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對於境界執取的程度之深,從這篇新聞(香氛行銷 輕鬆打開顧客荷包)就可以看出。只要從氣味來刺激鼻根,就可以誘發其欲望,進而產生下一步的行為,也就是造作諸業。
《法華三昧懺儀》的「懺悔鼻根法」云:
「至心懺悔 弟子(某甲)與一切法界眾生
從無量劫來 坐此鼻根 聞諸香氣
若男女身香 肴膳之香 及種種香
迷惑不了 動諸結使 諸煩惱賊 臥者皆起 無量罪業 因此增長
以貪香故 分別諸識 處處染著 墮落生死 受諸苦報
十方諸佛 功德妙香 充滿法界 我濁惡鼻 障故不聞
今誦大乘清淨妙典 歸向普賢菩薩 及一切世尊
燒香散華 說鼻過罪 不敢覆藏 以是因緣
令我與一切眾生 鼻根一切過罪 畢竟清淨」
因為我們的根本無明,對於四大假和的色身以為有一個真實的「我」,而不能善護六根門頭,對境生迷,背覺合塵。眾生因六根接觸六塵產生貪染執取,而造作種種惡業,實由一念心之無明顛倒。而心本具善惡染淨,因此若要清淨,就要藉由修持懺悔,破除六根對六塵的迷惑貪著。
六根懺法並非只是在佛前依文行禮如儀和消除罪障而已,更要於口宣六根懺文時,心起三觀觀照,了知諸法性常空寂,以知空故生大慚愧懺悔心,斷除一切造作不善法的相續之心,方能「罪從心起將心懺」,將造作惡業根源徹底懺除,以觀照實相,轉染成淨,轉迷為悟,復得真正清淨,是名真懺悔。
因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眾生造作善惡業之根源,心念一動令六根造惡,故當從六根懺悔。眾生不解緣起性空、諸法實相之理,而執我、我所有,令六根追逐攀緣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起種種分別妄想,因無明而貪欲不止,以無常為常,認苦為樂,造諸惡業,於三界六道之中流轉生死不已。因此智者大師依於《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制定六根懺法的行法,慈悲教導行者從「六根門頭」一一真心起懺。於《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中,普賢菩薩開示六根懺悔的內容及利益,教導行者當勤懺悔,清淨六根:
普賢菩薩為於行者說六根清淨懺悔之法。如是懺悔一日至七日,以諸佛現前三昧力故、普賢菩薩說法莊嚴故,耳漸漸聞障外聲、眼漸漸見障外事、鼻漸漸聞障外香,廣說如《妙法華經》。得是六根清淨已,身心歡喜,無諸惡相,心純是法,與法相應。[1]
經中讚歎六根清淨的功德,是「身心歡喜,無諸惡相」,故能「心純是法,與法相應」。眾生因為一念心的顛倒無明,起貪瞋癡,故因由六根廣造種種惡業,但其實都是妄想分別所致。故《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2],「端坐念實相」為修懺理觀的核心,「至心懺悔六情根」為修懺的有相事行。今日有此福德因緣得聞此法,當至誠依此懺法求哀懺悔,斷絕招惹惑業的無明根源,一心一意為一切眾生行懺悔法,以慚愧心來發露無始劫以來,六根所造諸惡業,以期從今以後乃至盡未來際,終不更造一切惡業,斷絕無明的根源,得到究竟解脫。故智者大師於《法華三昧懺儀》中,將「懺悔六根」列為主要懺法,將虛妄染著的六情根,轉化成具諸功德的六淨根。知禮大師也於《修懺要旨》中云:
故懺眼根罪時,即見諸佛常色;次懺耳根罪時,即聞諸佛妙音;乃至懺悔意根,即悟剎那住處,三身一體,四德宛然。以要言之,一切罪相無非實相,十惡、五逆、四重、八邪,皆理毒之法門,悉性染之本用。以此為能懺,即此為所觀。惑智本如,理事一際。能障、所障皆泯,能懺、所懺俱忘。終日加功,終日無作。是名無罪相懺悔,亦名大莊嚴懺悔,亦名最上第一懺悔。[3]
六根懺悔若成,不但重罪皆滅除,並能以其清淨慧業之功,而能修習圓頓止觀法門,體證中道實相之理,成就菩提。
六根 | 六塵 | 懺悔過去所造惡業 | 得到清淨未來善果 |
眼根 | 色塵 | 貪著諸色,以著色故,貪愛諸塵…故色使我經歷三界,盲無所見… | 見十方諸佛,常住不滅 |
耳根 | 聲塵 | 隨逐外聲,心生惑著,恆聞惡聲,生諸攀緣,顛倒聽故,墜墮三途… | 聽十方諸佛,常住說法 |
鼻根 | 香塵 | 聞諸香氣,迷惑不了,動諸結使。諸煩惱賊,臥者皆起,墮落生死… | 聞十方諸佛功德妙香,充滿法界 |
舌根 | 味塵 | 舌根所作不善惡業,損害眾生,開放逸門,斷功德種… | 了別諸佛法味,彌滿法界 |
身根 | 觸塵 | 貪著諸觸,造作身業,起三不善;與諸眾生,起大怨結,受大苦報… | 感十方諸佛,常放淨光,照觸我等 |
意根 | 法塵 | 貪著諸法,隨所緣境,起貪瞋癡…如是意根,即是一切生死根本,眾苦之源… | 知一切諸法,悉是佛法 |
[1]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T9,no. 277,p. 390c。
[2]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T9,no. 277,p. 393b。
[3] 《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二,〈修懺要旨〉,T46,no. 1937,p. 869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