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 星期二

會性法師《大藏會閱》


   會性長老有一部著作《大藏會閱》,是非常珍貴、令人敬仰的,因為佛教的經律論三藏與各宗祖師注疏論著,實在浩如煙海,要能全部閱讀並不容易,且理解能力也不一定俱足。而《大藏會閱》實是研學『大藏經』的寶典,能令即使未曾涉獵原典,亦可精要地知曉要義。[1]

   會性長老於民國五十二年(1963),當時三十六歲,依《閱藏知津》編大藏會閱,原本是為了將來細閱大藏時參考,可以算是閱藏筆記。於民國六十八(1979)年九月,由天華出版公司排印,共計四厚冊,2,849頁,二百萬餘字

   《大藏會閱》將全部大藏經分門別類,撮其要義,收集自東漢至民國間之佛典及中國高僧大德之著述,撮攝提要,介紹原委,所錄書目數千種,編著條理分明。共分為五大部分,依佛陀說法之先後而編纂。會公認為研閱大藏,應先閱小乘經,次閱大乘經藏,依「華嚴、方等、般若、法華、涅槃」次序閱讀。經藏閱畢,次閱律藏,亦先閱聲聞律藏,次閱菩薩戒經;後閱論藏,亦先小後大。

一、                經藏

  包括大藏經內所有小乘經、大乘經,大乘經又包括華嚴、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五部門。每經基下底層次是經名、譯者(年代)、卷數、品數、頁數、字數、提要、別譯、異譯、殘本,另有歷代祖師的不同種類的注疏、釋義、講記,集為兩冊。

  經本或見多種譯本,依《閱藏知津》,[2]選取譯之巧者一本爲主,若有別譯,[3]則列表對照,一覽便知。依此先閱主譯,次閱異譯。[4]

 

二、                律藏

  分小乘律、大乘律,所有戒律、戒相,都分項列引。

[小乘律]

(一)根本律藏。[5]

(二)廣律有四:四分、僧祇、五分、十誦。律論有五:薩婆多論、摩得勒伽論、善見論、毘尼母論、明了論。是謂「四律五論」。

(三)四部廣律之弘傳。

(四)四部律中,各有廣律、戒本、羯磨,先閱廣律,戒本及羯磨於註疏前閱之。四律五論之後,閲一切有部律。而護命放生法等,是屬有部律之著作,故列律攝之後。大部律典閱完之後,次閱出家相品等小部或支流等律典。

(五)律疏中,分作兩段:1. 唐宋諸律疏2. 元明以後諸律疏各有戒疏,羯磨疏、止作合明或釋廣律,如次閱之。宜先徧閱唐宋古疏,然後及於明清諸註。

(六)南山諸律疏。

(七)諸宗部中律宗著述,於律疏後閱之。如「受戒儀」等,有涉及菩薩戒者,如「三壇傳戒正範」之類,則列於大乘律藏之後。

(八)在家居士可閱比丘戒法否?關於此事,古有二說:

1.      不可閱讀。近代弘律者,多依此説。

2.      可以閱覽。如《靈芝資持記》所云。[6]

[大乘律]

(一)   菩薩律藏東流之難。[7]

(二)   大乘律藏中菩薩戒本。[8]

(三)   《梵網經心地品》二卷註疏。[9]

(四)   梵網戒疏二十餘家,天臺《義疏》爲最古,依《義疏》作釋、或解釋《義疏》者有多本,[10]凡欲研習天臺戒疏者,當參考《靈峰合註》。

(五)   受戒法儀,在家律要,戒殺典籍等,皆附於菩薩律藏之後。

(六)   弘一大師律學遺著。[11]

 

三、                論藏(小乘論、大乘論)

  小乘論]小乘論典,可分爲「空」、「有」二門。

(一)   「有」門——以「六足」、[12]「發智」、「婆沙」、「俱舍」等論爲主要典籍。有部,爲印度佛教之正統派,故欲知教義之淵源以察其後之進展跡象,不可不讀有部之主要典籍。

