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考上法鼓研究所時,有一堂「印度佛教史專題」,是必修的,當時是由莊國彬老師教授。因為莊老師實在太幽默了!雖然全程都是用英文資料來探討,但是老師的教學,讓我們一點壓力也沒有,而且班上同學都探討的好熱烈呢!老師的心胸很open,能容納各種意見的探討;但是如果離題,他也會巧妙的引導回來。
在學期末,要交一篇小論文,當時印隆所論述的題目是「從《梨俱吠陀》三十三位神祇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三十三應化身:初探印、中文化之救度觀」,後來也投稿至98年度信徹蓮池功德會獎學金,也順利獲得獎金。
這一篇的「研究動機」如下所述,很感佩當時自己的體力,在短時間完成此報告。今日是二月十九觀音聖誕,謹以此文與各位法友分享。雖然在學術上有所論證探討,但對於信仰是益發彌堅,因為真理是愈探討愈明,佛教是正信不是迷信!
並公開分享論文,歡迎大家指教與指導!
研究動機
在漢地廣泛流通的《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記載觀世音菩薩因應眾生的需要,而有三十三應化身的說法。而在蘊含豐富印度文化世界觀的《梨俱吠陀》(Rg Veda)中,提到了諸神共有三十三位,在佛教興起後,此三十三天(神)被吸收成了佛教的護法神。甚至於佛教東傳漢地後,此三十三天(神)被漢化成了東方諸天神,也產生了相關的祭拜科儀[1]。從印度教之《梨俱吠陀》中的三十三天代表神祇,到佛教漢譯經典《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的觀世音現三十三種化身而為眾生說法,此兩者同為「三十三」[2]的巧合數字,吸引了筆者的研究興趣。
「化身」為神的降世行動[3],若從神善立場觀之,其化身是為拯救世間苦難,教化人類趨向善道;但在古印度或希臘神話中,雖常有神的化身行動,但並非全以「救度」為化身目的。故本文是主要針對「化身救度」的思想為主,試從相關文獻與二手資料的分析中,從印度經典《梨俱吠陀》到漢譯經典《普門品》,來探討與比較印度與中土的救度思想觀。
關鍵詞
化身,救度,觀世音,三十三天
avatāra, paritāņa, Avalokiteśvara, Trāyastrimsat-dev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