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華嚴經.淨行品》課程,接續「乞食得不得」的後四願──恭敬、不得恭敬、慚恥人、無慚人。
在托缽起食時,若遇到恭敬的施主,要發願一切眾生對三寶起恭敬心。「法在恭敬中求」,修學一切佛法必須恭敬,才能獲得真實利益。師父舉《華嚴經》善財童子之例,想到《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對於一切眾生都恭敬,因為其信受大乘法教,也終成就佛道。
師父並舉《禪林寶訓》中,法眼禪師求法之典故,即使喝斥驅趕都無法澆滅求法的真心,最後能得法。這一點很令人感動,嘆現在人實在根器不足。83年在北齋時,有次聽學員長說起,有人想跟 懺公出家,跪了三天,以示求法的決心與恭敬。
而若見到不恭敬者,要發起無盡悲願,並反省自己德行。對於境界不起貪嗔癡,不起人我分別,沒有一法不是佛法。想到 會性長老曾開示,出家人要過三關:名關、利關、恭敬關,才能真實如法修持,真正利益眾生。
見慚恥人,要發願六根清淨無染;不在塵境上沾染,是成就菩提道的路徑。這一項讓印隆聯想到《法華三昧懺法》,其懺悔內容,就是六根懺悔,以真正得到法的受用。
而若見無慚無愧者,則不要起厭惡心,要發願他能轉化。想到在社會新聞中,常見到造作惡業的眾生,這一點就很重要,因為他們也是具有佛性,只是現在墮入歧途;不起厭惡心,也是不與其結惡緣,並發願他將來有因緣能轉迷為悟,這才是菩薩的心量。
接下來,進入「得食正食」的內容,師父這一段講得很生活實用。
若見合意之食物,不起貪染,真正做到知足常樂;見不合口味的食物,不起瞋恚厭惡。在任何境界,都能保持心地清淨不染,享受而不起分別執著。這與具足戒中的「眾學法」,有同樣的精神。
也想到在佛光叢林學院的過堂,佛學院學生不可以挑選菜樣,不可以因為不喜歡吃而退菜,以此訓練我們不要在飲食上起分別,也能營養均衡攝取。
「過堂」的意義是「經過齋堂一趟」,唯是為了修道色身所需要的食物補給。因此必需「不貪、不瞋、不痴」──不貪求各自喜好之物、不過份飽食、不揀擇精細、不起煩惱惡想,「吃飯」也是一門修行,是五堂功課之二。《禪林象器箋叢軌門》說:「僧眾入齋堂進食,不著不貪,是為過堂。」
師父說,每一次飲食,都是一堂功課。食物只是療治飢餓病的藥石,如何藉鏡觀修,好好辦道,念念都不忘修行,是修行人的功課,不以世間飲食來滿足口欲之樂。
最後師父舉了星雲大師與沈春華的因緣,沈春華是天主教徒,但星雲大師用一碗美味誠意的麵感動了她。我們自己不貪求美食,但要發心供養大眾,這也是度人結善緣的善巧方便。
感恩今日得到一碗滿滿的禪悅法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