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結緣:弘一大師墨寶《藥師經》抄經本(已結緣圓滿)

 感恩格友發心(http://tw.myblog.yahoo.com/monson3208/article?mid=8095#8114),此次能有福德因緣得見此墨寶,是由於格友於今年元旦時,打開 老上師所留下來包裹內而發現、與指示流通,實是我等眾生之福!當格友帶著此三本經書到金山給印隆看時,印隆也非常感動與感恩!

此次所流通的 弘一法師墨寶,有《心經》(已結緣圓滿)、《藥師經》及《阿彌陀經》。格友真的非常用心,印刷的很精緻;封皮是沉穩的藍色,字體為白銀色,非常莊嚴!內頁是柔滑的宣紙,讓一部經抄完之後,可以保存讀誦與供奉。

結緣:五色線平安吉祥手鍊(已結緣圓滿)

  這是格友金佩汪嫫菩薩發心親製的五色線手環,要與格友結緣。金佩汪嫫菩薩很有心,希望祝福大家吉祥平安,他特別於去參加法會時,請金剛上師索南諾布仁波切慈悲加持 ,感恩她的發心!

  五色線手環是平結所製成,因此稱之為平安吉祥,祝福大家平安吉祥,道業成就!

無遠弗屆的彈指神功-淺談「電子郵件」禮儀

 

  很不錯的文章,在網路上的動作,也是修行。起心動念、語默動靜,都應時時攝護身心。

------------------------------------------------------------------------------------------------------------------------------------------

引用出處:http://www.ntl.gov.tw/publish/suyan/40/text_12.html

 

無遠弗屆的彈指神功-淺談「電子郵件」禮儀
林慶弧【樹德工商專科學校講師兼圖書館主任】


※書苑季刊40期第80-86頁

一、不打烊的郵局

  溫馨的歲末年初裡,是不是會為了尋找一張合適的聖誕卡片或新年賀卡而大傷腦筋,甚至連內文祝賀的話語都不太會寫,因為平常都是拿起電話,撥個號碼就可以聊上半把個鐘頭,根本很少寫信,或是連信怎麼寫都不會,總是嫌寫信太麻煩或是寄信速度太慢,拿起電話不就萬事OK了嗎?

  最近十年來,電腦的技術日新月異,不但硬體進步神速,軟體的設計開發也和傳播科技結合發展,電腦中介溝通(CMC,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新媒介不斷推陳出新,其中藉由電腦作為通訊的橋樑,大大盛行,如WWW網際網路、BBS、電子郵件(E-maiI)等。

  而電子郵件正是使用最廣泛的通訊工具之一,因其功能強大且無遠弗屆,永遠隨時為您服務,電子郵件已逐漸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溝通媒介,與傳統傳播媒介相較,這類型新興傳媒具有速度快捷、成本低廉、訊息留存(兼可多功能使用),以及可針對個人亦可對群體發送訊息等特色。以上諸多優點促進了使用電子郵件的普及化,可以說是「絕不打烊的郵局」。

二、「國有國法、家有家規」,E-maiI也有禮儀

  但是,在使用電子郵件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負面效應。有些人在使用電腦網路的時候,一般都習慣快速的溝通方式,想到什麼就立刻打什麼,一些不經大腦思考的話語經常在彈指之間傳送出去。再加上電子郵件可以匿名與傳輸自由性,使用者在網際空間中的溝通行為更加不受拘束,也會引發不必要的冒犯與誤會。這些冒犯與誤會不僅無法達到正常溝通的目的,更增加許多的紛爭與困擾。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使用電子郵件的禮儀與規範。為了方便使用此一最炫最新的溝通媒介,將分為「傳送」和「回覆訊息」時應注意的事項加以說明。

三、網際空間的禮儀

  有一位外國學者Reinhold說,未經學習網路禮儀便上資訊高速公路,其風險就如同在不同國家,尚未確認車道是靠右行駛或靠左行駛,便興沖沖開車上路一般。這裡所說的「禮儀」,與我們介紹吃西餐時的禮儀相差不多,都是指須注意的行為規範,不但都已國際化且都標準化。放諸四海皆準的網際禮儀,就是指在網際網路裡的行為準則,就像人類正常溝通的一種協定。

四、「傳送信件」的禮儀

  電子郵件的風行才只不過是近十年的事情,在台灣也有不少人上網,尤其是教育部計畫在全國的中、小學建置成網路環境,希望在未來的二十一世紀,全台灣每個人都會上網,不能有「網路文盲」的存在。所以,在未來的數年內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將有倍數以上的成長,因此越早學會網路溝通禮儀是迫切且需要的,就像人類口語、姿體語言、書寫傳播一樣,各類型溝通都需要有一定的規則以維繫溝通效益,電子郵件的溝通簡單禮儀與規範如下:

