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安然往生願(2024結夏安居課程研討)


  今天課程,師父首先說明〈西方發願文〉的「安然往生願」之往向自利成就,[1]願一切淨業行人,於臨終蒙佛接引時,所成就的殊妙功德,願文展現上品上生功德之境界,與前一段「往生得益」之文,有互相輝映的功德。

   透過 省庵大師〈西方發願文註〉,師父說明「金剛臺」即是上品上生者,在《觀經》中,有詳細說明各品位上生淨土時,各蓮華臺之相狀、接引之境界。〈迴向偈〉的「九品蓮華為父母」,即是說明極樂世界為蓮華化生,表往生者神識轉凡入聖。[2]

  而為何能「於須臾間」,即往生至距離有十萬億佛土的極樂淨土?師父以唯識來詮釋,可了解「時間、空間」都是眾生生滅妄識所形成的現象;而佛接引時所展現的法性之光,是超越來去,沒有時空、遠近的分別。彌陀之光能粉碎被接引者對於時空之妄見,娑婆、極樂的距離當下消融,兩土圓融成一體,成就自性極樂世界之往生。因此,徹見本心自性,即能消除對於時空分別之妄相。

  師父並舉《華嚴.十迴向品》,一生起願心,於一念中,諸佛菩薩即同時展現十方世界之應現身,這種境界為不可思議,但以言說難知,為實修實證能知。

   而師父說明西方淨土的無量依正莊嚴,即是呈現眾生性具的無量功德,所見境界是相對應的層次,印隆聽到這段很是法喜!見到阿彌陀佛,等於見到自性的無量光壽;而來接引的菩薩於聲聞,都是與性德相感應,菩薩代表自性由空出假的俗諦,聲聞代表自性本具的真諦,真俗二諦圓融不二為真諦,即是證得眾生本具的佛性。

  所以 省庵大師詮釋「無生忍」這一段,[3]就是說明所能見到極樂的如此無量依正莊嚴,是消歸自性,頓破無明,證得無生法忍。所以諸法本自不生不滅,「忍」是般若智慧,忍可徹證此境界,當下照見。

  師父舉《楞嚴經》「捏目成花」之例,[4]說明一切都因妄想無明才以為實有,妄生種種分別,即唯識所說的「遍計所執性」。如果知道一切皆妄,即得解脫!所以佛悲憫顛倒可憐眾生,示以往生淨土知道,得聞佛說法,開展般若智慧,即能見諸法實相。

  而上品上生極樂世界者,即成就圓教初住位次,蒙佛授記,也同時就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省庵大師針對這些名相作了略釋,[5]師父則詳細的加以解說。重點是由於彌陀慈悲願力的加持,速能成就這些功德,所以生於淨土,成佛很快速!

   師父並以「六即佛」,此「即」說明了從「理即佛」到「究竟即佛」其實是一體的,唯迷悟而有深淺之差別,但性體是互相互即的。

   在說到「陀羅尼」時,師父舉了一個現代譬喻:生到極樂世界,就像智慧手機(AI智慧),一輸入即可得到無量資訊,往生即證得無量寶藏。藉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悲心願力,讓往生淨土者本來的如來藏心功德,在極短時間即能快速成就,此即是彌陀佛的悲願。

   本段先說明淨土行者的「往向自利成就」,接下來是「還向利他成就」,此事呈顯修持往生極樂淨土者,是深具菩提心與大悲心。發願生淨土是為了利他,所以要先成就不退轉、開顯功德寶藏!

 



[1] 〈西方發願文〉:三往生願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2] 〈西方發願文註〉:金剛臺即蓮華座,其座金剛所成,故名金剛臺。又華內蓮房,亦名為臺。上品上生,乃有此臺。如彈指頃,言往生之速也。勝蓮華,即金剛臺上之華。

[3] 〈西方發願文註〉:「無生忍」者,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不滅,眾生顛倒妄見生滅,今以智慧而了達之,故云「獲無生忍」。得此忍已,便登初住,大用現前。

[4]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8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揑目亂花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CBETA 2024.R1, T19, no. 945, p. 141b22-24)

[5] 〈西方發願文註〉:「承事諸佛」下,正明其相。「三身」者:法身、報身、化身。「四智」者: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也。「陀羅尼」翻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一切功德」句,總結上文。「皆悉成就」者,是初住分成就,非究竟成就也。初、自利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