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 星期一

法的四依


  法的四依──四依法,是在修學佛法上的標準。聖嚴師父開示,此四依法,是辨別是否正信的標準,也是做佛弟子的原則:https://youtu.be/Lczr2Yy-muE

   若按照《瑜伽師地》所說四依法是有序的,要按照這個序去修佛法,由淺入深,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第一、依法不依人:研究學佛法法義,要經論教典做標準,不能依個人的說法做標準。

   第二、不依語然要依法,想要修持之前,要對文字所表達的意義作真實的瞭解,不要在文字上打轉,而發生意義的偏差。

   第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佛說有方便、究竟,方便說的是還不徹底的不了義經;最後的究竟說意義徹底明白的,為了義經涅槃經》呈顯到最後的用意,是扶律於談常──扶持戒律,談真如常住、法性常住之理。所以要以的決定說、究竟說,來做標準。修學佛法善能觀察這個法門的究竟目標,才能達成所修學的目的──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

   第四、依智不依識:修學佛法,要用智慧去判斷與抉擇,不要用凡情意識去分別,才不會產生錯誤偏差。所謂法隨法行隨順所修的法門實際去修行,法的真實利益。

 

  以下,分享 會性老法師的開示:[1]

  法的四依──「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不依語,第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第四、依智不依識,就是所謂法四依。

  法四依的這個道理出在《維摩經》裡面有這個記載,有詳細的說明,為什麼叫做「法四依」呢?這在佛法上、修學佛法上,做我們的標準的依靠,所以叫做法四依。

  另外還有一種四依,那是叫做「人四依」,是出家人登壇受戒的時候,戒師傳授這個是四依法,那是人生修學佛法的時候,要依這四法,那四依。現在這裡講的是在法上的法四依,就是「依法不依人,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

 

  第個、依法依人:例如我們研究哪一種佛法──性、、中道等等,這些法義你在學的時候,要經論裡面所說的十二部的教典來做標準來修學不能依這個人的說法做標準。

  這個所謂「人」,有些人只是以人為標準的──某某法講的、某某長老說的、某某大和尚講的,那麼就是只這個「人說」為標準,沒有去查證究竟他在佛的這個三藏教典裡面,他所說的是根據哪一?出在哪一部經?單一人說,人不見得可靠,因為他是用他的知識分別,有的時候也會發生偏差的;也不見得大和尚、老和尚或者是大法師、老法師,他說的一定就可靠,的時候也會發生偏差的,論如何他還不是,還沒成佛。因此故,這個人所說的與佛所說的法裡面,聖言量裡面是不是能夠配合?也就是是不是相符,所以要「依法不依人」。

  從前趙州禪師說,如果他說得有道理,歲小孩說的,我也要尊重他,我也要依他為師,因為他說的有道理,說的佛陀說的法;假如他說的不合理,違背佛的法,就是八十說的我也不能接受,就是道理,所以依法不依人,不能拿人所說的來做標準。[2]不以三藏做標準,會發生這個人而不依法的顛倒錯誤,所以要以三藏教典為標準,依法不依人,這是第一。

 

  第二、不依語:就是依法,法裡面的意義要斟酌,所以第二有不依語。「語」就是語言文字,表達的方式,用白紙寫的黑字來表達,這是文字;或者是人講的話、語言來表達。要依靠它內容所說的意義,能單在文字上打轉,文字雖然是如是說,但是它的意義該怎麼說呢?

  經文裡面不能單一文字做解釋地方很多很多的,因此之故然要依法,法的內容這個文字、或者人出來的語言,要細的去分它的意義是什麼?不能注重在文字上,而發生它的意義的偏差,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第二要「依義而不依語」

 

  第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同樣是佛說的,可是從出現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了,也有祂的方便說,有方便、究竟。方便說的就是不了義經,「了」,明白了,它的意義徹底究竟徹底明白的,叫做「了義」;還不徹底的一種權巧方便的,叫做「不了義經」。了義經就是最後的究竟說、徹底說,這才是正確的;以前的方便說,那了義。所以《楞嚴經》裡面說,不要以不義經,來傷害到這個所修的法門,所以然在意義上,還要觀察這個是了義經還是不了義經。

  舉淺例說,的時候,出家人比丘都是托缽乞食,因為托缽乞食,在家供養的是按照當時他的飲食拿出來供養,他有什麼、他吃什麼,就拿什麼來供養比,所以在那個時候,出家人是比丘,也不能嚴格的說,不能吃這個肉類、不能吃葷腥,在那個時候還是不可能的。因為你去托缽生活,一般人對佛法還不是很了解,假如人家不是你的飲食,如果有點葷腥東西,你不吃的話,那就沒有東西吃了。所以在比丘法裡面,還沒有硬性規定說不可以吃沒有這個硬性規定,只是說明有些什麼肉不可以吃、什麼肉不可以吃,戒律裡面分類到十種;十種裡面有一個豬肉不能吃,這個如果在我們台灣來說,如果猪肉不能吃,實際上也沒有什麼肉可吃的。所以那是一種方便說,叫「隨情說」,隨他意,隨眾生的情見說的,隨他眾生、眾生這邊的立場而講的,要使那些在家居士能夠供養出家人,使他滿足他修福的心願,有什麼供養什麼,這是一種方便。