(一)慎重選擇發信對象
  1. 確認傳送訊息的對象,並將Cc:人數降至最低(Cc全名為CarbonCopy,中文譯為「副本轉送」)
      傳送電子訊息之前,須確認收信對象是否正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若要將信函複本同時轉送相關人員以供參考時,可善用Cc:的功能,但要將人數降至最低,否則,傳送與複本轉送的用途將混淆不清,也製造了一大堆不必要的「垃圾」。
  2. 掌握“廣播”清單
      “廣播”功能是電子郵件系統最具威力的功能之一。使用者只須將其問題或意見傳送至特定網路廣場或群體,不稍幾分鐘,即可獲得許多線上朋友的回覆。然而問題在於:一個人的問題或建議是否會成為另一個人的垃圾郵件,甚或無心地觸怒他人?因此,當使用者有“廣播”需求時,務必在傳送出信件前小心地檢查其廣播的清單。
(二)注意撰寫信件內容
  1. 切記收信對象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台機器
      因為電子訊息的互動是透過電腦網路產生的,使用者經常會不自覺地「忘記」與自己真正互動的是遠端的「人」。許多情緒激動的字眼也因此不經意地隨手送出,而傷到對方甚至引起衝突。記住寫電子郵件,實際上和你寫一封信是完全一樣的,只是差別在傳遞的方式不同罷了。
  2. 電子信件「標題」要明確且具描述性
      電子郵件一定要註明標題(Subject),因為有許多網路使用者是以標題來決定是否繼續詳讀信件的內容。此外,郵件標題應盡量寫得具描述性,或是與內容相關的主旨大意,讓人一望即知,以便對方快速了解與記憶。
  3. 信件內容應簡明扼要
      線上溝通講求時效,經常上網的人多具有不耐等候的特性,所以電子郵件的內容應力求簡明扼要,並求溝通效益。一般信件所用的起頭語、客套語、祝賀詞等,在線上溝通時都可以省略。盡量掌握「一個訊息、一個主題」的原則。
  4. 考量他人電腦的容量
      上線溝通的網友所擁有的系統與硬體不盡相同,這其中還有人仍在使用傳統的終端機和陳舊的電子郵件系統(如系統無法自動斷行)。為確保對方能讀到自己發出的訊息,撰寫郵件時應特別注意傳送對象,考量其是否有系統的限制。以一般的英文信件撰寫而言,一行最好維持不要超過80個字母,並以Enter鍵結束每一行文字。
  5. 了解傳送出去的訊息將潛在會永久留存
      儘管信件有一定的郵寄對象,但經過無遠弗屆的網路,也許郵寄出去的信件將會永久被存於某處私人檔案或轉印成文件到處流通。因此,在送出電子郵件時應謹慎地評閱所撰寫的字句,以免他日落人笑柄。
  6. 釐清建議或意見
      若要表達對某一事情的看法,可先簡要地描述事情緣起,再陳述自己的意見;若是想引發行動,則應針對事情可能的發展提出看法與建議。有時因訊息太過簡短或標明不夠清楚,收信對象可能會不清楚發信者陳述的到底是建議或是意見,因而造成不必要的誤解或行動。
  7. 避免使用太多的標點符號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電子信件中夾雜了許多的標點符號,特別是驚歎號的使用!!!!!若真要強調事情,應該在用詞遣字上特別強調,而不應使用太多不必要的標點符號。
  8. 小心幽默的使用
      在缺乏聲調的抑揚頓挫、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的電子郵件中,應特別注意幽默的被誤解與扭曲。若想展現幽默或特定情緒,發信者必須寫明或使用“情緒符號” (smilies,如:)代表笑臉、高興)。無論所開的玩笑是多麼明顯,最好加註以提醒收信者真正的意思。
  9. 切勿講一些不會在公眾場所對他人講的話
      在發信之前問問自己,你會在公眾場所中公開面對面地對他人講這些話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請再重讀重寫,或重新思考到底要不要發出這麼一份訊息。千萬不可以因為沒看到對方的臉,就毫不客氣講一些沒有經大腦思考的話語。切勿在不給予回應或申辯機會的情況下批評或汙衊他人。
  10. 於特定郵件中加上密碼
      有些特定的郵件內容會觸犯他人,為免不必要的紛爭,可考慮在這些郵件上加密。密碼學是一個極為專門的學問,在一般的電子郵件中是不會被應用的。想要知道更多跟密碼有關的訊息,許多網路系統均設計有特殊加密和解密的功能,只要詳詣網路管理者即可獲知。
  11. 勿於學術網路上從事商業行為
      一般學術網路是禁止商業行為的,請不要任意違反此一共識。當然,張貼營利廣告也是不受歡迎的,而這些附有營利性質廣告包括:產品促銷、自我業務推廣、在特定群體中散播營利消息,及提供迅速致富的方法等等都一樣。
(三)養成良好傳送習慣
  1. 註明送信者及其身分
      除非是熟識的人,否則收信人一般無法從帳號解讀出發信人到底是誰,因此標明發信人的身分是電子郵件溝通的基本禮節。有許多人將自己的身分設計成一個附著檔案,每當發信出去時,此一檔案也將自動地貼附該訊息後面。我們希望針對“身分設計”強調兩點注意事項:(1):“身分設計”應充分代表發信者自己,無論是引用文學名作詞句或以圖繪表示,都必須真實且充分地反映自己。有些人的身分設計為:**&%^$& (^)@C.Y>Liang,讀來不免讓人感覺他或許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2):切勿過度裝飾自己的“身分設計”,例如引用名作太多或圖繪太華麗等等均會妨礙電子郵件的正常溝通效益。
  2. 遵守一般法律規定
      進行網際溝通時,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亦須遵守。因透過電腦系統,要擷取、複製或篡改他人作品是相當容易的,因此在網際空間中對於智慧財產權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凡是引用或改編他人文字或圖繪作品時,須要對原作者與原作品的出處詳加註明,以示尊重。
  3. 勿任意或無心地浪費頻寬
      傳送冗長文字與大型圖繪均會佔用大量的頻寬,造成網路塞車。為避免浪費網際空間使用者的寶貴時間,應謹慎考慮傳送訊息容量的大小。
  4. 小心附件功能的使用
      在若干電子郵件系統中,由於「附件」功能的缺乏或不成熟,會造成使用者無法順利閱讀文件。使用者經常會因不便而直接去除來函,以致喪失溝通功能。如果附件內容不長時,請直接撰寫於信件中。若一定要使用附件功能,也須註明附件的撰寫軟體,例如:“本信附件內容撰寫軟體為Word 6.0 for Windows”。
  5. 勿重複傳送同一訊息
      勿一再傳送相同的訊息給相同的對象,這不僅會使網路超載而降低傳輸速率,同時佔用他人的信箱容積。此外,傳送電子信件時也須注意,不要分別發送相同的訊息給多個組群(group),因為有不少網路使用者同時隸屬於幾個不同的電子郵件組群,如此一傳送,這些使用者勢必會重複收到相同的訊息。若要傳送郵件給多個組群,請一次傳送完畢。
  6. 定期檢查電腦系統的時間與日期之自動標示
      電子郵件傳送時會以所用電腦的設定日期與時刻來標示信發送的時間,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或窘態發生,使用者須定期檢查電腦系統時間與日期之設定是否正確。

五、回覆電子郵件的禮儀與規範

(一)三思回覆內容
  1. 勿期盼他人會立即回覆你的信件
      發信者通常會期盼所傳送出去的郵件,能夠讓對方趕快閱讀、處理,以及回覆。我們不要對他人回覆信件的時效性做過分期許。
  2. 當他人誤送郵件給你時,儘可能代為傳遞或通知原寄送人
      忽視或去除他人給自己的電子郵件而不回覆者,都是不好的網際行為,因為發信人通常會焦慮地等待回信,甚或懷疑信件是否到達了該去的地方?如果收信者能從信件內容看出正確的收信者,應迅速轉送出去。若無法辨認,也應即刻回覆發信人並簡單解釋傳送的錯誤。在網際空間中,要有寬容互助的心胸,原諒別人無心的錯誤並熱心協助。
  3. 情緒高漲時避免立即回覆訊息
      人們習慣於面對面的口語傳播,臉部表情與身體語言都會輔助溝通的效益。然而,使用電子郵件溝通卻缺乏這些看得到或聽得到的輔助,極易造成誤解。有很多的字句在日常口語溝通時並不會冒犯他人,例如有人以「三字經」作為見面時打招呼的口頭禪,但若將其寫入郵件傳送給不明究理的人,恐怕將引起不可預期的紛爭。當來信引發個人情緒高漲時,此時應等心情平靜後再看一遍,恢復正常理智時,解讀信件內容的方式或許全然不同。
  4. 謹慎處理惡意中傷的郵件
      在網際空間中,惡意中傷或會引起爭端的郵件通常被稱之為"Flames"。對於Flames的處理要非常謹慎,以避免中計而造成連鎖反應的汙衊行為。應付Flames最好的方法為:忽視它!離開螢幕繼續過著自己正常而理性的生活。
  5. 閱讀信件時應設法釐清建議與意見
      如同撰寫傳送郵件時須注意釐清建議與意見一般,閱讀他人郵寄來的信件也須注意這項原則。詳細辨明來信到底只是表達看法、反應需求還是提出方案、鼓吹行動?如此,才能適當地回覆來信。
  6. 避免非相關主題性的言語
      網際空間具有「八卦」傳播與間聊的特性,切勿讓自己無心的言論變成他人嘲弄或攻擊的話題。因此,回覆他人建議與意見時,必須扣緊主題,並提出相關的實證予以說明,盡量避免非相關主題的言論涉入回覆信函的內容中。此外,要回覆他人信件時,請使用“Reply”的功能,不要另起一標題而造成對方的混淆。
  7. 將同一主題的所有後續意見閱讀完畢,再回覆自己的意見
      在回覆某一特定信函之前,請先閱讀所有已回覆該信的內容,也許你原定的回覆內容已有十個人講過相同的意見。若真如此,只須輕描淡寫地表達即可,無須重複大家已覺厭煩的意見。在網際空間中,長篇大論往往不會引發他人閱讀的興趣,反而是那些精簡有力的言論會吸引群眾。
  8. 確認將要回覆的對象是誰
      在網際空間中進行公眾事務的討論時,請再三思考慮回覆的對象到底是誰?有必要將自己的意見廣播嗎?或許,只須回覆意見給發信者,並加註說明:「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將這個意見廣播給大家,敬請傳送無妨!署名」。署名代表著回覆者對其言論負責的態度,也讓回覆者因其精闢的言論有所讚譽回饋。
  9. 切勿在未經同意前,將他人信函轉送給第三者
      若要把他人的來函轉送給第三者之前,要先徵詢來信者的同意,否則犯了網路禮儀的大忌!對來信者而言,郵件內容是針對收信者所撰寫的私人信函,不見得適合他人閱讀。
  10. 考慮替代性的溝通管道
      回覆電子信件前,再思考一下:為何不拿起電話與對方聊聊或約個時間當面簽覆?別忘了,電子郵件的溝通缺乏太多人類熟悉的溝通輔助(如表情、肢體語言等)。見面三分情,即使是使用電話,狀況也會完全不一樣的,更何況目前太多的人都是以非自己母語的英文進行電子郵件溝通,誤解與糾紛自然在所難免。最後,要提醒所有新新的電腦族群們,當你們成為優秀的好國民時,千萬要遵守「網際網路」的禮儀,不要認為在電腦的世界裡,沒有人可以看見你,就可以為所欲為哦!