(二)   「空」門──「成實論」爲小乘空宗之唯一典籍。[13]

[大乘論]

(一)   大乘論藏,有「釋經論」、「宗經論」。[14]

(二)   分:中觀、[15]瑜伽、[16]論集、[17]集經[18]四部。[19]

 

四、                密藏

  今欲先閱顯教大小三藏,故將密部排在論藏之後,亦以密藏之後立雜藏,統收經、律、論、密以外諸典籍。顯教三藏閱畢,方閱密教典籍,以密部亦有密部之經律論,但藏中不分耳。

(一)   所言「密」者,《密教通關》云:「顯教、密教,雖復各立顯密二義,然其理解適相反。」[20]又,顯教之經,可以任人受持;密教之經軌,則對於未灌頂者,不許宣示,故爲秘密。

(二)   密典亦具三藏。[21]

(三)   密藏可分「經」、[22]「軌」[23]二類教典。[24]

(四)   《大佛頂首楞嚴經》,藏中收入密部,但此經宏傳甚廣,應不局於密部,故收於方等大乘經中,《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亦入。[25]

(五)   其他。[26]

(六)   密法重在傳授。[27]

(七)   「輒自結印持明」方名「盜法」。[28]

(八)   天部有論時日之吉凶者,僅列題目。[29]

 

五、                雜藏(諸宗部、懺儀類、雜著類、史地類、彙集類、目錄部等)

  「雜藏包羅廣泛,集為一冊,現在分項引述:[30]

(一)           諸宗部:是台、賢、禪、淨諸家雜著的彙集。[31]

(二)           懺儀類:有慈悲水懺等二十一種。[32]

(三)           雜著類:有寒山詩集等二十一種。[33]

(四)           史地類:分教史、匯傳、地理、感應[34]

(五)           彙集類:分「法彙、專集、護教、音義、古逸、疑似、外教」七類[35]

(六)           目錄部:收有從古至今的眾經目錄二十五種。[36]

 

        會性法師與大藏會閱/陳慧劍

 



[1] 參〈屏東普門講堂會公荼毘追思〉:http://www.xuxingmin.com/archives/8708

[2] 「閱藏知津」云:「義目每以先譯爲主,不分譯之巧拙,致令閱者不知去取。今選取譯之巧者一本爲主,其餘重譯,即列於後,俾不能徧閱者,但閱其一,即可得旨;若能徧閱者,連閱多譯,便知其巧拙得失。」重譯本有異譯、別譯之不同。若大部經有別譯,則列表對照,一覽便知。今即依此,先閱主譯,次閱異譯。

[3] 别譯:一經中之一品或一部份而不全者,如大部經(小乘如四阿含經,大乘如華嚴經、大寶積經……等)單譯其中一經或一品者,亦稱爲别譯,又如「七佛經」爲長阿含初大本經别譯;「無量壽經」爲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别譯……等。

[4] 異譯:一經有二種乃至多種之譯本,而是經文之全部者,以翻譯年代爲次序。同梵本而異譯者:如「說無垢稱經」爲「維摩詰經」同本異譯;「正法華經」爲「妙法蓮華經」同本異譯……等。

[5] 於佛滅後第一次結集時,優婆離尊者於一夏九旬之間,八十番誦出,是謂「八十誦律」。佛滅後百年內,師資傳承,法無異味。佛滅百年後,分上座、大衆二部。而律之分部,有二說。

[6] 靈芝資持記》:「問:『私習秉唱,未具忽聞;及未受前,曾披經律,因讀羯磨,了知其義,成障戒否?」答:『準諸律文,並論僧中正作,詐竊成障。安有讀文而成障戒?古來高僧,多有在俗先披大藏;今時信士,多亦如之。若皆障戒,無乃太急!』」據此,則閱讀無妨,唯不許參加大僧誦戒等作法耳。

