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 星期四

廣菩薩行(2024結夏安居課程研討)


  今日課程,繼續探討「離縛解他益」的「約慧以論縛解」所談到的「四門」──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

  「無方便慧縛」指有智慧但沒有方便,所以無法發揮慧力,被愛見心所縛綁。[1]「有方便慧解」是相對於「無方便慧縛」,有智慧又有方便,所以是得解脫的。[2]法師告誡我們,一般人多是「無方便慧縛」,所以即使想修慈悲卻無法達成究竟目的,甚至導致對方不領情、自己也很疲厭,這就是因愛見悲而讓彼此都不歡喜,乃至生起退轉之心。

  「無慧方便縛」指雖有慈悲方便,但因沒有智慧而帶著煩惱在修福德,所以是被繫縛的。[3]法師舉例,說明除了貪嗔癡煩惱,也有很多是帶著不正乃至邪見的發心,此是很危險的。「有慧方便解」是相對於「無慧方便縛」,能自利利他,皆得解脫,究竟成就佛道。[4]

  而「有方便慧解」與「有慧方便解」都是有智慧也有方便,其差別何在?法師舉 僧肇大師所言,[5]說明因眾生的根器與因緣不同,有從修福德下手、也有從研習經教開始,因此有先修後修之別,各隨所宜,但終能成就福慧具足之道。因此在「結勸」中,針對第一對內容,勸勉大眾觀法修持。[6]

  於第二對的內容,是針對聲聞根器者,願其在修出離法時,也能兼帶饒益眾生。[7]第三對的內容則是針對凡夫,使其了解業報身一定帶有病,所以要知輪迴大病中必有無量老病死苦,法師詮釋這裡是不要以為滅除身體就可除病,因為業報未盡則病不能消,應是要從病因下手,要消業而非造業。法師勸勉大眾,佛法可以消業障、斷煩惱,真正的福慧雙修。

  上述的修治修悲為「修相」,成就菩薩行,於「總結」後,[8]說明「成相」,即菩薩行。菩薩是修中道不二之行,不偏於一邊,所以先總說,[9]不住調伏心、也不住不調伏心,否則就是凡夫或聲聞,所以第一「離此二法,是菩薩行」。[10]法師說明,此即是《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接著就是廣說菩薩行,身口意三業面對種種境界皆有可能成就,重點是「不住」、「不二」。前四項菩薩行即是說明不住,[11]能夠破魔摧邪,[12]不住任何證境直至成佛,[13]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14]能撥邪返正,[15]以四攝法度眾生而不被影響,[16]有出離心而不墮於二乘,[17]雖遊三界而不壞本體法性,[18]行於空而能廣修善行善緣(空),[19]起無相而能度眾生(無相),[20]心無念而能示現受生以度眾(無作),[21]心不動而能善巧起一切善行(無起),[22]行六度而能知眾生心之所念,[23]餘習潤生以同事攝,[24]修四無量心而不生於梵天,[25]修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住於禪味。[26]與聲聞同樣修持三十七道品,雖證但能不住無為,超脫小乘境界而勤求佛道。[27]修行止觀能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法師說明此意趣與內容,於之後的〈菩薩行品〉有極大的發揮。[28]接下來五個約果德,一是報身,[29]二是法身、外現聲聞身而內秘菩薩行,[30]三是應身,[31]以上是三身成就,知空寂相而能出妙有、無相才能現眾相;第四是佛的依報,佛土永寂如空而現清淨;[32]第五是佛的正報,以八相成道來度化眾生。[33]

  法師說明,此三十二項菩薩行,是由前面的修智修悲所成就。因維摩詰託疾興教,而開展出廣大的修行方法,成就佛果的依正莊嚴,結成不思議的佛因佛果,因此本經題為「不思議解脫」,由菩薩行不斷佛種而成就。

  最後法師總結,菩薩為了度化眾生而示現權疾的大慈大悲,我們應當仰效。而要以智淨悲,無所得亦無貪戀,自調伏並能調伏眾生,時時當念饒益一切眾生。並舉「趙州禪師 趙州橋」的公案,[34]勉勵大家要發大心負載眾生;也舉通願尼師於往生前,發願將三分之一骨灰撒在五台山朝聖之路,凡踩到其骨灰都結緣度化,勉勵我們也應發願時時度化眾生

  心得:法師的講說,有以解起行的修行感,很是法喜!〈問疾品〉開展出「大醫」之大乘菩薩道思想,如經云:「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此是「嚴土熟生」,也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佛為大醫王,將疾病作為修行(調伏)與教化(慰喻)的方式。因此於《維摩經》一開始,就揭櫫佛國淨土之真義──「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菩薩之道為嚴土熟生,唯有度眾才能成佛成就淨土,為體得眾生與佛平等不二,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的一乘實道,而發起無緣大慈的同體大悲心。

在《維摩經》中,文殊菩薩奉如來旨而問維摩居士疾之問答,為全經之核心,證明因病而發起不思議慈悲誓願。法身大士維摩長者依不思議而能三土現化,而同為法身大士的文殊菩薩能承如來旨而扣機,以「三問」彰顯「眾生病是故我病」的不二妙理,不但圓除因中實疾,也普現果上權疾,此為菩薩因誓願而起大悲病的權巧入病法門,以己病苦而悲憫眾生病苦(自他不二),興起拔苦予樂的大悲誓願。 智者大師所云,雖滯床枕,但能於枕席間皆得成就。病苦是道場,處處皆是道場,成就自癒癒他,離苦得樂的大悲菩薩之道!

 



[1]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8-10)

[2]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10-13)

[3]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植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13-15)

[4]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15-17)

[5] 《注維摩詰經》卷55 文殊師利問疾品()〉:「肇曰:上有方便慧解,今有慧方便解,致解雖同而行有前後。始行者自有先以方便積德然後修空慧者,亦有先修空慧而後積德者,各隨所宜其解不殊也。離煩惱,即三空自調之所能。積德向菩提,即嚴土化人之流也。前後異說,互盡其美矣。」(CBETA 2024.R1, T38, no. 1775, p. 379b2-8)

[6]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17-18)

[7]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18-21)

[8]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23-24)

[9]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24-25)

[10]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25-27)

[11]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27-c1)

[12]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過魔行,而現降眾魔,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1-2)

[13]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2-3)

[14]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3)

[15]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3-4)

[16]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4-5)

[17]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5-6)

[18]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6-7)

[19]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7-8)

[20]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8-9)

[21]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9)

[22]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9-10)

[23]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10-11)

[24]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11-12)

[25]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12-13)

[26]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13-14)

[27]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聖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14-21)

[28]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21-23)

[29]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23-24)

[30]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24-25)

[31]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25-26)

[32]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26-28)

[33]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雖得佛道轉于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c28-29)

[34] 趙州石橋,度驢度馬」: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是位於中國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橋,該橋始建於隋朝,設計者是隋代傑出的工匠李春,建造於大業六年(605年),唐宋明清各代均曾有過整修,是世界現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單孔圓弧石拱橋。

而壽長約一百二十歲的趙州和尚,以「平常心是道」開悟心地。八十歲時受請,住趙州城東觀音院,教授後進,名震一時,時人尊稱他為「趙州古佛」。

僧問。久嚮。趙州石橋。到來只見掠彴。

師云。汝只見掠彴不見趙州橋。

僧云。如何是趙州橋。

師云。過來。

又有僧同前問。師亦如前答。僧云。如何是趙州橋。師云。度驢度馬。

僧云。如何是掠彴。師云。箇箇度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