唐楚金法師,勤修《法華》,寶塔湧出

   在《佛祖統紀》上(《佛祖統紀》卷22,CBETA T49 No. 2035, p. 244a),看到唐朝的楚金法師因為虔誦修持《法華經》,而感得多寶佛塔的湧出護持,非常感動!謹將此文引用與大家分享(案:括號內文為印隆所添),祈願眾等皆能精勤修持,必能自利利他。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自利利他的研究態度

 

   今天的天台專題課程中,英善老師與我們分享了一段她整理《法華文句》的方式,其中老師提到了一個重點,要以「自利利他的研究態度」來整理。首先就是自己要能消化、理解,這是自利;再來就是要以能閱讀者能夠理解的方式,將古文的經典整理研究成現代人可以一看就能理解的方式,這是利他。

  老師所講的研究精神,讓印隆很感動!真正的修行者,不是只有自己在法喜中受用而已,更要能利益眾生。而為了要能利益眾生,勢必要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進行,這也是為什麼菩薩殊勝於二乘人之處。二乘雖有出離分段生死之樂,但仍有變異生死,因未斷除塵沙無明惑,所以並不究竟。唯有在行菩薩道時,方能見眾差異相、知眾生種種煩惱,行種種度化之事,在下化眾生之際,同時上求佛道,直至圓滿菩提。

  感恩 老師,印隆會謹記這個精神。不論是在目前的論文撰寫,或是將來在經典研究與弘化上的努力,都要以利益眾生的態度為要。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夜夜抱佛眠

 


 

最近寫論文寫到一種「境界」,就是在寫作時所思惟的內容,於夢中還會繼續,然後醒來時又能繼續,非常有趣。這不是因為壓力大的關係,因為印隆其實寫的進度很慢,有時候一個星期才解決一個問題點。感覺是將身心融合進去了,除了在夢中之外,平常的行住坐等日常生活也是持續思惟。因此最近在閱讀所研究的文本時,一直發現到以前未曾發現的意涵,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今天突然想到傅大士所說的話:「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性處,只這語聲是。」傅大士的這一首偈,是在闡述我們所本具的中道佛性。無論行住坐臥,我們的佛性從未離開我們,但是我們自己卻忽略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恆持正念。

修行若要成就,需念念都是道。若貪染五欲六塵,妄想紛飛不已,如何得道?

六根觸境之時,如眼見物、耳聞聲,只要不落分別,能即空即假即中的觀照,那便能見本來面目。一念三千,諸法實相,一切都不離開自己的心。

恆守正念,守護六根,老實修行,一定終能悟道。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2011校慶敦煌舞表演

   今年4月8日的校慶活動中,除了邀請竺家寧教授的演講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表演~敦煌舞!是印隆的好朋友--宜綺策劃安排的,她現在已是碩二,所以這場表演,也是為了她的畢業行門呈現的內容。宜綺的敦煌舞團非常優秀,常受邀表演;今年就有在花博及農禪寺等演出,之後還會有因緣在果如法師的玉佛寺表演,到時候再與大家分享布達此訊息。

 

這是印隆幫忙作的舞碼簡報。

美麗的天女們陸續出場,衣服跟頭飾都是自己設計製作的,好厲害!


美麗莊嚴的宜綺(今天最美,平常像睡不飽的貓,因為要趕功課又要上班......)






完美的演出~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感恩大眾成就


  在印隆去年要閉關前,英善老師贈予印隆一些營養品,印隆在早、午餐都有加上老師的愛心。昨天下課時,老師又送印隆幾包;印隆真的很不好意思,都沒有機會供養老師,反而都是讓 老師照顧印隆。印隆唯有將身體調養好,並好好在佛法上用功實踐,才對的住 老師的慈悲愛護之心。

  其實一路以來,印隆受到大家的照顧恩德實在太多太多了!每每想到這裡,心中真的很慚愧。有云「五觀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大家的慈悲愛護,化為印隆努力向上的力量。我若不好好努力,怎麼對得起大家的護持?

  上星期六有一機會,和兩位法師分享心得。其中印隆提到,真的很感謝網友們,因為我透過網友們的問題,自己常深自反省,如果我所學無法幫助眾生解決問題、脫離痛苦,那表示我的努力還不夠。因此大家反而是促使我更加努力的善因緣,所謂「上求下化」,在下化時即能上求佛道,兩者相資相成。

  感恩一切眾生的成就!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宣化上人:兩棵樹幹纏綿交抱的前世因緣


 

癡愛纏綿成草木  

 

大家看看這塊木頭,兩棵樹幹,卻長在一起,上下枝節連著,這是什麼呢?就是無量劫以前,有一對男女,彼此相愛的很深。他們發願:「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對男女一見鍾情,結為夫婦。他們共同有一個嗜好,就是「錢」!男的拼命賺錢,女的拼命花錢。一個來,一個往,非常熱鬧。

可是,愛得太深,罪造的太重,生生輾轉沉溺,墮落到畜生、餓鬼、地獄道。今已成草木,這兩棵樹幹本來應是兩棵,可是依然長在一起,纏綿不相舍離。你看!左根伸出一枝來交抱右根,右根又伸出一枝來擁攬左根。這就如同男女各自伸出胳臂,互相交抱。可見夙世癡愛之劣習,至今形成草木,猶不能舍!並且,這兩幹之中,有一塊石頭。他們視若珍寶,究竟這是什麼呢?原來是他們往昔銀行存款的簿子!

這棵樹幹,早在幾年前,某次我們到城內河邊說法,就把它撿回來,你看:頭也割斷了,根也被刨破了,只露出赤裸枯槁的枝幹,但仍然如膠似漆地糾纏在一起,這不是太可憐了嗎?