[7] 賢首法藏大師《菩薩戒疏》云:「梁朝攝論戒學中,引毘奈耶瞿沙毘佛略經說:『菩薩戒,有十萬種差別。』如茲大本,未沾此域。」

又,上代諸德相傳云:「真諦三藏,將菩薩律藏擬來此土,於南海上船,船便欲没,省去餘物,仍猶不起,唯去律本,船方得進。真諦嘆曰:『菩薩戒律,漢土無緣,深可悲矣!』」

又,「曇無讖三藏,於西涼州,有沙門法進等,求讖授菩薩戒,並請翻戒本,讖曰:「此國人等,性多狡猾,又無剛節,豈有堪受菩薩道器?』遂不與授。法進等苦請不獲,遂於佛前,立誓邀期,苦節求戒。七日纔滿,夢見彌勒親與授戒,並授戒本,並皆誦持。後覺已見讖,讖睹其相異,乃喟然歎曰:『漢土亦有人矣!』即與譯出戒本一卷,與法進夢中得受文義相同,即今《地持》戒本。」

又云:「聲聞五律,四部東傳;此土流行,其來久矣。其於菩薩律藏,迥不東流。」曇無讖言,於斯已驗。

致使古來諸德,或有發心受(菩薩)戒,於持犯闇爾無聞,悲歎良深!

[8] 有:梵網經心地品十重四十八輕戒,菩薩善戒經八重四十八輕戒,瑜伽論四重四十三輕戒(地持戒本,是瑜伽同本異譯),優婆塞戒經受戒品六重二十八輕戒。至於重輕、開遮,瑜伽戒本已詳。雖云菩薩律藏不克來華,然已有此等戒本,及菩薩戒支流典籍,發菩提心受菩薩戒者,依此行持,亦已足能上求下化,成就菩薩戒波羅密。蕅益大師云:「飲一滴而知大海,燒一丸而具衆香。」惟貴精修,不俟多也。

[9] 註疏中:有釋上下二卷者,有單釋下卷者,有僅釋「我今盧舍那」之偈頌以下之戒本者,今依此爲次序而排列之,不分朝代之前後。

[10] 有:明曠删補疏,與咸戒疏注雲棲發隱丹霞隨見錄靈峰合註等。義疏唯釋戒本,發隱則補釋戒本前後文——下卷文,以其是解天臺義疏,故列於義疏之後。合註釋上下卷文,故排在前;但其所謂合註,不但合註上下卷文,且亦釋及發隱之疑義,亦不離義疏之大綱,故凡欲研習天臺戒疏者,當參考合註也。

[11] 多數屬於比丘律儀之作,但有六種屬於菩薩戒疏,故排在大乘律藏之最後。弘公諸著作雖簡略,但其示導後學研習戒法之下手處,十分明晰;如指示學人研習梵網戒之新舊註疏(天臺疏爲舊,賢首、義寂等疏爲新)云:「習舊疏者,以智者義疏爲主;明曠戒疏删補、蕅益合註輔之(蓮池發隱等,可緩閱——原注)。元曉私記持犯要記,甚有精義,宜詳研。蕅益而後諸家之作,以弘贊略疏、書玉初津較勝。」又云:「新疏中,以賢首(法藏)疏、義寂疏、太賢(古迹)記,三種爲最精湛。學者應專宗一種爲主,而以他二種輔之。勝莊述記,可參閱(若習賢首疏者,宜參閱法銑疏殘本——原注)。元曉私記持犯要記,雖隨宜判入舊疏,然其書甚有精義,習新疏者宜學之。其他如傳奧記宋慧因注等,可不閱。」古今諸德,亦未曾見示導學人研習教典有如斯分明者!故研習律籍,無論大小,當依弘一大師所示,方能獲其法益也。

[12] 「六足」者:六部論之譯名,末皆繫一「足」字,故名「六足」。六論中之「施設足論」未翻;「集異門」、「法蘊」「識身」、「品類」,已翻,是足本;「界身」已翻,是節本。後人認爲宋法護譯之「施設論」是從「施設足論」中略出,可稱略本。

