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一個心念,一段生死



 曾經在就寢前因為有聯絡一些事情,所以有幾位人物在腦海中產生了較深刻的印象,因此在當晚的夢境中就出現了這幾位人物;但在夢裡他們的身分已經都改變,只是知道他們是XXX。於醒來以後,突然深刻地感受到,這就是輪迴,是我們在夢中作夢。就如眾生在往生後,雖然形體改變,但其所造的業力不失,再因緣成熟時相聚,卻又是另一種新的身分。

 有云:「我的下一念就是我的來生」。

 一念者,《華嚴經云:「十二因緣,在一念心中。」《大集經》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

 如眼見色不明瞭本自緣起空性之理,名「無明」;因此產生愛惡分別,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名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已,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識幾許十二因緣,輪網以自纏迴[1]

 現在的一念,是多少過去的累積;現在的一念,又將造成未來的無限影響。因此修行是要善護六根門頭,正念當下,微細的一念,當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於此分享一個小故事:
 經上記載,目犍連尊者過去有一生,父母雙目失明,妻子不願意奉養失明的公婆,對丈夫說了公婆很多壞話,讓丈夫對父母產生怨恨,離間他們的感情,並唆使丈夫殺害父母,她的丈夫受到妻子的蠱惑,竟然生起謀害父母的惡心!
 有一天,他帶父母外出,經過一片森林,在森林裡,他假裝強盜,拿起預備好的木棒,狠狠地打父母,想要把他們打死,沒想到,這時他的父母不是呼喚兒子來救自己,而是呼喚兒子趕快逃命,不要被強盜所害,他被父母的慈愛感動,良心發現,跪著向父母坦承自己的過錯。由於企圖殺害父母的惡業,他那一生短命,死後墮入地獄,長久痛苦煎熬。離開地獄,受畜生餓鬼之苦,接著轉生為人,五百世中的每一世都是骨頭被打碎而死,最後到了生為目犍連尊者的這一世,也不例外。雖然他隨佛出家修行,證得阿羅漢果,成為佛座下神通第一的大弟子,可是當這強大的業力成熟時,所謂神通不敵業力,也是被一群執丈外道痛打,直到全身骨頭都被打碎,因而入涅槃。

 這顯示因小果大的因果現象。他企圖謀殺父母只有一次,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多世的極大苦報呢?原因就是念頭變動的速度太快了。彌勒菩薩說,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一彈指就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百千就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就是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就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一秒若可彈指七次,三百二十兆再乘七,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有二千二百四十兆個獨立又極其微細的念頭,這每一個獨立又極其微細念頭的變動速度太快了!所以彌勒菩薩說,這每一個的念頭變動速度之快,沒有辦法執持。

 佛在經上說,每起一個念頭都有果報,一個念頭就是一次生死的親因緣,一秒這個短時間有二千二百四十兆的念頭都有果報,一秒的善念,有二千二百四十兆世的善報,一秒的惡念,有二千二百四十兆世的惡報。所以,即使只有一次造惡業,所造下的惡業業因也是非常多的。假設他過去生痛打父母半個小時,一秒就種下了二千二百四十兆個企圖殺害父母的極重惡業,半個小時就乘上一千八百倍,所以所造下重大惡業的數量非常驚人!造成他那一生多病短命的現世報(花報),死後墮入地獄長久受苦的果報,離開地獄在畜生道和餓鬼道,和後來五百世作人時骨頭都被打碎的餘報。由此可知,重業產生當世現報,來世果報,以及未來世的餘報,波瀾不休,沒完沒了。

 不但因小果大,果報到來的時間拖得越久,程度就越嚴重,就像債務拖欠得愈久,利息就愈多。所謂「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瞭解因小果大,趕快懺除已造惡因,勤修善業,削弱惡業的嚴重性,甚至提早重罪輕報,日後才不受更為嚴重的苦果。知道現在所受的苦果是自己過去生中造惡所生,受過之後就報掉,並不可怕,所以安心接受苦果,不生煩惱。知道造作惡因,未來果報非常可怕!所以謹慎小心,不敢造惡因。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


 在忙碌動盪的生命中,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要觀照「心生起了什麼念?」是惡念?善念?或不思善、不思惡,只了了分明的活在當下?

 所有的境界,都是緣起緣滅,就像是行走時的路邊風光,但若對此取著並迷失在過眼的風景裡,就生起生死輪轉因緣,在其中百千迴盪而無法出離。

 修行是讓我們了解這個問題,決心改變,不隨意傷害眾生,以慈悲心來柔軟對待所有因緣。緣聚時珍惜與努力,緣滅時也無須執著不捨,不起任何愛恨取捨之心。

 佛法的修持,就是改變無始劫以來的生死習性,一次次的聞思修,都是一次次的經驗。透過一步步的老實修行,一點一滴的生轉熟、熟轉生。若能在 修行之路上不退道心,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更平穩、更安定、更自在,能逐漸控制自己面對境界的反應,更清清楚楚自己的念頭。

 審慎現前所起的每一個念頭,學習 佛菩薩的廣大無盡、圓滿莊嚴。千里之行,來自於現前每一小步的累積;佛道懸遠,離不開此時每一剎那的體悟。

 

    相關文章

- 20140216-發心正念為要



[1] 金光明經文句4CBETA, T39, no. 1785, p. 71b19-c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