由此可見,愛得太深,是多麼的危險,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有人心想:「法師,您說這個法,我是不可能相信的,既沒有根據,又不合乎邏輯。大概是您哄孩子,說夢話!」信不信由你,我也沒有辦法一定要你相信。因為這個法是很難說的。人迷戀到愛情上,不論你如何點醒他,他還是不能接受,天下最害人就是愛重情深。最高尚就是修清淨道。人不是不知,但明知故犯,而不能出離曠劫之習氣。

中國有句俗話:「手拿著幹屎橛,你給他麻花他不換。」這好比人攬執情愛,你告訴他:「捨棄這個邋遢東西,修道可貴!」可是他仍會固執不肯回頭,所以說: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難度不信之人。

這塊木頭,我保存很久,多數人來我也不讓他們看,因為說這個法他們也不相信,還要等待時機成熟。十月二十四日,諸位從遠方來朝聖,我把這塊木頭帶到萬佛殿,擱了差不多三個星期猶未開口,可是若再不講恐怕就沒有時間了,所以不管諸位相信與否?我也要說出這塊木頭的因緣。


編按:一九八二年十月下旬,從星、馬、台、港數百善信組團朝聖,參加萬佛聖城開幕典禮。先舉行一周觀音七,繼而展開一為期十周的精進禪七。其間,十一月十二日晚 ,上人於萬佛殿向四眾開示。)

 

(轉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show1_59438.htm)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

   這幾天的論文撰寫重點,放在法華的本迹二門上。《法華經》是唯一能彰顯到本門思想的經典;智者大師對於佛經文本的觀念,一是以特定形態存在的「跡文本」,另一是一切諸法之實相為「本文本」。以「本法華」--諸法實相之理,來說明「法華即是一切佛經」的含義,將一切佛經會歸到法華的實相觀依天台教義的教觀思想,圓觀在當下的每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的圓融三諦,此具體觀行即是實踐。從圓融觀照經文之相即一致的方式中,轉化成為解脫道、菩提道的修行實踐。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梵網大戒菩薩行

 



 

  有格友問到,是否要受完五戒後才能受菩薩戒?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也藉由此回答的因緣,與大家一起分享。

  五戒為屬於「律儀戒」,為盡形壽所受持,重點在於身行、口業等威儀不犯。而菩薩戒為含攝「三聚淨戒」的大乘戒,一受永受,直至成佛。

  實踐大乘佛教的行者稱為菩薩,而菩薩戒為大乘菩薩所受持之戒律反之,小乘聲聞所受持之戒律,稱小乘聲聞戒。大體上說,小乘戒較具自利性格,故為了自求證果,嚴於律己;大乘戒重菩薩行,故較強調利他的社會倫理。小乘戒講求一生受持,大乘戒則更主張永劫受持。[1]智者大師於《法華玄義》中解釋大乘戒云:

 

言大乘者,菩薩持性重、譏嫌,等無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嫌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度他故,譏嫌則寬。菩薩具持兩種,故名大乘戒。[2]

 

說明大乘戒的特點即是自利利他,菩薩具持兩種,故名大乘戒菩薩所受的戒,稱為菩薩戒;要做菩薩,必須先受菩薩戒。如《梵網經》中所說,菩薩戒「是諸佛之本源,菩薩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3]不行菩薩道,雖信佛而永不能成佛;要行菩薩道,須受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是一切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也是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的根本所在。所謂「佛子之根本」,當然是指成佛種子的根本,一切眾生,一切菩薩,一切諸佛,無一不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得成佛。[4]

  菩薩戒為大乘菩薩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說菩薩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綜合為《梵網》與《瑜伽》二類律典。在聖嚴法師的《戒律學綱要》一書中,將菩薩戒的來源分為三類,即以《瓔珞》和《梵網》為一類;以《瑜伽》、《地持》、《善戒》為一類;以《優婆塞戒經》獨立成為一類來說明。而目前較流通的為「梵網戒本」與「瑜伽戒本」;「梵網戒本」受戒之作法出於《梵網經˙律藏品》,其戒相為十重禁戒、四十八輕戒。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瑜伽戒本」出於《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卷四十一,以三聚淨戒、四種他勝處法為基準。古代傳授菩薩戒以瑜伽戒為主,今則盛行梵網戒。天台宗之圓頓戒,即為梵網戒。

  《梵網經》列舉十重禁、四十八輕戒,共說五十八戒,此稱「梵網大戒」。十重禁又稱十重禁戒、十重戒、十無盡戒、十重、十重波羅提木叉、十波羅夷、十不 可悔戒,乃大乘戒之最重罪,若大乘菩薩犯此,則構成破門罪、追放罪(即波羅夷罪)。十重即:()殺戒。()盜戒。() 淫戒。()妄語戒。()酤酒戒,即買賣酒。()說四眾過戒,指說在家、出家菩薩,以及比丘、比丘尼之罪過。()自贊毀他戒。()慳惜加毀戒,指 吝惜施給財、法。()嗔心不受悔戒,指不原諒他人之懺悔。()謗三寶戒,指譭謗佛、法、僧三寶。此十重禁戒乃訓誡他行或自行者。相對於十重戒,四十八輕戒乃屬輕垢罪(污垢清淨行之輕罪,相對於波羅夷罪)。內容包括不敬師友戒、飲酒戒、食肉戒等四十八種。



[1] 傅偉勳。〈大小兼受戒、單受菩薩戒與無戒之戒 ——中日佛教戒律觀的評較考察〉。

[2]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3T33, no. 1716, p. 717b

[3] 《梵網經》卷2T24, no. 1484, p. 1004b

[4] 參: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頁334-335

 

 

 

 智者大師依據《瓔珞經》以及《地持經》,以三聚淨戒統攝大乘戒法,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於《幽冥戒》云:

 

言戒者,禁止之義也。言戒相者。大乘三聚戒,名出《地持》。曰攝律儀者。無惡不斷也。曰攝善法者。無善不修也。曰攝眾生者。無有情不度也。

 

  文中提到「大乘三聚戒,名出地持」,大乘三聚戒的名稱,出自於《菩薩地持經》,[1]所謂「攝律儀戒」,就是說諸惡莫作而無惡不斷,即十重禁戒;而「攝善法戒」,即是眾善奉行而無善不修,謂八萬四千法門的積極行善;乃至「攝眾生戒」,則是普度一切眾生而沒有不度的,謂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化及眾生,令得安樂。而菩薩即是以具體實踐三聚淨戒的方式,使一切眾生終能成就佛道,如《梵網經》所示:「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法,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2]另外,聖嚴法師於《菩薩戒指要》一書中提到,三聚淨戒的名目內容交代得較為具體的,最初出現於傳說是姚秦時代竺佛念於西元376378年之間譯出的《瓔珞經》二卷。此經雖未舉出「三聚淨戒」這個名詞,可是在其卷下〈因果品〉介紹「十般若波羅蜜」項下,有云:「戒有三緣:一自性戒,二受善法戒,三利益眾生戒。」[3]又在此經卷下〈大眾受學品〉列舉三種戒的內容云:「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捨,化及一切眾生,皆得安樂;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4]所以三聚淨戒的精神,是無惡不斷,無善不修,無人不度,總攝了一切佛法的根本總持法門,一切眾生,一切菩薩,一切諸佛,無一不是由此總持法門而得成佛,這即是《梵網經》稱菩薩戒是《梵網經》謂菩薩戒為諸佛之本源、菩薩之根本,是諸佛子之根本,為「千佛大戒」的原因。



