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藏傳佛教出家女性的歷史、現狀與未來(1)



 

藏傳佛教出家女性是藏傳佛教僧團四部眾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們分別隸屬于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息解派、覺域派、噶舉派、覺囊派和格魯派等宗派。目前,藏傳佛教出家女性已遍佈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整個藏族地區及內蒙等信仰藏傳佛教的地區,甚至在其他一些國家也有不少藏傳佛教出家女性。但是本文探討的物件或研究的範圍主要界定在藏族地區,擬運用田野調查的方法,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藏族地區的尼僧作客觀探討。

 

一、尼僧的產生與發展

首先有必要對藏族尼僧的諸多稱謂作簡要介紹,尼僧即出家女性,在藏語中有許多稱謂,諸如「增瑪」(btsun-ma),意即「尊者女」;「格瑪」(dge-ma),意即「善女」;或又稱作「覺姆」(jo-mo),原意為「佛母」、「後妃」、「貴婦」,後沿用為出家女性之稱謂;或稱作「瑪覺」(ma-jo),此乃「阿媽覺姆」之簡稱,其中「阿瑪」一詞意為「母親」;或稱作「阿尼」或「阿尼覺姆」(A-ne-jo-mo)。「阿尼」,意即「姨母、姑母」等等,這些稱謂是對出家女性的一種尊稱,它體現了藏民族對出家女性的敬重。

藏傳佛教出家女性產生於西元8世紀。雖然佛教早在西元7世紀就正式傳入吐蕃藏地,但是一直沒有產生藏族出家僧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從印度、尼泊爾、漢地幾路傳入吐蕃,而且松贊干布對佛教採取積極扶持的態度並建立了大昭寺、小昭寺等不少佛殿。然而,當時的佛殿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寺廟,只不過是一些用來供奉佛像、佛經的佛堂廟殿而已,裏面沒有常住僧人。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在於苯教在吐蕃社會中具有廣泛的宗教勢力,並在吐蕃王朝中充當國教,而佛教始終處於受壓抑的地位,故在吐蕃一直沒有具備產生出家僧尼的客觀條件。

西元8世紀中期,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登基王位,他在吐蕃推行了一系列果斷有效的興佛措施,如親率妃眷、子女、文武百官等上層貴族盟誓興佛,先後兩次頒佈興佛詔書,號召吐蕃上下,男女老少學習佛教經典,信奉佛教。又從尼泊爾、鄔仗那迎請寂護和蓮花生大師,創建了著名的桑耶寺,並初次試度吐蕃藏地第一批僧伽「七覺士」,而且還從印度、漢地等延請無垢友、噶瑪拉希拉、阿難達、西拉姆紮、摩訶衍那等翻譯了大量的佛教顯密經典,在吐蕃廣泛傳播佛教。同時,鼓勵吐蕃貴族婦女及大臣子孫等剃度出家,弘揚佛法。

為此,赤松德贊的王妃卡欽薩措傑(比丘尼益西措傑)隨蓮花生大師剃度出家,之後,以王妃覺姆贊赤嘉姆尊(比丘尼卓薩絳曲傑)為首的30名貴族婦女在摩訶衍那禪師前削髮為尼,從此吐蕃藏地開始有了出家尼僧,特別是以比丘尼卓薩絳曲傑為首,在桑耶寺建立了藏傳佛教史上最早的比丘尼僧團。

根據有關史料,最初步入佛門出家為尼的女性大多數是吐蕃王室的貴族婦女。比如,以赤松德贊的王妃益西措傑、卓薩絳曲傑等為中心的一批上層貴族女性出家者,便在吐蕃藏地構築了吐蕃社會的一個特殊階層。她們在社會上與出家男性享有同等的地位,並作為吐蕃佛教的傳播載體,在吐蕃社會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吐蕃時期僧尼在生活上享有優厚的待遇,赤松德贊將出家僧人置於很高的位置,僧尼的所有生活費用均由王庫供給,還特別獎勵修習佛法的女弟子。他對出家僧人所採取的「三戶養僧制」等一系列優待措施,使吐蕃僧尼人數因此而與日俱增,出家僧尼在吐蕃藏地得到迅速發展。

當時在桑耶、青浦、曲臥日、葉巴、覺摩囊及卡熱等修行地出現了女眾道場,並產生了卓薩都森、瑪爾貢薩、覺姆貢姆、勒薩西饒仲瑪、史勒卓瑪等著名尼僧或尼僧成就者。據考證,當時僅皈依女密宗大師益西措傑的僧眾就達3000多人,其中尼僧有1000多人,成為吐蕃尼僧的主流。