  可是了後來大教典盛興的時,大教典裡面不論是律,都嚴格規定不可以吃肉,所以《菩薩戒》的輕戒四十八條裡面就有不吃肉不可以吃肉。經裡面講《楞伽經》、《楞嚴經》、《涅槃經》,都有規定不可以吃肉、比丘不可以吃肉;甚至五辛菜類也有嚴格的規定,不能吃。是到住世年下來,佛法在印度已經普遍了,一般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了,所以在家居士就是要供養出家人,他也知道出家人什麼東西不能吃,然他自己吃的他都會選擇,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養比丘。所以以這個大乘教典裡面所說的菩薩不吃肉,因為菩薩裡面是不准吃的,那麼大乘經面,《楞伽》、《楞嚴》、《涅槃》,都不准吃肉,懂得這個道理才叫做「了義」,這是最後的決定說,那才合乎佛本義。不要依文害義,看到小乘教典聲聞法裡面比可以吃肉,那一套,為了想吃肉,就拿這個話來講,那是一種大的、很嚴重的錯誤的,所以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最好把《涅槃經》細細的研究,就知道到最後的用意在哪裡,才不會偏差。《涅槃》是扶律於談常──扶持戒律,談真如常住、法性常住之理,所以才不致於發生比較嚴重的錯誤。

  所謂「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要以的決定說、究竟說,來做標準。

 

  第四、依智不依識:就是說修學佛法,要用智慧去判斷、用智慧去抉擇,不要用凡情的知識,這個「識」分別性的,它是有分別的,凡夫的意識去分別,往往會發生偏差,所以要「依智不依識」以般若智慧做標準。也就是說這個智慧是純淨的、純粹清淨的,不會有不好的成分在裡面。善惡同時具足的,它是也是善性是惡性,也是無記性,第意識是如此的。所以因此之第四要「依智不依識」

 

  這「四依」按照《瑜伽師地論》裡面的說明,他是有序的,就是我們修學佛法,學法的時候,按照這個「四依」次第而學。

  第一就是「依法不依人」,這是指這個接受佛法的時候,您的修學佛法想要學一個法門,那你要依法做標準,不人做標準,就是依佛所說的教典三十二部的典做標準,不人來做標準。,他自己修什麼法,有什麼關係,個人的根性不一樣的,而佛經裡面所說的,配合你的根性的法,你就可以第一。依法不依人的選擇一個這個法門學的時候,不能標準,依法做標準。

  既然得到佛法,你的修持想要修持之前,先受持的時候,就要第二「依義依語」。單在文字上讀得再多,假如你不了解的內容、意義佛法的真實受用,所以在受方面,要把――文字裡面所表達出來的意義,要能夠把它到真實的瞭解,瞭解的內容的含意,不要在文字上打轉,那就是永嘉大師的「入海算沙徒自困」。不要入海算沙的那種方式,就是要知道經內容的意義,提出他的所含的主要的意義,來做受的目標。

  舉個例子說,《阿彌陀經》是叫人持名念佛的,不是念這個經文「如信受奉行」而已,是說內容所說的是什麼?叫你念佛,那你就當深心切願一心念佛,這就是義而不那個文字,依義不文。接觸這個法,是語言文字,接受下來的時候,能夠把內容的重點提到拿到它的大綱、的重點來做,真受持。《十六觀經》、《觀無量壽經》,叫人修觀的,怎麼的修觀要依觀法去修。那麼《阿彌陀經》叫人念佛的,應當怎麼樣子念──信願持名,要如法去修學,那就是依義不依語了

  第三個、「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你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善能觀察,智慧觀察這個法門的目標在哪裡。比如說你知道這一部經裡面是念佛,念佛的目標在哪裡?念佛的用意在哪裡?不是只而已,的目標在哪裡?是要求生佛國,為因生到佛國;生的佛果為因,將來究竟成佛為。那麼定要明白的究竟目標,才能達成你所修所學的法的目的,所以這是第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就是要用智慧、善觀察,知道這個法門究竟目標在哪裡,要達到這個究竟的目標。

  不要念佛錢用,不要說我佛,將來閻羅王他就不會抓我,如果以這種觀念那就錯特錯了,那就是不懂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它的用意在哪裡。目標就是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這是究竟的目標,不懂得這個目標就是不曉得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第、「依智不依識」,在修法的時候,要用智慧去,不要分別的分別的容易發生錯誤。所以要有般若智慧去判斷,好好的依法來修學所謂「法隨法行」隨順所修的法門實際去修行,法的真實利益,那就是「依智不依識」

 

  這是按照《瑜伽師地論》裡面所說的「四依」,所謂法四依,要按照這個序去修佛法,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所以叫做「」法的四依,由淺入深,到最後在用功修行的時候就是依智不依識。

   在中國的祖師禪啊所謂要「離心意識參」你在參的時候,要,這些分別的、妄想的東西,要把它遠離,那麼用什麼東西去?用般若智慧去參。

  上面就是要成就眾生,在說法的時候具備這些條件,有四依,那麼文字上就有段的意義。要有這種的這個瞭解,那麼說才不會發生偏差。

 



[1] 錄出自《華嚴經.明法品()

 18 音檔(15-6)01:15 - 結束

 19 音檔(15-7)00:00 - 08:40

[2] 尤其現在一般人,只是看文憑、看學,看他的文有多大張、多,看的學位是什麼,那麼,因此就是依學位做標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