又有説云:「六足」,爲最早成立之小乘有部論典,義門稍狹。「發智」則集以上六論之大成,義門完備如身,又稱身論;因名六足、一身。此七部,是有門之根本論典。

「六足」、「發智」、「婆沙」之筆記,參考梁啓超先生之「說六足發智」、「説大毘婆沙」。「俱舍論」則參考日人舟橋水哉之小乘佛學概論,齊藤唯信之俱舍論頌略釋(二書皆慧圓居士譯本)。

[13] 羅什三藏譯出之後,弘傳頗盛,什公門下,僧導、僧嵩,分地弘揚——僧導涉南地,大張講席,著成實義疏;有弟子僧威、僧音等,並善成實。僧嵩授弟子僧淵,淵傳曇度,度撰成實論大義疏八卷,盛傳北土(以上見高僧傳)。南北朝時,敷揚不絕。梁陳以前,爲「成實」一宗全盛時期,而以梁代最隆盛。隋唐以後,漸趨衰微。至今則古疏全失,思欲研習「成實」者,已無資料可憑矣!惟太虚大師著有「成實論大意」,提示此論各品大意,頗爲簡切,結論尤爲精要,今依之錄入─—除節錄論文外,全論各品大意及結論,皆錄「成實」大意。見虛大師全書第六册。

[14] 「釋經論」已會入經藏,於所釋之經下閱竟,今此唯「宗經論」。

[15] 中觀部中,先閱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之後,閱提婆菩薩諸論;壹輸盧迦論之後,把龍樹菩薩之著書一併閱之,等於讀龍樹大士叢書。其次序及筆記,系依太虚大師「法性空慧學概論」。印順論師「印度之佛教」中「性空唯名論述要」,亦編入中論筆記。

《佛母般若》論二部,原是釋經論,但經藏中未見此經,既屬般若,乃附於中觀之末。中觀諸論閱畢,即閱三論宗諸書。

[16] 瑜伽部中,先閱本論——《瑜伽師地論》,次閱諸支論,然後閲《成唯識論》。唯識法相宗諸書,亦於瑜伽部後,一併閱之。

[17] 論集部,統收中觀、瑜伽二部以外其他諸大乘論。

[18] 集經部,收西土撰述,即:諸經要集、法句、譬喻、禪觀、道地、及諸讚頌,乃至馬鳴、龍樹等大士傳記。唯《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已入經藏方等部;《付法藏傳》入禪宗。

[19] 大正藏中,論藏分爲四部:毘曇、中觀、瑜伽、論集。毘曇,即小乘論。大乘論,今分:中觀、瑜伽、論集、集經四部。

[20] 顯教:以顯了爲究竟,秘密爲方便;天臺以隨類得解,互不相知爲秘密。真言宗之顯密則異,謂:顯爲淺顯、粗顯、顯略;其理近而易了,故爲方便;密爲秘奧、微密、玄密,其理幽深而難測,故爲究竟。

[21] 密教通關
經藏——大日、金剛頂等。
律藏——《蘇婆呼童子經》、《毘奈耶經》等。
論藏──《菩提心論》等。

[22] 純密、根本。「根本」有兩部、三部、五部之别──「兩部」即《大日經》、《金剛頂經」;「三部」是更加《蘇悉地經》;「五部」更加《瑜祗》及《要略經》。

「支流」。有親近、疏遠之别。《蘇婆呼經》、《理趣經》等,謂之「親近」;《熾盛光》、《一字佛頂》等,謂之「疏遠」。

「雜密」。《楞嚴》、《孔雀》、《陀羅尼集經》等。

[23] 「儀軌」,可分六類:(錄自「密教通關」)
1.
諸佛軌:如藥師、彌陀等。
2.
諸經軌:如寶樓閣、仁王等。
3.
諸菩薩軌:如觀音、文殊、地藏等。
4.
諸明王軌:如大威德、金剛、藥叉等。
5.
諸天軌:焰摩、十二天等。
6.
雜作法軌:如受戒、施食等。