由此可見,西元8世紀,作為吐蕃藏地產生剃度僧人、建立僧伽組織之初始,就出現了大批的吐蕃藏地女性出家者,特別是王室貴族婦女出家為尼,步入佛門,積極參與佛事活動,使當時受到吐蕃藏地土著宗教——苯教勢力極力排斥的佛教,得到了有力的支援,從而推動了佛教在吐蕃藏地的傳播和發展。

西元9世紀,赤祖德贊即熱巴巾執政時期,吐蕃王朝對佛教的扶持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使吐蕃佛教進入鼎盛時期。藏文史料記載,赤祖德贊為了進一步弘揚佛法,派遣吐蕃青年前往印度學習翻譯,擴大譯經場所,敕令核定舊譯佛經,統一佛經名詞術語,編纂佛經目錄,即《丹噶目錄》、《欽浦目錄》和《旁塘目錄》,為藏文大藏經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還在吐蕃全境大興佛寺,先後建立聞、思、修之修行院,講、辯、著之講經院,慧、淨、賢之律儀院等30座寺院,千座佛殿,十萬座佛塔。特別是修建了吐蕃歷史上有名的烏香多宮殿,至此號稱在吐蕃藏地建造的佛教寺院多達1008座。

同時,贊普對出家僧人的禮敬達到了極限,以表示對佛教的尊崇,「頭頂二部僧」,並法定每7戶人家供養一位僧人,令全社會必須禮敬僧人,授予僧人極高的政治權力,隨著僧人地位的日益提高,僧尼人數急劇增加,而且所有出家僧人受到了社會的普遍敬重,並享有特殊的社會地位。因此,赤祖德贊時期吐蕃佛教便出現空前盛況。

西元9世紀中葉,由於赤祖德贊大肆興佛的一系列措施,大大削弱了貴族大臣們的地位與權勢,加重了國家和百姓的負擔,尤其是吐蕃王朝規定的一系列保護僧人的嚴刑峻法,更助長了社會上反對佛教的情緒,從而引發了信奉苯教的上層貴族和廣大苯教信眾的聯合反對,甚至貴族大臣們利用吐蕃王朝內部潛伏已久、業已激化的矛盾,發生政變,弑王害臣,擁立朗達瑪為吐蕃新的贊普。

朗達瑪(約842-846在位)即位以後,隨即發動了吐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禁佛運動,給佛教以致命的打擊,致使佛教及僧尼失去了昔日的生存環境。

以朗達瑪滅佛而告終的佛教,在吐蕃藏地與苯教經過長達幾百年的衝突、融合的曲折歷程終於走到了盡頭。這一歷程,史稱藏傳佛教「前弘期」。與此同時,吐蕃尼僧也隨著朗達瑪的滅佛和吐蕃王朝的瓦解,在吐蕃藏地衰微。

正如文化是運動的,而且是息息不停的,西元9世紀末,藏傳佛教開始在邊遠藏區復興,分別從東部藏區和西部阿裏地區向腹地衛藏迅速發展,即藏傳佛教「後弘期」便開始肇端。西元894年,衛藏10人從喇欽貢巴饒賽授戒返回後,在前後藏地區分別建立道場,攝收徒弟,傳授教法。其中,後藏5人中的黎·羅追勳努在後藏建立了覺姆寺,即女眾道場。可以說,這是藏傳佛教「後弘期」中最早產生的一座女眾道場或尼僧宗教活動中心。另據有關藏文史籍,「後弘期」初期,衛藏地區僧尼已達數千人之多,雖然沒有專門的尼僧統計數字,但其中肯定有一定數量的尼僧。

西元996年,阿裏古格王拉喇嘛意西奧,在阿裏地區重興佛教,建立寺院時,也關心尼僧的建設,在托林寺內以白殿為尼眾道場,建立了尼眾僧團組織。這似乎延續和效仿了其祖輩吐蕃藏王赤松德贊於西元8世紀在桑耶寺建立尼眾道場的遺風。但更重要的是表現了阿裏古格王拉喇嘛意西奧對尼眾的重視。由此可斷言,白殿為藏傳佛教「上路宏傳」時期,西部阿裏地區出家女性的第一個活動中心。隨著上、下兩路的宏傳,藏傳佛教已從朗達瑪「滅佛」後的衰敗狀態中得以恢復,且呈現興隆發展之勢。與此同時,藏地的尼眾或出家女性也開始復興並得到發展。

