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宗體篇略說--宗、體、行、相四門

 

宗體[1]中分為四門[2]

 一、戒法

 二、戒體

 三、戒行

 四、戒相

事鈔云:『今略指宗、體、行、相,令後進者興建有託』。[3]資持釋云:『興謂發心,[4]建即立行。[5]識體進行,[6]成因感果,[7]故云有託。[8] [9]

事鈔又云:『但戒相多途,[10]非唯一軼。[11]心有分限,取之不同。[12]若任境彰名,乃有無量。[13]且據樞要,[14]略標四種:一者、戒法,二者、戒體,三者、戒行,[15]四者、戒相。』資持[16]釋云:『初敘廣,[17]上二句據法明廣,五、八、十、具,四位不同。次二句約心明廣,[18]即上四位,各有三品。[19]若下二句,就境明廣,[20]情及非情,不可數故。[21]且下示要,[22]樞即門樞,[23]亦取要義。』 



[1] ,為整體戒律的宗旨。

[2] 每一條戒律當中,都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宗體即法體-將法、體、行、相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篇。門,通達之意。要透過此四門,以了解每一條戒律的宗旨,方能運用。

[3] 知道要如何能如法持戒,方名有託

[4] 發心受戒,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5] 建立身口意三業的戒行。

[6] 要了解受戒所感得的戒體,進而修學身口意三業的戒行。

[7] 成就持戒的因,感召三乘之聖果。

[8] 有託,有所依託。

[9] 此段引文,是說明為什麼要了解宗體行相,說明宗體篇的意義。

[10] 此非指上文之戒相,於此是指戒法的相狀。多途是指戒法有許多的差別,如五、八、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等。

[11] 軼:車輪輾過的痕跡。指戒法不單單只有一種相貌。

[12] 指受戒時,因發心不同,而有上、中、下三品。

[13] 因為境界是無量無邊,所以戒法也是無量無邊(戒律功能:斷惡修善)。每一個境界都是持戒犯戒之處,因此也可以說每一個境界都是戒法。

[14] 樞要,重要之意。

[15] 行:ㄒㄧㄥ/,因行。ㄏㄥ\,功德。

[16] 資:能詮之教法。持:止持,即行門。以教來助持,為資持記

[17] 敘述宗體因為所面對的境界有許多不同,因此有廣大的相貌。

[18] 藉由發心,來說明廣。

[19] 指五、八、十、具戒,各有上、中、下三品戒體之不同。

[20] 就所對的境界,來說明廣的情形,都是持戒犯戒之處,所以不可數。

[21] 所對的境界有有情、無情,無量無邊。

[22] 說明法、體、行、相四門大要。

[23] 例如門要有門樞,才能起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