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三壇大戒時,戒和尚授衣鉢具給我們時,在傳衣時要分別持誦:
衣:「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
鉢:「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此鉢多羅,應量受,常用故」
具:「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此尼師壇,應量作,今受持」
這中間有二個很重要的關鍵字:「應量」與「受持」。
所謂「應量」,就是隨所需要,不多不少,夠用即可。對於物品,沒有積聚貪染之心;對於信施檀越,沒有厚薄分別之心,同等感恩。
所謂「受持」,就是珍惜福德因緣,精進向上,才不愧對檀越信施的慈悲布施。
佛陀將出家人,稱作「比丘、比丘尼」,真的是大智慧啊!雖然當時印度有許多外道、苦行者也都是出家受供,但只有佛教的出家人是稱為「比丘、比丘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比丘、比丘尼」是「乞士、乞士女」之意,佛陀要出家弟子,一定要做到「上乞佛道成就慧命,下乞資糧以養色身」,而一切的「乞」,都是要成就眾生,不是為了自己。
在「上乞佛道成就慧命」,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就是精進修持,護持佛法,這是每一個出家人的本份。至於「下乞資糧以養色身」,為什麼說也是要「成就眾生,不是為了自己」呢?
在《佛說諸德福田經》有云:「佛告天帝,衆僧有五淨徳,名曰福田,供之得福,進可成佛。何謂爲五?一者發心離俗,懷佩道故。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永割親愛,無適莫故。四者委棄軀命,遵崇道故。五者志求大乗,欲度人故。以此五事名曰福田」,《緇門警訓》云:「此之五德,乃出家之大要,五眾齊奉,終身行之;能具足此五德,方為世間福田。」
「能具足此五德,方為世間福田」,印隆會將它盡形壽放在心裡。
感恩師長的教導,檀越的護持,讓印隆深深感受到什麼是「應量受持」,這不是刻意想做的,而是自然會要求自己必須要這麼做。不是因為生活拮据,而是透過「乞」的過程中,以感恩與慚愧之心,督促自己必須精進不放逸!
印隆至誠感謝師長及一切檀越的成就!
如來應量器
回覆刪除法師:
阿彌陀佛!
感恩您於與此五濁紛亂惡世,
現 莊嚴法相 住持正法;
令吾等劣慧學人,
有植福.培慧學習之善緣.....
末學 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