特別是西元9世紀後期,從安多、康區、衛藏直至阿裏等整個藏區,社會逐漸穩定,經濟得到發展。同時,藏傳佛教也依附各地方的政治勢力,便迎來了它的全面發展。藏傳佛教各宗派以「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態勢,紛然興起,相繼產生了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息解派、覺域派、噶舉派、覺囊派和格魯派等各大宗派,而且還形成了諸如郭紮派、夏魯派或布魯派、博東派等小教派。藏傳佛教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深入藏族社會的各個層面,在藏族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藏地尼僧亦隨著各宗派的興起,分別產生了隸屬於各個派別的尼眾與尼眾僧團組織,並在廣大藏區迅速發展。

 

二、各宗派尼僧分佈狀況及其特點

從歷史的角度看,藏族尼僧或尼僧組織最早產生于藏傳佛教寧瑪派之中。其歷史淵源可追溯到吐蕃時期,比如,從蓮花生大師剃度出家的藏族第一位比丘尼益西措傑,以及桑耶寺內建立的吐蕃第一個女眾道場,都應該歸屬于寧瑪派。而具有統一教法儀軌和信仰體制的寧瑪派尼僧或尼眾僧團,則形成于藏傳佛教「後弘期」內的甯瑪派大師索波切·釋迦瓊乃(1002-1062年)時期。

就目前中國藏族地區寧瑪派尼僧及尼僧組織而言,主要分佈在西藏自治區以及四川、青海、甘肅、雲南藏族地區,在國外主要分佈在東南亞的印度、尼泊爾等國。據筆者田野調查及有關部門的相關材料資料統計,在藏族地區現約有78座寧瑪派尼寺和尼僧群落聚居地;另外,分佈在東南亞的印度、尼泊爾等國的尼寺或有尼僧的寺院也約有12座。

其中規模最大的寧瑪派尼寺即尼眾僧團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喇榮五明佛學院的俄潔紮勾尼寺,尼僧最多時曾達4000-6000餘名。其中勢力最強的是玉樹州囊謙縣改加格尼寺,它擁有許多屬寺,比如,囊謙縣境內的德慶登尼寺、玉樹縣境內的蘇魯尼寺、塔瑪尼寺、曲吉尼寺、森欽尼寺、覺澤尼寺、許寶尼寺、邦吉尼寺、角克尼寺、瓊闊林尼寺、阿麥尼寺、江亞尼寺、格拉尼寺、闊查尼寺、切亞尼寺、給改尼寺、色姆尼寺、法姆尼寺等,均為其屬寺。

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是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境內的香色尼寺(截止筆者19978月考察時,有270多名尼僧),位於山南地區瓊結縣境內的次仁炯尼寺,約有150名尼僧,位於昌都地區的角克尼寺,約有尼僧300餘人,以及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境內的阿瓊南宗三丹群培林尼寺,現有尼僧180多人,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境內的改加格尼寺和玉樹縣境內的曲吉尼寺等,據傳現有尼僧500多人。這些尼寺均為當前中國藏族地區比較有影響的寧瑪派尼寺。從甯瑪派尼僧人數來看,它在藏傳佛教各宗派尼僧總數中可排列第一。由此可見,甯瑪派是藏傳佛教各宗派中擁有尼眾最多的一個宗派。

噶當派是繼寧瑪派之後產生的藏傳佛教宗派之一,源於印度頗著名聲的高僧阿底峽(982-1054年)尊者,由其弟子仲敦巴(1005-1064年)正式創立為藏傳佛教的一大宗派。西元15世紀,建立在噶當派教義基礎上的格魯派興起後,噶當派尼僧逐漸併入格魯派尼僧之中,於是作為一個獨立宗派的噶當派在藏區漸漸消失,其尼眾也就不復存在了。

薩迦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曾在藏族歷史社會中產生過深遠影響。從西元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中葉,薩迦派治理西藏地方,期間不僅掌握西藏地方政教大權,而且在西藏地方佔據統治地位。薩迦派的尼僧及尼眾僧團,大約產生於西元13世紀前半期。比如,薩迦派女大師多德,是薩迦世系中記載的最早的一位元女大師,她是薩迦派第四祖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的弟弟喇嘛桑察索南堅贊之女。另據《薩迦世系史》記載:「喇嘛桑察索南堅贊(1184-1239年)的第三位妻子家住阿裏貢塘,父親是貢塘之贊普,她名叫拉久澤瑪,生有二女,長女為有名的女大師索南本,她修建了覺摩林,建立尼僧團組織,講聽佛法。」