[1] 《菩薩地持經》:云何菩薩一切戒?略說二種;一者在家分,二者出家分,是名一切戒。一切

 戒復有三種:一者律儀戒,二者攝善法戒,三者攝眾生戒。」,T30, no. 1581, p. 910b05

[2] 《梵網經》卷2T24, no. 1484, p. 1004a

[3]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T24, no. 1485, p. 1019b

[4]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T24, no. 1485, p. 1020c

 

 

 

  大乘戒強調是貫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永劫受持,是因為菩薩大戒的戒體由心所發,由心納受,此心即為菩提心。《瓔珞經》云:「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1]發大菩提心,便是心無盡,戒體功能亦無盡;捨菩提心,便是心盡,戒體功能亦盡,[2]因此在《幽冥戒》中有云:

 

自非退菩提心,更學邪法。起上惡心,造十重業。未來他世,雖在三惡道,終不失戒。若於後更受菩薩戒時,不名新得。名為開示瑩淨。蓋謂重為開示其已聞之義。瑩淨其已得之體而已。     

 

菩薩戒是「盡未來際」受持,非只有「盡形壽」受持,所以命終不捨戒。除非退失菩提心,而改學邪道邪法;或者生起極大惡心,而造作十重惡業;否則的話,即使未來於他世,縱使墮在三惡道中,終究不失已得的菩薩戒。如《菩薩善戒經》:「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離是二緣乃至他世地獄畜生餓鬼之中,終不失於菩薩戒也。[3]因此,若於後世 又再重受菩薩戒時,也就不稱作「新得」,而是稱為「開示瑩淨」。因為那是重新為其「開示」以前受戒時已曾聞受的戒法妙義,而更加「光瑩潔淨」其已經得受的無作戒體而已。菩薩戒一經受得之後,從生至生,直至成佛,都是永遠隨逐的,因為戒體是一種無形狀無表象的無漏色法,當它一經薰上了我們的本性理體之後,只有被遮沒的可能,卻沒有失落的可能了。所謂犯了重戒失戒,那只是因受惡法陰影的遮沒而失去了戒體的功能,並不即是戒體從我們的本性理體上失落。正因為菩薩戒是盡未來際受持的,轉生之後,多數的眾生,雖已不再記憶曾經受戒,雖其功能或已隱沒,但其戒體仍然存在性體之中,所以仍可遇緣而「增受戒」,如果轉生無緣再受,乃至也不記憶曾經已受,這一戒體的功能,必將仍有顯現的機會。[4]

 

  而在《幽冥戒》的三番羯磨文云:

 

汝等今於我所,求受一切菩薩學處,一切菩薩淨戒: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諸學處,此諸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受、已學、已解、已行、已成,未來一切菩薩當受、當學、當解、當行、當成,現在一切菩薩今受、今學、今解、今行、今成,當來作佛。汝等能受否?

 

菩薩大戒是過去一切菩薩已受,現在一切菩薩今受,未來一切菩薩當受,是通三世,盡未來際,直至成佛為止。菩薩大乘戒法一旦受戒,則永不失,故無捨戒作法;即使捨菩薩大願,或因增上煩惱而犯波羅夷,失去菩薩律儀,亦可通過懺悔重新受戒,不論在十方世界何處轉生,不失戒體。菩薩戒一經受得之後,從生至生,直至成佛,都是永劫受持,最為殊勝的大乘戒法。



[1]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T24, no. 1485, p. 1021b

[2] 參: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頁406

[3] 《菩薩善戒經》,T30, no. 1583, p. 1015b

[4] 參: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頁405-406

 

 

 

慚愧˙懺悔

 

   前二天有居士打電話給印隆,告訴印隆盤香已製作完成,要當作印隆的畢業禮物,以用來供養學院的老師們使用,詢問印隆須要寄多少盒、以及要在何時寄。印隆回答完結束電話後,突然心中生起了一股莫名的難過情緒,反省了二天,今日在此公開懺悔。

  因為印隆在回答那位居士問題的當下,心中居然沒有生起一絲慚愧心,就這樣答應接受檀越的布施與供養。雖然在結束電話後即能警覺到,但已不是「當下」。

  「當下」的覺知是很重要的,要時時攝護心念,才不會隨境流轉,放任習性而不自覺。

  對於檀越的供養,應以慚愧感恩心視之,不該對其起貪著心、分別心,乃至於有所期待。因為如果我一但失去正念,就無法真正利益到眾生,有愧檀越的護持。

  印隆很抱歉,在此公開懺悔,以後當謹慎莫放逸!

 

祈能有因緣整理與研究《法華文句》

 

  在這周二的天台《法華文句》課程中,英善老師有提到可以將《法華經》的經文與《法華文句》的內容對一個整理對照比較,會比較容易瞭解。印隆試著以〈藥草喻品〉的內容,將《法華經》經文、《法華文句》及《法華文句記》作整理對照。完成後覺得法喜充滿,對於《法華文句》的架構也清楚許多!感恩 英善老師的指導。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想要探討天台智者大師彌殺彌慈的圓戒思想

 

  今天終於完成上學期還欠的天台期末報告,感恩老師慈悲,讓印隆拖到今天,真是不好意思。不過想想這一段時間,也真的是太忙了,去年因為參與水陸法會的網路共修策畫與執行,一直忙到去年快十二月底才就結束;然後就是趕所欠的一堆作業、行門呈現、論文初審...等,加上自己的身體不太好,真不知是如何撐過來的。或許是對法的一分信念吧!因為在撰寫報告或論文的過程中,解決許多疑惑,也增進許多修行的正念,不但不會覺得累,而更是歡喜有精神呢!反而若是散心雜話、妄念紛飛的話,那才是累~

  對於戒律,一直是印隆想要研究的部分,尤其是天台的圓戒思想,更是印隆一直想要努力的目標,因為看到太多似是而非的錯悟觀點了!雖然自己很想在這一方面作研究,但是印隆知道此並不易,此必須對於對於中道實相之理有正確的認識,才不會悟解原意,狂妄自大。因此一直小心翼翼,謹慎學習。希望將來能有因緣努力於真正圓頓戒律的思想探討。

  在印隆初親近天台教學時,師長慧嶽法師曾經說了一個關於斌宗法師「一試驚動觀宗講席」的故事,讓印隆一直深記難忘:民初天台高僧寶靜老法師,曾於觀宗寺講《摩訶止觀》二次,第一次講於1929年,第二次講於1936年。當時的《弘法社刊》中,也刊登了寶靜老法師在第一次所講的《摩訶止觀述記》。據《斌宗法師遺集》載,《央掘摩羅彌殺彌慈論》是1935年5月5日於觀宗寺所講的,寶靜老法師並以此題試諸生,而「毋一能應,師獨暢申其旨」,意思是惟斌宗法師能「獨暢申其旨」。

