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

以智淨悲(2024結夏安居課程研討)


  今日《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課程,法師帶領大眾繼續研討調伏」,是調伏己疾,針對自己罹病,而用「心」來調伏的方法。調伏分為「修相」與「成相」兩大科,「修相」為修因,「成相」是成就菩薩道之果。法師說明,「修相」有三對,第一對的內容最多,因為針對菩薩行者;第二、三對較少,因為是針對聲聞與凡夫。

  第一對又分為「正明修智修悲、結嘆顯勝、以智淨悲」,「正明修智修悲」為調伏自己生病,上次以講到「修智」的修觀法,以修三空觀──我空、法空、空空。這次探討「修悲」,是從空出有,又分為為化生不滅受」、「依受生悲」,重點是如何發起悲心。

  於為化生不滅受」這一段,法師先解釋「三受」,提出在五蘊中,「受、想」二蘊為「諍根生死因」,能造業而成就生死輪迴之因。聲聞人修持滅盡定,就是要滅除「受」而能出離三界,但因懼生死苦而無法發菩提心。菩薩一樣是具有「滅受」之功夫(無所受),但「受諸受」所以同理眾生之苦而發願拔濟。[1]

  法師以「行動力」來讚嘆菩薩的「因受生悲」,先是「正起悲心」,[2]菩薩雖身受病苦,但卻緣念惡道受苦眾生,因此起大悲心發願度化,藉病因緣而起同體大悲。

  接著是起「悲化益」,分為「起化意、知化儀、明化益」三科。菩薩見眾生苦而「起化意」,[3]要教化眾生,使眾生得到調伏的好處。法師並舉豐子愷、戰爭與此次颱風之例,說明要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方能與菩薩的慈悲相應。

  「知化儀」是知道如何教化眾生,[4]因為病有多種、所以藥也有多種,因此調伏之法也是多種。但是「除病不除法」,法師舉智者大師所說,火是燒法,若接觸會燒傷,重點是謹慎不觸火,即是除病,但不是除火,若除火則失去火的功能;以及眼見空中華,是要治療見此妄花之病,當痊癒則無華可除。[5]

  「明化益」是說明除病的好處,即利益眾生之益。第一是「總明」,讓眾生知道病的根本,教導其斷除病的根本。[6]因此第二是「別顯」,又分為「出病體」與「有攀緣」。「出病體」是雖知病是虛妄,但要知道其從哪裡生起。[7]

  「攀緣」是病源之所在,在三界有所執取、貪戀不捨,都是攀緣。[8]法師說明攀緣心在百法的八大隨煩惱中,為「掉舉」,因為有攀緣的迷「惑」,所以造就「業」因,而有三界生死輪迴「苦」。此「惑」有粗的六塵境界、中的妄想心(內心的亂)、細的無明,也是行者的修行次第。法師教示要「覺」悟自己的攀緣妄想心,有所覺醒,背塵合覺,才能從無明大夢清醒。所以「教斷」指要以止觀的功夫,離開攀緣,證「無所得」,[9]法師以《心經》讚嘆此是智慧的深妙境界;所謂的「放下萬緣」,就是無所得。內法不攀緣、外法不執取,方能除病。

  因此,在第二科的「結嘆顯勝」,說明修智修悲,能自他調伏,可以得到勝妙功德。有疾菩薩能不攀緣、無所得而調伏其心,可以斷老病死大苦,這樣是菩薩菩提。法師舉道生法師所說,這是能真實濟度眾生。[10]如果不是發此心,就非福德智慧莊嚴,要真正超越老病死苦、滅除生死怨賊,才是勇者,方為菩薩。[11]

  第三科「以智淨悲」,以智慧來清淨慈悲心;沒有智慧的慈悲心,為「愛見大悲」。維摩詰說明,有疾菩薩應以正智,觀自觀他,非真非有,病是緣起緣滅。[12]法師說明,清淨的悲心是沒有愛見的,而愛見大悲是帶著見思惑,就是有我執我愛的慈悲心。並舉僧肇大師之詮釋,以明「見眾生愛之而起悲者,名愛見悲」,[13]如此反而會有負擔,所以應捨離。[14]

   為何應捨離、要「用淨悲」?因為真正的菩薩是沒有愛見的,要「除愛見淨於悲心」。[15]因此說「明淨悲益」,一是「不厭常化益」,[16]愛見悲於度化眾生時會生起疲勞厭倦,真正的大慈悲是於身語意無有疲厭,法師誡示大眾,如此才不會退心。二是「離縛解他益」,先「正辨」,[17]說明沒有愛見之大悲,菩薩不但自己不會被愛見所縛,也方能真正為眾生說法解縛。

