,7.亦有邊亦無邊,8.亦非有邊亦非無邊
9.死後有神去後世,10.無神去後世,11.亦有神去亦無神去,12.死後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後世,13.是身是神,14.身異神異
|
十六無記
|
《佛學今詮》[13]
|
1.世界永恒,2.非永恒,3.即永恒又非永恒,4.即非永恒又非不永恒
5.世界是有限,6.無限,7.即有限又無限,8.非有限非無限
9.如來滅後存在,10.不存在,11.即存在又不存在
12.非存在亦非不存在,13.身心是一,14.是異,15.即一又異,16.非一非異
|
通常大乘經典都採用「十四無記」為通說,又作「十四不可記」、「十四難」,由四大類問題所組成的:(一)世界是否永存,(二)世界是否有邊際,(三)如來滅後是否存在,(四)身心是否合一。
表格
2 「十四無記」的內容
四大類問題
|
十四無記
|
現代解釋[14]
|
世界是否永存
|
(一)世間常
(二)世間無常
(三)世間亦常亦無常
(四)世間非常非無常
|
1.世界恆常存在嗎?
2.世界不恆常存在嗎?
3.世界既恆常又不恆常嗎?
4.世界既非恆常又非不恆常嗎?
|
世界是否有邊際
|
(五)世間有邊
(六)世間無邊
(七)世間亦有邊亦無邊
(八)世間非有邊非無邊
|
5.世界有邊際嗎?
6.世界無邊際嗎?
7.世界既有邊又無邊嗎?
8.世界既非有邊又非無邊嗎?
|
如來滅後是否存在
|
(九)如來死後有
(十)如來死後無
(十一)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
(十二)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
|
9.生命與自我是同一的嗎?
10.生命與自我不是同一的嗎?
11.如來死後還存在嗎?
12.如來死後不存在了嗎?
|
身心是否合一
|
(十三)命身一
(十四)命身異
|
13.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嗎?
14.如來死後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嗎?
|
四大類問題而發展出多種無記;而這「十四無記」除第四大類問題(身心是否合一)發展出兩個問題外,其他三大類皆發展出四個問題,如此一共有十四個問題。這些問題,乃係總舉外道由「斷、常、一、異」等妄見所生起之邪執。前十二句,係針對「有、無」等而發之問句;後二句,則針對「一、異」而發。
通常大乘經典都採用「十四無記」比較多,以下,比較大乘經典與原始佛教經典對於這些「無記」問題之記載
《雜阿含經·四〇八經》
|
《雜阿含經·九六二經》
|
《中阿含經·箭喻經》
|
|
世界及我常?
|
世間常
|
世有常
|
|
世界及我無常?
|
世間無常
|
世間無常
|
世無有常
|
世界及我亦有常亦無常?
|
世間有常無常
|
世間常無常
|
|
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無常?
|
世間非有常非無常
|
世間非常非無常
|
|
世界及我有邊?
|
世間有邊
|
世間有邊
|
世有底
|
世界及我無邊?
|
世間無邊
|
世間無邊
|
世無底
|
世界及我亦有邊亦無邊?
|
世間有邊無邊
|
世間邊無邊
|
|
世界及我亦非有邊亦非無邊?
|
世間非有邊非無邊
|
世間非邊非無邊
|
|
死後有神去後世?
|
如來死後有
|
如來有後死
|
如來終
|
死後無神去後世?
|
如來死後無
|
如來無後死
|
如來不終
|
死後亦有神去亦無神去?
|
如來死後有無
|
如來有無後死
|
如來終不終
|
死後死後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後世?
|
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
如來非有非無後
|
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
|
是身是神?
|
是命是身
|
命即是身,是命是身
|
命即是身
|
身異神異?
|
命異身異
|
命異身異
|
為命異身異
|
佛陀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圓滿的人格,且具一切種智者;在當時對某些眾生不解答十四無記的問題,是怕落入斷、常、偏、邪等見當中。因為這些問題的本身就是「顛倒之見」、是「戲論」、是「邪見」。佛曾告訴阿難說,若我若答「有我」,更增加他的邪見;若答「無我」,又增加他的痴惑。反過來我若答「有我」那是我生「常見」,若答「無我」那是我生「斷見」,所以我是離二邊而說緣起的。
佛法最可貴的是實踐,若修行者用太多精力去研究與自己無關的事,是鑽牛角尖自求煩惱。如《箭喻經》中所描述的情形:身上中了毒箭,要趕快想辦法把毒箭拔出來,不要浪費時間去了解,毒箭飛來的方向、材料、箭尾毛…等。如此就叫本末倒置,失去與法相應的機會,這是愚痴的行為。[16]
對於此類無記的問題,佛陀一概置而不答。歸納原因有三種:(一)此等之事,皆為虛妄無實之事。(二)諸法既非「有常」,亦非「斷滅」。(三)此十四無記乃鬥諍法、無益之戲論,對修行無有用處,故不予置答。佛陀在《遺教經》中也說:「戲論者,其心則亂。」說話要利己利人才說,否則皆是「戲論」。
佛陀/Buddha EP51 【諸法本無常 大林立教言】
參考資料:
[1] 有一次,一位名叫鬱低迦的外道出家修行者,到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拜訪佛陀。問訊寒暄後,外道鬱低迦問:
「瞿曇!世間有邊嗎?」
「鬱低迦!這是無記。」佛陀回答。
「那麼,瞿曇!世間無邊嗎?」
「鬱低迦!這也是無記。」
「瞿曇!那,世間是常呢?還是無常?生命的本體是身體呢?還是與身體異離的?真我在死後是存在的呢?還是不存在?」
「鬱低迦!這些都是無記。」
「瞿曇!您說這些都是無記,那到底您的主張是什麼呢?」
「鬱低迦!我以自己正覺的體證宣說,使眾生得以和我一樣,徹底地脫離憂苦煩惱,盡苦而正覺解脫。」
「瞿曇!那您說說看,世間到底有多少比例的人,是走您所體證的這條路出離解脫的呢?是半數?或是三分之一?」
到此,佛陀就沈默不回答了。縱然外道鬱低迦再三追問,佛陀都沈默以應,不予回答。
這時,在旁邊的尊者阿難心想:不能讓鬱低迦這位修行人,錯以為他問倒了佛陀,錯以為佛陀害怕了答不出來!於是,尊者阿難就接下話題,回答說:
「鬱低迦!就讓我打個比喻吧:譬如有一位國王,在邊境建了一座十分牢固的城堡,為了安全起見,只留有一道城門進出。城門有一位守門人,聰明黠慧,擅長辨認進出的人,能阻擋所有不應當入城的人。守門人知道,城堡的外牆十分堅固,連個縫隙都沒有,所有的人、畜,只能從這道門進出,沒有第二個進出的可能了。鬱低迦!世尊也是這樣,知道所有已經出離的解脫者,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是走斷五蓋、修四念處、七覺支這條道路而成就的,至於人數的多少,到底是世間的半數或三分之一,那就不重要了,佛陀是不會在這方面用心的。」
本典故取自《增支部第一0集第九五經》、《雜阿含第九六五經》。
「瞿曇!世間有邊嗎?」
「鬱低迦!這是無記。」佛陀回答。
「那麼,瞿曇!世間無邊嗎?」
「鬱低迦!這也是無記。」
「瞿曇!那,世間是常呢?還是無常?生命的本體是身體呢?還是與身體異離的?真我在死後是存在的呢?還是不存在?」
「鬱低迦!這些都是無記。」
「瞿曇!您說這些都是無記,那到底您的主張是什麼呢?」
「鬱低迦!我以自己正覺的體證宣說,使眾生得以和我一樣,徹底地脫離憂苦煩惱,盡苦而正覺解脫。」
「瞿曇!那您說說看,世間到底有多少比例的人,是走您所體證的這條路出離解脫的呢?是半數?或是三分之一?」
到此,佛陀就沈默不回答了。縱然外道鬱低迦再三追問,佛陀都沈默以應,不予回答。
這時,在旁邊的尊者阿難心想:不能讓鬱低迦這位修行人,錯以為他問倒了佛陀,錯以為佛陀害怕了答不出來!於是,尊者阿難就接下話題,回答說:
「鬱低迦!就讓我打個比喻吧:譬如有一位國王,在邊境建了一座十分牢固的城堡,為了安全起見,只留有一道城門進出。城門有一位守門人,聰明黠慧,擅長辨認進出的人,能阻擋所有不應當入城的人。守門人知道,城堡的外牆十分堅固,連個縫隙都沒有,所有的人、畜,只能從這道門進出,沒有第二個進出的可能了。鬱低迦!世尊也是這樣,知道所有已經出離的解脫者,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是走斷五蓋、修四念處、七覺支這條道路而成就的,至於人數的多少,到底是世間的半數或三分之一,那就不重要了,佛陀是不會在這方面用心的。」
本典故取自《增支部第一0集第九五經》、《雜阿含第九六五經》。
[2] 於《箭喻經》中,佛陀有云:「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何等法我一向說耶,此義我一向說;苦苦、習(集)苦、滅苦、滅道跡,我一向說;以何等故,我一向說此,此是義相應,是法相應,是梵本行,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是故我一向說此。」《大正藏》一冊 p805 中下。
[4] 十二無記之說,第一類問題「世界是否永存」與第二類問題「世界是否有邊際」,個別發展出三問題,少了二個問題而成「十二無記」。但要注意的是,它與「十三無記」是同一個《雜阿含經》的內容;然而「佛光阿含藏」,只把「十二無記」中的「有邊無邊」分開,成為「有邊」、「無邊」,如此才有「十三無記」的出現。
十無記之說,是把「如來滅後是否存在」發展為四個問題;其他三類主要問題,只發展出二個問題,共計十個無記。
一日「耆那教」的出家人問佛,到底有沒「我」呢?連問三次,佛皆默然不答,這位行者只好離去;這時阿難問佛陀:「您若不回答問題,反而讓他起邪慢,認為佛陀無能答覆問題。」
佛告阿難說;我若答「有我」,更增加他的邪見;若答「無我」,又增加他的痴惑。反過來我若答「有我」那是我生「常見」,若答「無我」那是我生「斷見」,所以我是離二邊而說緣起的。
可知佛陀只要答覆一個問題,就會衍生更多問題。這位耆那教的出家人仍不死心,又來問佛陀:「像佛陀樣的聖人,死後會到那裡去?」
佛陀答:「一堆柴火燃燒起來,一直到滅掉為止」
「這火熄向何處?是熄向東或西、向北或向南?」耆那教出家人,不知所言,因為他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這火熄向何處?是熄向東或西、向北或向南?」耆那教出家人,不知所言,因為他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在《大乘義章》卷六中亦有提到「十四無記」;但它第三大類的問題,並非指「如來滅後是否存在」,而是跟《大智度論》一樣,只是指「人死後是否有神
(我)」來去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