  央掘摩羅的故事見《央掘摩羅經》、《阿含增一經》及《賢愚因緣經》等。央掘摩羅,人名,其師為婆羅門,一日師出,其師母欲與他茍合,為央掘摩羅所拒。師歸,師母反誣他調戲自己,師雖不相信,仍令他殺千人,說:「可生天,作婆羅門」他服從其師之命,殺了九百九十九人,最後欲殺其母和佛,佛為他說法,央掘摩羅頓悟,並度其殺害之人,得阿羅漢果。寶靜老法師的《央掘摩羅彌殺彌慈論》,提到:「央掘殺人,本為婆羅門法,欲求生天,不違師教,兼護婦人,故云『彌殺彌慈』。」又說:「今文所引而伸之者,無非表示殺淫酒妄雖為極大之罪惡,猶可轉而為善,勉人修觀,毋自暴自棄耳。若藉詞犯戒,隨順欲心,則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非惟無益身心,抑且貽害無窮矣。」他對「彌殺彌慈」的解釋似不易理解。斌宗法師取寶靜老法師「引而伸之」的修觀,以轉惡為善的觀點,又另立一解釋,其云:「復次,當知殺乃能開能遮,慈之有善有惡。若以善意犯殺而益人者,雖殺而慈,違理行慈而害人者,則慈而殺。」他舉例說:「如武之誅紂而平天下,湯之伐夏以安民心。」乃至「觀夫釋迦往昔劫中,亦曾興慈殺人。……殺人一命以救眾命,猶能度其出苦,雖犯殺業,然則非唯無辜,反而益顯大聖救世之慈悲心也。彌殺彌慈之說,非斯義乎!」 斌宗法師以殺之能開能遮,慈之有善有惡來解釋「彌殺彌慈」,確是對寶靜老法師解釋的補充,「暢申其旨」了。

  智者大師於《摩訶止觀》卷二下,提出「央掘摩羅彌殺彌慈」句。智者大師在此句前面以「若達諸惡非惡皆是實相,即行於非道通達佛道;若於佛道生著,不消甘露,遂成非道」, 來表達他的性具善惡論。印隆對此「彌殺彌慈」的思想,一直祈能深入探索,為正確的大乘圓融中道戒律觀作正確倫理的詮釋。對於大乘菩薩道所強調「生死即涅槃」、「一切眾生皆能成佛解脫」等上行下化的菩薩精神,詮釋出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所在,彰顯佛教本有的慈悲精神。也相信基於大慈悲心所強調的化他利他的大乘菩薩戒,是建立在對於佛法的中道之正見上,為真正的圓融無礙,方便秘妙。

 

 

央掘摩羅彌殺彌慈論

 

斌宗法師著

一九三五年五月五日在寧波觀宗寺撰

 

央掘摩羅——此云指鬘;又名一切世間現。生於佛世,印度舍衛城北,薩那村人也。受學於婆羅門,師事摩尼跋陀羅。因被師婦之讒,迫乎師命,昧乎道理,信殺千人有涅槃可證,不怕萬劫受泥犁之苦。殺一七多日,惡實彌深,傷九百餘命,心何殘忍!佛悲愍之,放光照他,為之說法,立時改過懺悔,受持佛戒;當下迴光返照,發現良知,得四聖果,具六神通。所謂屠刀放下,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如是改惡皈佛,固屬善矣!唯彌殺彌慈之謂,似乎不當?夫殺者,惡也,慈者,善也,非彌殺彌惡乎?蓋善惡之不相扶,猶冰炭之不相容然,於理寧無違乎?何天台大師舉斯言耶?想必有其宗旨在焉。

央掘殺人及千,害母並佛,故曰彌殺。然而見佛聞法,能即時大興懺悔,猛發道心,一念之善,豁爾成聖,終能度脫其遭殺之人,雖殺其色身而益其法身,謂能使之了生脫死,離苦得樂也。故殺他者,度他也!今以成聖之心,比其未殺之心,孰慈?必曰聖慈;此非彌慈乎?古德之言,豈欺我哉?予舉喻之:例如某鄉有一惡人,強暴橫逆,無非不作,及其悔過也,慈良惠施,無善不為;較之常人及未作惡時,非彌惡彌善乎?或曰:世之似盜跖、鯀、桀之類不渺,佛不之度,而獨見度於央掘者何也?經云:「無緣不度」,非佛有私心者也。蓋因其業重根鈍,一時不受化度,所謂不肯回頭,其奈他何?雖然,而佛之悲心靡已,必待緣熟而後度之。

復次,當知殺乃能開能遮,慈之有善有惡,若以善意犯殺而益人者,雖殺而慈,違理行慈而害人者,則慈而殺。如武王之誅紂而平天下,湯之伐夏以安民心;至於剿匪殺賊亦然。此非殺而善乎?苟慈其惡,而害天下,非慈而惡乎?觀夫釋迦往昔劫中,亦曾興慈殺人,因知一人欲殺害船中諸人,慮其造重大罪惡,墜無間地獄,故起大慈心犧牲自己,利益眾生,願己入獄受罪,殺一命以救眾命,猶能度其出苦,雖犯殺業,然則非唯無辜,反而益顯大聖救世之慈悲心也。彌殺彌慈之說非斯義乎?若以惡心殺人,則彌殺彌惡矣,固知菩薩之殺人者,救人也,純出乎慈悲者也,與之瞋恨兇惡而殺人者,豈可同日語哉!央掘之殺,事雖不同,理則相類。或者菩薩為愍一班自暴自棄作惡無知之眾,有罪不知求懺,縱造其惡未知所以,故若是權化,以感斯類,使其迴以返照,得同央掘之皈佛成聖者,亦未可知也。

嗟夫!末法之世,一般愚味卑劣之輩,未到菩薩境界,又非央掘利根,不達彌殺彌慈之旨,妄生邪見,恣造惡業,倡言殺它者,救他也!食眾生肉者,超度眾生出苦也!嗚呼!阿鼻地獄待誰入歟?

 

http://www.bfnn.org/book/books2/1634.htm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悟時如睹掌中珍

 


  今天有一位朋友和她的家人一同到山上來,除了孝順的她要帶媽媽參禮法鼓山之外,也來關心印隆的身體狀況。今日的身體還算不錯,能夠自行走到七棵雀榕,並站了好一陣子,感覺體力有愈來愈好了~

  這位好友在印隆還是居士時就已認識了,而印隆出家以後,也保持聯絡至今。印隆一直很讚嘆她,因為她對三寶非常虔誠恭敬,此是學佛之本,所謂「佛法大海,為信能入」。而因為好友要出國作幾個月的學習與修行,所以印隆特別準備了一條「掌中寶」的小飾物送給她,祝福她具足正知正念,早日開發慧解,成就道業!

  「悟時如睹掌中珍(或作菴摩羅果)」是出自於佛典中的故事,是要說明一般「相信」之所以產生,全在無「見」;這包括一切見的意義在內。一旦見了,相信的問題即告消失。如果我告訴你:我握緊的掌中有一顆寶石,這就產生了信與不信的問題,因為你看不見。但是如果我張開手掌讓你看這寶石,你親見之後,相信的問題便無從產生了(詳細內容請參考:佛陀的啟示)。重點是要有正見,才能正信、正解、正行!

佛陀的啟示

 

顧法嚴居士譯

 

佛陀傳略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態度

第二章  四聖諦

第三章  第二聖諦:集諦——苦之生起

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諦——苦的止息

第五章  第四聖諦:道諦

第六章  無我論

第七章  修習:心智的培育

第八章  佛的教誡與今日世界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結緣:藥師經小吊飾(已結緣圓滿)

   這一陣子實在是非常忙,這份菩薩所發心護持的藥師經小吊飾一直遲未布達,謹利用今日一點空餘時間po上,與大眾同結菩提法緣!感恩格友為護持佛法與成就大眾的發心,也祈大眾能身心健康,福慧增長,善願成就!