這是筆者目前查閱到的有關薩迦派尼僧和尼寺最早的文字記載。女大師多德和索南本,以及女大師仁欽迥乃,均為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的侄女,是薩迦派第五祖元朝帝師八思巴同父異母的妹妹。由此可知,從西元13世紀開始,薩迦派尼僧不僅建有自己的僧團組織和專門從事宗教活動的道場,而且在薩迦昆氏家族中女大師層出不窮,諸如後來產生的貢噶本、索南貝宗、卡卓宗等許多有成就的女大師或優秀尼僧。

目前,薩迦派尼僧及尼僧組織,在中國主要分佈在西藏自治區境內,在國外主要分佈在東南亞的印度、尼泊爾等國。西藏自治區境內現有3座薩迦派尼寺及4個尼僧群落。這裏指出的3座尼寺分別是位於日喀則地區薩迦縣仁欽崗的仁欽崗尼寺,以及拉薩市林周縣斜瑪鄉的達域貢寶拉康和林周縣改布鄉的盤德則尼寺。其中仁欽崗尼寺,截止筆者19988月考察時,有26名尼僧,達域貢寶拉康(佛殿)有30名尼僧,盤德則尼寺有45名尼僧。從總體上看,薩迦派尼眾在藏傳佛教尼僧組織中沒有很強的宗派勢力,而且尼僧人數的所占比率也較小。但就本宗派而言,仁欽崗尼寺是薩迦派中最有影響、最為著名的一座尼寺,它自古以來一直是薩迦派尼僧最權威的重要道場。

息解派是11世紀由南印度著名瑜伽大師帕丹巴桑傑在西藏創立的一個藏傳佛教宗派。該宗派的第一座女眾道場——嘎日三丹林尼寺,大約建立於西元11世紀末至12世紀初之間。相傳,當時在嘎日三丹林尼寺修習息解派法門的尼僧達355名,而且許多尼僧獲得成就。西元16世紀之後,隨著息解派的逐漸衰微,息解派的尼僧組織也開始衰落。目前,該寺已演變成為格魯派尼寺,也是拉薩地區著名的尼寺之一。

覺域派是西元11世紀由藏族著名的女密宗大師瑪久拉仲所創立,是藏傳佛教史上唯一由女性創立的一個宗派。覺域派是藏傳佛教中一個不注重建寺造廟的宗派,主要專注于修持密法。因而,覺域派尼僧的組織形式也別具一格,其女尼群體以上師為中心而組建起來,上師成為尼僧組織的核心。從歷史上看,覺域派的尼僧組織,最早是在該派祖師瑪久拉仲創建的根本道場桑日卡爾以她為中心而逐步形成。

目前,覺域派作為一個獨立的宗派已不復存在,但其教法儀軌,依舊是藏傳佛教各宗派尼僧共同修持的唯一法門。在此意義上可以說,修持覺域派教法的尼僧涵蓋各個宗派。另外,在格魯派中還形成了以修持覺域派教法為主的貢日卡卓瑪(gungrimkha''groma)女活佛傳承體系,迄今相沿不斷。

西元11世紀,隨著噶舉派各支派的形成及勢力的不斷擴張,噶舉派的尼僧和尼僧團組織或尼寺也依附著噶舉派的日益強盛的勢力在全藏區相繼產生。在此值得強調的是,14世紀,噶舉派高僧噶玉瓦柔貝森格(智獅子)在康區雅礱江中下游的木雅熱岡(mi-nyag-rab-sgang)的布波(spu-vbor)地方建立了以噶舉派尼僧中產生的比丘尼紮西貝(妙吉祥)為中心的受持具足戒的比丘尼僧團組織。由此可斷言,藏傳佛教噶舉派尼眾史上曾有過比丘尼傳承。

目前,噶舉派尼僧與尼寺,在國內主要分佈在除甘肅省以外的西藏、青海、四川、雲南藏區,主要集中在西藏、青海兩地;在國外主要分佈在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其中西藏自治區境內約有37座噶舉派尼寺和住有尼僧的寺院,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有20座噶舉派尼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和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境內各有一座噶舉派尼寺或尼僧群落,共計59座寺院;國外有14座噶舉派尼寺和住有尼僧的寺院。