[24] 《閱藏知律》云:「既涉壇儀印咒,並屬秘密一宗;只此密宗,並是方等大教,並通一代所說。」故將密典收入方等,謂之方等密部。今以密教與通途三藏異,故另爲一類。而《知津》以密典分爲經咒、儀軌二部。惟以密之經軌,實乃一貫,且經中有軌,軌亦稱經,不宜分割,故今不依此分。

[25] 《大佛頂首楞嚴經》,藏中收入密部,但此經宏傳甚廣,講說頗盛,筆者初學佛時,即聽此經;蕅益大師云:「此(經,是)宗教之司南,性相之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豈局限於密部?故收於方等大乘經中。又,《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亦入方等部中,列於《觀音授記經》之後。

[26] 念生長者著藏經目錄中,密藏分爲:如來、菩薩、明王、諸天、廣說、諸經六部。今即依之分爲:如來、菩薩、諸經、明王、諸天五部;廣說合入諸經部中;迥諸經於明王之前。而諸宗部中密宗諸著述,及密部中不屬於前五類者,或論藏中屬於密部而不屬於前五類者,(如大藏第十八册中「無畏三藏禪要」,收入密部,而不屬於前五類;「諸教決定名義論」是密典,而大正收入論藏之類。)今統收入「密宗諸著述」,爲第六。

[27] 密法重在傳授,「密教通關」云:密教規制,不僅真言秘咒須經傳授,即一切經典,有義文字,若未經師傳而誦,皆稱盜法。(據此,則密典亦不許閱矣!)又云:今國內僧衆,以〈楞嚴〉、〈大悲〉等咒,爲日常功課;其平日爲人祝禱,又以水陸燄口爲最要法事。昔者密部絕響,或無人傳授,而隨意自作,無知誤犯,似猶可原,然既知而苟猶沿習妄作,則:在法難恕,不但誦之無功,反招大咎!在人爲我慢貢高,盜法、師心,墮無間獄!(據此,則〈大悲〉等咒亦不許持念,否則不但無益,且招大損矣!)又有人謂:誦大金剛輪(即大輪金剛咒)已,即可隨意念誦,不必灌頂。此如自檢湯頭,不求良醫,終必枉死也!(以上撮錄「密教通關」,括弧內係筆者注。)

[28] 筆者於未閱「密教通關」之前,已閱過密藏,據《閱藏知津》說:「密壇儀軌,須有師承;設或輒自結印持明,便名盜法,招愆不小。」以「輒自結印持明」方名「盜法」,則於閱密藏時,並不須「結印持明」,似不致招「盜法」,故敢放心翻閱一過。依《知津》略作提要,《知津》所無者,則僅錄經題品目而已。

[29] 諸天部中:有論時日之吉凶者,有說二十八宿、火羅九曜、北斗七星等者,(卍續藏真言宗著述部中,有「看命一掌金」一卷,唐一行著,見卍續一〇四册,今不列入。)又,「佛說北斗七星延命經」(大藏第二十一册),佛真曾說過此經乎?頗疑。若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則此等「法」亦在「一切」之内,不妨說「是」耳。筆者不曾學密,亦不懂密,只好依《知津》云:「此道失傳久矣!典籍僅存,何容僭議?僅列題目」可矣。

在密言密,則「密教通關」一書,堪稱善本,不可不讀。此書,近代密宗泰斗持松阿闍黎著,民國五十四年,自由出版社曾印行,惜今未見流通本。

[30] 《閱藏知津》以西土撰述及此方撰述收入雜藏;今爲尊重西土聖賢,乃將西土撰述通統收入論藏之集經部。此雜藏中,唯收此土撰述,分爲六門。

[31] 例如天臺宗錄「教觀綱宗、摩訶止觀、國清百錄、天臺九祖傳……等七十七種。華嚴宗錄「華嚴五教止觀、原人論、賢首概論……等四十九種。禪宗錄「付法藏因緣傳、信心銘、神會和尚語錄、虛雲和尚年譜……等五百五十九種。淨土宗錄「淨土十疑論、省庵法師語錄、蓮邦詩選、印光法師文鈔……等一〇九種。

