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另一種安寧療護-安心而無遺憾的生命旅程



 在一些有新的醫護人員等的推廣理念之下,大家逐漸對於安寧療護」有正確的認識,主要的定義為:「安寧緩和醫療是藉由一組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團隊工作人員,針對癌症末期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個別性的照顧計畫,滿足病人和家屬身、心、靈的需要。在整個照顧過程中,病人有最大的自主權,家屬為全程參與,是一種提昇癌症末期病人與家屬生活品質的全人照顧。」(參:認識安寧緩和醫療篇)。但是印隆今日想提出的心得,不只是針對於癌症末期病人及其家屬,可以再進一步擴及一般的慢性、重症病人,乃至於身體還健康的人。

 昨日在等待針灸治療前。約了一位居士菩薩在針灸室見面。這位菩薩的母親前幾日在給吳主任醫師診療時,發現情況不對,當下立即幫她安排緊急檢查,結果發現是癌症第二期。我們都她慶幸能及早發現,早做治療,術後恢復的健康機率很高。在此,印隆還是要嘮叨一下,希望大家有定期健檢的習慣(20070202-希望大家至少每年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家人做個身體檢查)。吳主任醫師曾告訴印隆,如果知道有病願意治療,都還有救,但最怕的是諱疾忌醫的病人。而他也覺得中醫有些部分具有家庭醫師及預防醫學的功能,若平常的調養治療中,若發現有異常的情況,可以幫他轉介到適合的科別做西醫的檢查與治療,讓中西醫一起手照護病人的身心健康。

 這位菩薩突然遇到母親罹癌的事,感到緊張與擔憂,這是人之常情。因此印隆跟她約了時間,就近在醫院見面,除了交代一些適合她做的功課之外,也與她分享一些心得。

 印隆在未出家前,也經歷過至親的父母罹癌往生之事。父親往生時,因為印隆還小,內心留下的是來不及孝養父親的遺憾;而母親生病時,印隆已快三十歲了,不過當時因為又要工作養家、又是一個人照顧她,深感心力交瘁之痛,感恩有正信佛法的力量,讓我能勇敢的面對。

 在親人生病時,因為眾多複雜的情緒,要面對病人及自己,實在不是容易之事。或許在親人還未生病之時,因為沒有能好好陪伴或是有一些虧欠,所以就會希望他趕緊好起來,希望能彌補遺憾。但有情生命必會經過生老病死之過程,肉體上的醫療一定會有其極限,若是無法達成自己心中的期待,可能就會把這個情緒發洩在自己身上(產生壓力)、其他親人身上(造成衝突),乃至於病人身上(這才是最大的遺憾)。

 印隆與他分享過去照顧母親的心得,也約略分析一下她的個性與可能會遇到的狀況,不要用在工作上的態度與做事方式,來照顧病人。或許在工作上是要求績效、效率,但是病人是「人」,有太多不可期的狀況,如果以職場上的方式來面對,可能會讓兩邊都受傷。

 生病的人大都心裡較為脆弱,一方面是因為身體不得自主,一方面是對於照顧者會有不捨與愧疚之心,所以會變得更為敏感。尤其是照顧者在照顧了病人一段時間後,因為有多方面的壓力,常會不小心顯露出來,此時病人若是感受到照顧者的負面情緒,很可能就會造成遺憾。

 既然有情生命必會經過生老病死之過程,肉體上的醫療一定會有其極限(請大家一定要靜下心想想,人生自古誰無死?)何苦一定要逼迫自己與病人,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最好的方式是,珍惜與家人能夠相處的時光,讓彼此都真正沒有遺憾

 印隆的母親當年在檢查出罹患肺癌時,已是4b」,也就是癌症末期中的末期。我除了遵照醫囑,給她做正規而減少痛苦的醫療外,也利用最後她幾個月體力尚可、意識清醒的時間,推著輪椅帶她去淡水河邊看夕陽,去菜市場買菜,去一些素食餐廳品嘗美食(其實媽媽大都吃不下,但她也很高興我陪她出來散心),直至最後一個多月,她已漸漸進入沉睡的狀態,我就給她聽佛號,陪她念佛,與她分享佛法,不做無謂的醫療與急救,直至她安詳往生。當年還沒有推廣安寧療護,不過或許當時的作法,也有達成一些安寧療護的觀念,至少,可以讓彼此都減少遺憾,可以讓母親最後的日子,得到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珍惜當下每一個因緣,要真正有智慧利益眾生,要從讓自己先安定自在開始。如何是安定自在呢?──能懂得「隨緣」,就會真正自在,而懂得「隨緣」是要從正信因果法則為本。

 佛門中所謂的「隨緣」,其實是有智慧的等待(看待),在對的時間,說對的話、做對的事,而不是一股腦的隨自己的習性,想怎麼樣做就怎麼樣做。在遇到境界時,先攝心守意,不要急著展現自己的欲望與所求,這樣對解決事情是沒有幫助的,因為對方也有他的欲求。應該靜下心來,觀察如何做才是最適當的解決方式,用智慧等待(看待)時機,也珍惜每一段因緣

 懂得隨緣,就能以積極的心去成就善法,以自在的心去面對逆境。緣起時把握,緣滅時不執,安祥自在,不被境所轉。「隨緣」不是消極的逃避心態,而是積極的面對,智慧的處理。就像 聖嚴師父所說: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