其中在國內比較有名的噶舉派尼寺主要有: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貢卡縣境內的德仲尼寺(gtersgromjomodgonpa),約有200人;智龍尼寺,約有55人;墨竹貢卡縣的亞日崗尼寺,約有79人,格羅尼寺,約有60人;以及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的覺拉鄉麥土格尼寺(rrnadmthildgejomodgon)約有113人,白瑪瓊宗尼寺(panmakhyungrdzongjomodgon)有300餘人,玉樹縣上拉秀鄉的則空改尼寺(mdzeskhangdgedgonpa)等。在此值得說明的是,德仲尼寺和白瑪瓊宗尼寺是同時修持噶舉派和寧瑪派兩個宗派教法的尼寺。總之,噶舉派尼寺與尼僧總數在藏傳佛教各宗派尼僧中位居第三,可謂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覺囊派是藏傳佛教中具有獨特風格的一個宗派,該宗派形成於西元13世紀,由大成就者貢邦·特傑尊珠(1243-1313年)在今西藏日喀則地區拉孜縣平措林鄉的覺摩囊地方建立覺囊寺而形成並得其名。覺囊派以「他空見」為主要學說,因而在佛學闡釋方面獨闢蹊徑,在藏傳佛教界引起頗多爭議。當前,覺囊派主要分佈在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兩地。

因此,覺囊派的尼僧組織,在整個藏區分布面不廣,目前只有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境內的隆居(lung-lcog-dgon)尼寺與壤塘曲嘎爾寺(vdzam-thang-chos-sgar)居住的尼僧群落,而且兩處的尼僧組織規模不大,截止1999年筆者考察時,尼僧總數約60餘人。

格魯派的尼僧與尼僧組織產生於西元14世紀。據《宗喀巴大師傳》記載,1385年,宗喀巴大師在熱振寺後山的則崗修行時,受多傑帕姆佛母的授記建立了「三丹林」,意即「靜慮洲」女眾道場。這座尼寺則是格魯派建立的早期女眾道場。1409年,宗喀巴大師以甘丹寺為根本道場,創立格魯派後,作為一個獨立宗派的格魯派尼僧亦隨之誕生,且遍及整個藏區。

格魯派的尼僧與尼僧組織,是目前藏傳佛教尼僧組織中最具勢力的一支。現主要分佈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藏族地區,以及內蒙古地區與周邊的印度、尼泊爾等國。據統計,格魯派尼寺,在國內約有98座,在國外約有15座。其中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區的倉宮尼寺,遠郊娘熱鄉的曲桑尼寺,嘎日三丹林尼寺,奪底鄉的敏瓊尼寺,林周縣的熱振三丹林尼寺,以及甘肅省夏河縣拉蔔楞鎮的皇倉哦格丹旦林尼寺和四川省阿壩州阿壩縣四哇鄉的四哇尼寺等,均為格魯派的著名尼寺和尼僧修行地。根據筆者于19971998年的實地考察,當時倉宮尼寺有127名尼僧,敏瓊尼寺有111名尼僧,熱振三丹林尼寺有205名尼僧,皇倉哦格丹旦林尼寺有100餘名尼僧,阿壩四哇尼寺有188名尼僧。

藏傳佛教除上述宗派外,歷史上還產生過其他小宗派,諸如郭紮派、夏魯派、博東派等,在這些小宗派中也產生過屬於各自派系的尼僧。比如,在郭紮派僧人中「有許多住持寺院的格西瑪(即女善知識)、女成就者」。

在博東派創始人博東·喬列南傑大師的弟子中有被稱為「持修持幢幡四弟子」之一的著名尼僧嘉姆索南宗,她當時不僅住持洋卓嘉措林(yar-vbrog-rgya-mtsho-gling)尼寺,而且建立了班木曲頂寺等其他尼寺;博東·喬列南傑大師的另一位著名女弟子至尊曲吉仲瑪,後來成為第一世桑頂多傑帕姆女活佛。

此外,藏傳佛教「後弘期」初期,還出現了一批無宗派之別,專門修持一種法門的尼僧。例如專門修持《大悲觀音》、《金剛鬘》、《空行五部法》的尼僧,特別是著名尼僧瑪久桑傑日瑪的再傳弟子女密宗大師沃底澤瑪,經過長期修煉《空行五部法》獲得成就,並著述了許多密法修持方面的論著。還有大成就者寧促布哇的著名女弟子沃尊嘎姆,不僅擔任頓姆隆尼寺的住持,而且修持《大悲觀音》獲得成就,成為一名女密宗大師和女喇嘛即女上師或女活佛。

 

2 則留言:

  1. 早安 法師 :D

    好高興收到法師祭來一大箱法寶 :))

    感恩 再感恩

    法師  搬家辛苦啦  請告知新家地址  謝謝 @};-

    回覆刪除
    回覆
    1. 請 法師不要客氣喔!
      感恩~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