一面是藥師經封面,裡面即是縮小版的經書。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

   今天有學弟提到,法鼓佛教學院沒有像其他研究所一樣,有安排拍攝穿碩士服,所以畢業證書上的照片也是放一般的照片,因此他們想建議學院安排拍攝穿碩士服。

  其實印隆覺得,能夠像 聖嚴師父一樣,著袈裟領到畢業證書是最棒的了!當年 聖嚴師父是是取得日本立正大學的博士學位,而是日本的制度是不穿博士服、也未戴博士帽的,和西洋不同,在日本唯一有方帽可戴的是早稻田大學而已。所以 聖嚴師父是以僧相──披了七條衣,接受了這項學位。(參: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35&cid=38&page=5

  聖嚴師父這樣的行誼,讓印隆深深感動著! 師父並未將佛學研究與宗教實踐分開,而是解行並重,相資相承,沒有偏離或忘失當初發心出家的本願。

  在受戒領取袈裟時,必須要誦念搭衣偈;而之後於每次搭袈裟時,也必須默誦:
 
著五衣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舍離。
    著七衣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
    著大衣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奉持如來命,廣度諸衆生。

  能夠有因緣出家是多麼珍貴難得,一定要時時護念,不忘初心,作一個能真正利益眾生的福田。

  而對於學位,印隆並非不重視,只是認為今已出家,必須要以宗教實踐為主,這也是印隆的指導教授對印隆的期許。記得 聖嚴師父對於他的指導教授坂本幸男博士非常的尊敬與緬懷,師父在一九七一年剛讀完碩士學位,由於經費無著,準備收拾行囊回國,當他向論文指導教授坂本幸男報告這件事時,坂本博士告訴他:「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聖嚴師父說:「這種鼓勵,正是我當時最需要的。」而師長 慧嶽長老也是一直很感念坂本教授,並一直戮力在翻譯與出版坂本教授的遺著。

  印隆對於 陳英善教授的感恩,就像 慧嶽長老與 聖嚴師父對於坂本教授一樣的心情,在印隆二十出頭還尚年輕之際,老師當時雖然只是透過書信,就挽回了印隆對於學習天台的熱忱。而在十五年後與老師又再度重逢,從碩一到碩三,老師總是能在印隆快偏離方向的時候,引導印隆走回正途,並讓印隆在修行上有所突破。妙師父說印隆遇到善知識了,她說善知識就是能引導行於正道之人。因此印隆也一直視 英善老師像上師一樣,努力的學習,希望能不負師長的教導之恩。

  在學佛之路上,雖然曾經遇到許多障難,但感恩能遇到更多的貴人,不論是師長、同參道友、檀越信施,大家的支持與鼓勵,讓印隆可以更堅強與歡喜的走下去。也願自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善知識,讓大家都能行於正道,離苦得安樂!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真愛無限,也無窮盡

 

   看到格友明淵菩薩寫的這篇文章:身心的無常苦(二)http://tw.myblog.yahoo.com/jw!ZpwOqHGAGQN30fTlF3CGNEFk/article?mid=1607),心中感觸良多,因此謹以此篇心得給與她鼓勵,也與大家共同分享。

  印隆能體會到明淵菩薩在夢中夢到妹妹被送醫急救而驚醒的感覺,心中實在是為她不捨。記得在先嚴剛過世的那段期間,先慈也是常從夢中驚醒,以為爸爸還在醫院中。當年的小印隆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好抱著媽媽,一起面對父親已往生的事實。

  而在與印隆相依為命的母親與狗弟弟,在十多年後的一個月之內,也接連往生,雖然我很鎮定的處理完他們的後事方入佛門,但心中的傷痛在剛開始的幾年內猶存,也偶爾會從夢中流淚醒來。直到有次禪修時,對緣起的意義開始有所體悟,那份悲傷終於才得化解。

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迷悟一念間

 

   在完成論文初審 之後,花了幾天時間,今天終於把新的論文架構修正完成了。雖然還要等指導教授通過後才會再進行,不過覺得內心有輕鬆一些,也非常感恩老師的指導。若不是老師指點出修正的方向,自己可能會愈寫愈離譜,離當初所定的主題愈來愈遙遠了~

  其實在三月初時,為了論文研究使用的文本,發生了一些問題,而此事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只有指導教授知道,自己當時心中也因為受到問題的影響,顯得有些低潮。就在英善老師的指導之下,自己在圓觀的實踐也有了突破,整個看事物的方式突然不同了!不但在閱讀經文上有了新的體會,也使新修正的題目更具有研究的價值,更歡喜的是能讓在修行上有所進步。那種心中的法喜與感恩,實是難以言喻!

  境是能隨心轉的,《景德傳燈錄》卷第九:「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捨,所作福德皆不貪著。」迷悟只在一念間,愚智在心不在事。沒有分別對立平等觀照,就能如虛空般的廣大無礙,自在安詳。

 

新少林寺

   在FB上看到網友分享這部片子:「新少林寺」,謹引用與大家分享。


  人生難得,且生命無常,一切如過眼雲煙,但果報終究是還自受。我們都擁有太多,卻又貪求更多,起心動念造作之間,不知造下多少生死苦因,將來妄受多少輪迴苦果,這又是何苦呢?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新少林寺主題曲 -- 劉德華 [HQ]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淨空法師:法輪未轉食輪先

 
 
 


六祖惠能大師,這禪宗的,他在五祖的道場黃梅八個月,《壇經》上說得很清楚,八個月,五祖忍和尚分配給他的工作是碓房裡面舂米破柴,這是他的本行,他是樵夫,賣柴的,山上砍柴賣柴的樵夫,沒有叫他聽經,也沒有叫他參禪。這什麼意思?

 

世出世間法如果沒有福報,別說你幫助別人,你自己顧自己都顧不了。所以佛門的諺語有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這就是說明在六道裡頭福報比智慧重要,有福報的人他衣食不成問題,有智慧沒有福報一樣會餓死,他活不下去。所以你說修福多重要。

 

現代的人,我們論福報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們自己要知道。為什麼說一代不如一代?他不修了,只知道享福,自己不知道修福,你命裡有多大福報你會享盡,享盡之後怎麼辦?

 

我沒有福報,學佛沒出家之前我在懺雲法師茅蓬住過五個半月,做義工。茅蓬裡面一共五個人,三位是法師,還有一個老居士七十歲,朱鏡宙老居士,我跟他們住茅蓬那一年是三十歲,只有我一個年輕人。所以這茅蓬裡面所有一切工作我一個人做,包括煮兩餐飯,茅蓬都是過午不食,所以晚上不要燒飯。

 

在山上沒有水電,山上有泉水,距離不算太遠,我們想了一個方法,砍竹子,把竹子裡頭的竹節打通,就像管子一樣去接水,從山上泉水接到我們茅蓬。但是有時候水就斷掉,斷掉什麼原因?大概有野獸把我們的管子搞斷了,所以我們必須隔個一、二天都要上山去檢查,這水管,竹子接的。那時候物質非常貧乏,沒有現在塑膠的管子,那個時候還沒有,沒有用塑膠的東西,塑膠袋這個都沒有,現在就方便多了。

 

每天去撿柴火,住在山上,燒灶,我做廚房。山上沒有燈,沒有電燈,點蠟燭、點油燈,晚上八點鐘睡覺,早晨兩點鐘起床。起床之後大家做早課,大概一個半小時,拜佛為主。我的早課是每天早晨拜三百拜,晚課三百拜,中午吃了飯兩百拜,每天懺雲法師規定我拜八百拜,拜了半年。

