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懺僧的存在,由來已久,在當代臺灣佛教界中,除學問僧、講經僧、興福僧外,「經懺僧」可謂別樹一幟,也卻被人詬病。本書以「經懺佛事」為題,主角為源靈「法師」,在當代臺灣佛教史上,係以辦理經懺佛事表現卓著為佛教界所熟知;透過本書的訪問紀錄,可以窺知臺灣本土佛教史的某些面相。
雖然看這本書讓印隆有點「頭昏」(負面情緒),但也只能嘆息是個人因緣。但為何要把本書看完?也是想了解一些當代佛教由來已久的問題,雖然我不甚認同本書的內容,不過倒是非常感恩本書主角將其親身的真實經歷,毫無隱諱地無私的分享,舉出台灣經懺佛事的特色與弊端,提供與各位有心修持與弘揚正信佛法的道友作為警惕。
本書主角源靈「法師」,雖然其個人因緣讓他成為經懺僧,但他有一些心得,倒是很值得參考:
P. 50:其實動用到佛祖的錢,若不好好運用,錢很快就會消失。
P. 59:談到寺廟的產權問題,我覺得像佛光山、法鼓山、中臺山等山頭還是很令人敬佩的,他們建設那麼多,將來他們不在了,這些寺產並沒有留給他們的俗家,……旗下各道場將來住持的產生也都有一定的程序。
P.
112:其實寺廟如果一天到晚在辦法會,信徒也會受不了。
P.
138:放焰口的「危險性」就是怕當時心「不清淨」,手比手印,口雖念經,心卻想別的事,觀想不成,事後可能會生病。
P. 224:譬如有人來捐款,若是把善款中飽私囊一定完蛋,寺廟絕對建不起來。人只要心存善念,按正道而行,佛祖一定會保佑。
最後,分享 智者大師於《觀心論》中的相關內容。在一千多年前,智者大師早已洞悉眾生的問題,於圓寂前仍殷殷教誨,[1]願所有佛弟子都能依正法而修,得到真實佛法利益!
明誦經得失:
誦經得解脫,非為世財利,若能問觀心,破一微塵中,出大千經卷,受持讀誦此,聞持無遺忘,心開得解脫。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2]
佛於不可說而假宣者,欲示眾生病之源本,治病之妙方,而勸讚四眾令勤誦者,使數宣於口,數聞於耳,數統神心,數服良藥,除煩惱病,解脫生死,非令讀誦,擬貨齋供之利,故偈云「誦經得解脫,非為世財利。」
經云:「破微塵出大千經卷」,即是心塵出大千經也。經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談生死涅槃之教,則心是教本也。生死涅槃之義,亦即心是本;宣生死涅槃之行,亦即心是本。心正故語正,即心教截邪;心正故義正,即心義截邪;心正故行正,即心行截邪也。即心具八萬四千法藏,持誦研修觀心經者,有何遣忘?是則觀經,內流明朗,統御情慮,使心開解脫煩惱也。
別出三師之失:
內心不為道,邪諂念名利,詐現禪坐相,得名利眷屬。事發壞他心,毀損佛正法,此是扇提羅,死墮無間獄。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3]
先有兩行半偈,明禪師過。何者?昔有五人,相契為求利養,發心入山坐禪,更互一人入於城邑,告眾人言:「四人居山坐禪,並得四禪八定,證斯、須、含、漢等果,汝可供養。」迭相告示遂得,果心利養,因爾得遂,五百世墮地獄,五百世為施主之奴。偈云「扇提羅」者,即是五中之一人名也。故偈云:「內心不為道,邪諂念名利,詐現坐禪相,死墮無間獄」等。
然今學道之人,心多在此道門,既久所作行業,多在名利邪諂之中,麤心不覺,細意檢之,難得出離,實心為道,恐之寡也。然君子非不愛財,取之由道,苟非其道,君子不為,況但恨修道,不能通神感聖,逮得無生,苟能有道,則德建名立,不求梵天,梵天自至矣。至則妨道,翻應離之,何得發心市朝之懷,居於情抱而自墜也!?[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