諸宗中:小乘「俱舍」、「成實」二宗,別無著述,二論見前小論。大乘八宗:律歸律藏;三論宗,附於大乘論中觀之後;法相唯識諸著述,亦附於大乘論藏瑜伽部之後。密宗著述,收歸密藏。此中惟收:「天臺」、「華嚴」、「禪」、「淨」四宗。

太虚大師云:中國最流行而又最普遍之佛法,有臺、賢、禪、淨之四派。此四派,是中國一向所持重者。自宋明以來,凡講教義者,不出天臺、賢首。(全書第三十册)今於諸宗中,專明此四,尤見中國佛教之特色。

天臺一宗,既弘《法華》,本可附於《法華》之後,惟天臺不惟依《法華》,實以《法華》爲本經,以《智論》爲指南,以《涅槃》爲扶疏,以《大品》爲觀法,以此諸典,組成天臺教觀。而天臺宗古德諸著述,亦復不少,故須獨立一門耳。

賢首宗,專弘《華嚴》,本可附於《華嚴》之後,惟其教觀成立是在天臺宗之後,多少與天臺宗有關,為便於研習二宗教觀,故列於天臺宗之後。

禪宗不立文字,而文字最多:《卍續藏》精裝一百五十册,有關禪宗之典籍,有三十二册,即占五分之一强;《中華藏》第二輯,收《嘉興藏》及《嘉興續藏》共七百五十五部,禪宗語錄就有二百七十餘部,占三分之一强。所謂「不立」,非「不用」也。只要不被文字轉,則又何妨「遮遮眼」?《卍續藏》諸宗部中,禪宗分爲:()禪宗著述部。()禪宗語錄通集部。()禪宗語錄别集部。

[32] 、懺儀:華嚴、圓覺、法華、大悲、淨土等懺儀,皆已編入華嚴、天臺、密藏、淨土諸宗中,今此統收不屬各宗之懺儀,如梁皇、水懺、水陸等。

[33] 雜著:前後諸部不收,故另爲一類;如寒山詩、莊子、道經、周易禪解等書,統歸雜著。

[34] 重要著作有釋迦譜、高僧傳、大唐西域記、道宣法師感通錄等一百四十多種。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兼收。「上上根,不能踰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印光大師語)。「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印光大師語)。所謂「往聖前賢,人人趨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省庵大師語)。以故,此宗典籍,亦必「充棟」,惟其經及經疏已入經藏,今此但收古德所著淨宗諸書已入藏者,若近代諸德著述未入藏者,不克一一編入。惟印光大師文鈔,爲淨業學人所必讀,今略錄數段,以爲淨宗典籍之殿。淨宗典籍,依作者年代爲次序;淨土懺儀及往生傳等亦然。

[35] 收有「法苑珠林、楊仁山居士遺著、弘明集、一切經音義等五十餘種。
「法彙」,如:經律異相、法苑珠林、三藏法數等。
「專集」,如:雲棲法彙、紫柏老人集等。
「護教」,收弘明集、破邪論、護法論等。
「音義」,收一切經音義、翻譯名義集等。
「古逸」,統收「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中之古逸部──經論諸疏殘本,除華嚴疏殘本已收入華嚴部以外,統皆歸此。
「疑似」,出「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及「卍續藏」中——受生經、血盆經、天公經等,皆非佛說,卻收入大藏經中,殊可「疑」也,而又冠以「佛說」二字,則有像「似」之處;又,諸僞經中,往往抄佛正說之經,或片段,或幾句,亦有點「似」;故名「疑似」。
「外教」:化胡經、金七十論等,已明知它不是佛書。

[36] 即:衆經目錄、開元釋教錄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