 

早課完了之後,我就得準備早餐,法師對於飲食很重視,早餐的時候要磨豆漿,石頭的磨子,晚上吃飯之前把黃豆、花生泡一個小碗,早晨起來的時候已經都泡開了。稀飯煮好之後,磨出來的豆漿跟豆渣一起放在稀飯裡面,那稀飯的確是好吃。

 

自己種菜。每一個星期到小鎮裡面去採購一次,一次要去一天,走路,沒有車,大概要走兩個多小時,來回差不多要走路走五個小時。我還能挑三、四十斤,挑個擔子買菜買回來,一個星期的。這是修福。

 

離開懺雲法師那裡,我就到李老師那裡,他剛好辦了一個慈光圖書館,我把我自己收藏的書全部捐贈給他,我在圖書館裡做管理員,義工。跟老師學經教,修這麼一點福,不幹怎麼行?我到晚年有這一點福報,是這一生修來的,不是過去生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258集

 



六祖惠能大師,這禪宗的,他在五祖的道場黃梅八個月,《壇經》上說得很清楚,八個月,五祖忍和尚分配給他的工作是碓房裡面舂米破柴,這是他的本行,他是樵夫,賣柴的,山上砍柴賣柴的樵夫,沒有叫他聽經,也沒有叫他參禪。這什麼意思?

 

世出世間法如果沒有福報,別說你幫助別人,你自己顧自己都顧不了。所以佛門的諺語有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這就是說明在六道裡頭福報比智慧重要,有福報的人他衣食不成問題,有智慧沒有福報一樣會餓死,他活不下去。所以你說修福多重要。

 

現代的人,我們論福報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們自己要知道。為什麼說一代不如一代?他不修了,只知道享福,自己不知道修福,你命裡有多大福報你會享盡,享盡之後怎麼辦?

 

我沒有福報,學佛沒出家之前我在懺雲法師茅蓬住過五個半月,做義工。茅蓬裡面一共五個人,三位是法師,還有一個老居士七十歲,朱鏡宙老居士,我跟他們住茅蓬那一年是三十歲,只有我一個年輕人。所以這茅蓬裡面所有一切工作我一個人做,包括煮兩餐飯,茅蓬都是過午不食,所以晚上不要燒飯。

 

在山上沒有水電,山上有泉水,距離不算太遠,我們想了一個方法,砍竹子,把竹子裡頭的竹節打通,就像管子一樣去接水,從山上泉水接到我們茅蓬。但是有時候水就斷掉,斷掉什麼原因?大概有野獸把我們的管子搞斷了,所以我們必須隔個一、二天都要上山去檢查,這水管,竹子接的。那時候物質非常貧乏,沒有現在塑膠的管子,那個時候還沒有,沒有用塑膠的東西,塑膠袋這個都沒有,現在就方便多了。

 

每天去撿柴火,住在山上,燒灶,我做廚房。山上沒有燈,沒有電燈,點蠟燭、點油燈,晚上八點鐘睡覺,早晨兩點鐘起床。起床之後大家做早課,大概一個半小時,拜佛為主。我的早課是每天早晨拜三百拜,晚課三百拜,中午吃了飯兩百拜,每天懺雲法師規定我拜八百拜,拜了半年。

 

早課完了之後,我就得準備早餐,法師對於飲食很重視,早餐的時候要磨豆漿,石頭的磨子,晚上吃飯之前把黃豆、花生泡一個小碗,早晨起來的時候已經都泡開了。稀飯煮好之後,磨出來的豆漿跟豆渣一起放在稀飯裡面,那稀飯的確是好吃。

 

自己種菜。每一個星期到小鎮裡面去採購一次,一次要去一天,走路,沒有車,大概要走兩個多小時,來回差不多要走路走五個小時。我還能挑三、四十斤,挑個擔子買菜買回來,一個星期的。這是修福。

 

離開懺雲法師那裡,我就到李老師那裡,他剛好辦了一個慈光圖書館,我把我自己收藏的書全部捐贈給他,我在圖書館裡做管理員,義工。跟老師學經教,修這麼一點福,不幹怎麼行?我到晚年有這一點福報,是這一生修來的,不是過去生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258集

六祖惠能大師,這禪宗的,他在五祖的道場黃梅八個月,《壇經》上說得很清楚,八個月,五祖忍和尚分配給他的工作是碓房裡面舂米破柴,這是他的本行,他是樵夫,賣柴的,山上砍柴賣柴的樵夫,沒有叫他聽經,也沒有叫他參禪。這什麼意思?

 

世出世間法如果沒有福報,別說你幫助別人,你自己顧自己都顧不了。所以佛門的諺語有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這就是說明在六道裡頭福報比智慧重要,有福報的人他衣食不成問題,有智慧沒有福報一樣會餓死,他活不下去。所以你說修福多重要。

 

現代的人,我們論福報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們自己要知道。為什麼說一代不如一代?他不修了,只知道享福,自己不知道修福,你命裡有多大福報你會享盡,享盡之後怎麼辦?

 

我沒有福報,學佛沒出家之前我在懺雲法師茅蓬住過五個半月,做義工。茅蓬裡面一共五個人,三位是法師,還有一個老居士七十歲,朱鏡宙老居士,我跟他們住茅蓬那一年是三十歲,只有我一個年輕人。所以這茅蓬裡面所有一切工作我一個人做,包括煮兩餐飯,茅蓬都是過午不食,所以晚上不要燒飯。

 

在山上沒有水電,山上有泉水,距離不算太遠,我們想了一個方法,砍竹子,把竹子裡頭的竹節打通,就像管子一樣去接水,從山上泉水接到我們茅蓬。但是有時候水就斷掉,斷掉什麼原因?大概有野獸把我們的管子搞斷了,所以我們必須隔個一、二天都要上山去檢查,這水管,竹子接的。那時候物質非常貧乏,沒有現在塑膠的管子,那個時候還沒有,沒有用塑膠的東西,塑膠袋這個都沒有,現在就方便多了。

 

每天去撿柴火,住在山上,燒灶,我做廚房。山上沒有燈,沒有電燈,點蠟燭、點油燈,晚上八點鐘睡覺,早晨兩點鐘起床。起床之後大家做早課,大概一個半小時,拜佛為主。我的早課是每天早晨拜三百拜,晚課三百拜,中午吃了飯兩百拜,每天懺雲法師規定我拜八百拜,拜了半年。

 

早課完了之後,我就得準備早餐,法師對於飲食很重視,早餐的時候要磨豆漿,石頭的磨子,晚上吃飯之前把黃豆、花生泡一個小碗,早晨起來的時候已經都泡開了。稀飯煮好之後,磨出來的豆漿跟豆渣一起放在稀飯裡面,那稀飯的確是好吃。

 

自己種菜。每一個星期到小鎮裡面去採購一次,一次要去一天,走路,沒有車,大概要走兩個多小時,來回差不多要走路走五個小時。我還能挑三、四十斤,挑個擔子買菜買回來,一個星期的。這是修福。

 

離開懺雲法師那裡,我就到李老師那裡,他剛好辦了一個慈光圖書館,我把我自己收藏的書全部捐贈給他,我在圖書館裡做管理員,義工。跟老師學經教,修這麼一點福,不幹怎麼行?我到晚年有這一點福報,是這一生修來的,不是過去生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25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