  其次「辨縛解相」,「先問發起」為「何謂縛?何謂解?」,[18]法師詮釋有愛見即是縛,沒有愛見即是解。然後於「對辨」,經文分為「約禪定門以論縳解 」與「約慧以論縛解」。

  於「約禪定門以論縳解 」,法師解釋若貪著修行成果,即是縛,如住於禪定之味;若以方便權巧示現受生,是菩薩解。而「約慧以論縛解」的重點,是慈悲與智慧要並用並進,此即是解,若缺其一或偏其一,即成縛。所以以下用智慧與方便,開出四門,[19]以明「方便」是權智,巧積福德(悲) ;「慧 」是實智,直達實相(智),所以要福慧雙修、悲智雙運。

  心得:世間所謂的「慈悲」,多是落於「相待觀念」,即《金剛經》所云「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實際上都是由「我相」所開展出來,所以佛教特別注重破除「我執」。真正的慈悲,是要具有「空性解脫」的正見,沒有相待的觀念,方能有真正的智慧利益眾生,否則就會成為「愛見大悲」,這不是真正能自利利他的慈悲。

  若在菩薩大悲心行的運用上,有了一絲絲的貪著愛染,那麼在熱心救世的大悲心行中,本質已是染污不純淨的。因此菩薩所行當須隨時謹慎念頭的生起,當起了不當的念頭時即應警覺而捨。因為若起愛見大悲,不是真正的悲心,也很容易退轉。菩薩的大悲心是無所求亦無所得的自在,而愛見悲會有疲倦和厭煩的心,這就是得失心、計較心,就會隨境界流轉,不得自在

   夢參老和尚說:「讓大家都生起厭離心,這叫大悲心。以大悲心度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都脫離苦海。大悲心沒有智慧不行,沒有智慧叫愛見大悲。我們往往是跟你相好的,跟你有情感的,跟你沾親帶故的,才幫他的忙,不是的話就不管他了。」

  「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並號稱為「施無畏者」,祂能了解與解救眾生的苦難,同時能保持自在解脫,跟眾生不即不離。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正念於當下,無有罣礙,行菩薩道,永不退轉!

 



[1]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13-15)

[2]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15-16)

[3]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16)

[4]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但除其病,而不除法,」(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16-17)

[5] 《維摩經文疏》卷21:「經言「但除其病,而不除其法」者,即是二明去取也。有師解言:「如人眼病,見空中華;眼病差時,即無華可除。眾生亦爾[2]者,妄見諸法,但除妄義,妄惑亦滅,則無法可除,此是本無法義,何謂不除法也?」今言一切眾生悉具十法界法,[3]不明不了,觸處病生;若有智慧,即無礙自在,悉為佛事。譬如火是燒法,若觸燒痛,謹慎不觸,即是除病,不可除火;若除此火,則失溫身、照闇、成食之能。十二因緣、三道之法亦爾,此有去取,法不同除也。又,火能燒人,得法術者,出入無礙,不須除火,故八萬四千煩惱凡夫為之受惱,諸佛菩薩以為佛事也。亦如治眼之法,去病,不得損睛珠也。」(CBETA 2024.R1, X18, no. 338, p. 631b14-c1 // R28, pp. 240b17-241a10 // Z 1:28, pp. 120d17-121a10)[2] 者字略疏無 [3] 不疑誤當作無 

[6]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為斷病本而教導之。」(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17)

[7]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何謂病本?」(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17-18)

[8]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18-19)

[9]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19-21)

[10] 《注維摩詰經》卷55 文殊師利問疾品()〉:「生曰:菩提以實濟為道。菩薩若能如是,雖未得之便是有矣。」(CBETA 2024.R1, T38, no. 1775, p. 378a1-2)

[11]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21-25)

[12]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25-27)

[13] 《注維摩詰經》卷55 文殊師利問疾品()〉:「肇曰:若自調者,應先觀己病及眾生病因緣所成虛假無實,[3]宜以此心而起悲也。若此觀未純,見眾生愛之而起悲者,名愛見悲也。此悲雖善,而雜以愛見有心之境,未免于累,故應捨之。」(CBETA 2024.R1, T38, no. 1775, p. 378a28-b3)[3] 宜【大】,但【甲】 

[14]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27-28)

[15]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28-29)

[16]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a29-b2)

[17]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2-5)

[18]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何謂縛?何謂解?」(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5)

[19] 《維摩詰所說經》卷25 文殊師利問疾品〉:「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CBETA 2024.R1, T14, no. 475, p. 545b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