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五蘊無我



印順法師於《成佛之道》中云:「者求不得,怨會愛別離,生老與病死,總由五蘊聚。所謂五蘊者,色受想行識,取識處處住,染著不能離。」

「苦」有三種層次的涵義:「苦苦、壞苦、行苦」,一般我們對於「苦苦」及「壞苦」比較能直接感受到,也就是所謂的「八苦」及生住異滅等,但最難理解的是「行苦」,也就是最根本的原因

在「八苦」中,前七種苦是從我們對外物、境界、身心的關係中所說,但這些苦,是由於「五蘊聚」而有,這五蘊即是五類(五聚)不同的要素,也就是我們身心的總和,存在著一切苦痛的癥結。

五取蘊苦
對外物所引起的
所求不得苦
對社會所引起的
怨憎聚會苦
恩愛別離苦
對身心所引起的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五蘊」與「五取蘊」是常聽到的佛學名相,「五蘊」與「五取蘊」兩者其實還是有一些差別,而透過這個差別,就是讓我們觀照與修行的機會與方式。差別在那?就是在這個「取」字,英文叫Attachment,執著、執取之意。「五蘊」是一種呈現的相貌,而「五取蘊」則是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本原因。

五蘊到底是那五類呢?是「色、受、想、行、識」。
一、色蘊:『變礙』;用現代的說法,就是物質與能。
二、受蘊:『領納』;在內心觸對境界時,領受在心,引起內心情感的情緒作用。
三、想蘊:『取像』;就是認識作用。在認識境界時,內心就攝取境相,再加構想,聯想等,成為概念;依此而安立種種的語言或文字。
四、行蘊:『造作』;是推動內心去造作的心理作用──意志作用,凡以思──意志為中心的活動,所有一切複雜的心理作用,除了受,想以外,一切都總括在行蘊裡。
五、識蘊:『了別』;內心的統覺作用叫做心,此心從認識境界的明了識別來說,叫做識。
  「色」是物質的,「受想行識」是精神的。輪迴在生死中的眾生就是這五蘊。我們所自以為是我、或是我的,其實都離不了五蘊,不外乎身心的活動,物質與精神而已。

「眾生」的五蘊,叫「五取蘊」,因為是從過去的「取」---煩惱而招感來的,取煩惱的妄想執著。

  佛說有『四識住』法門:我們的「取識」(與煩惱相應的識),是不能沒有境界的,取識的境界,不外乎四事:物質的「色」;情緒的「受」;認識的「想」;造作的「行」。取識在這些物質的或精神的對象上,一直是處處住著,看作可取、可得、可住、可著的。「取、得、住、著」,「識」對境界有了染著,那境界的每一變動,都會引起內心的關切,所謂的心隨境轉,不能自主,就是如此!

這個「取」,就是因為我們把一切因緣起而假名施設的萬法看作是真實的,想像有一個永恆的「我」,一切以自我中心去思考與活動,於是對境到處執著,造各種善惡業而流轉不息。

若能正觀緣起法則,不取不著,就能斷盡煩惱,生死永習。涅槃境界的離繫之樂,就是「制而不隨煩惱轉」。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沒有這個「取」,就不會有這個「著」,人無我、法無我,流轉還滅,就是如此而已!


五蘊無我

- 五蘊熾盛苦 (20130217)
- 輪迴 20150906

心得分享 

- 20120227-無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